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3-12-12 05:24

  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条件诸多,而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地理教师。这是因为,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高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有心

  就是说,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只有时时留心,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地理教学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训练地理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有德

  地理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人——胸怀天下、心系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我们的高中地理教材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它本身就是一本国情教材。再加上如今的地理课程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更使得地理成为一个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的重要阵地。唤起学生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责任感,是地理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备课时要多想一点,确定正确、合理的思想教育目标。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责任感。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三、有识

  即有精深的地理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地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各个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语文、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甚至于美学、考古学、民俗风情等,都是中学地理教师解决地理学问题所必须具备的工具性知识。它们可以帮助理解地理学的概念,分析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规律,总结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异同点等。


  四、有能

  即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地理、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倒不出,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乏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当然,除课堂教学外,地理教师还肩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到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去读“无字书”的能力。即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野外考察、实验测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地理老师的整体素质,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不过在这四“有”之中,相对而言,有心、有识应是目前提高地理教师素质的主要任务。因为,现今的地理教师队伍中,具有良好或较好师德的老师总是占绝大多数;掌握基本的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的老师也是占绝大多数。而对高考大棒重压下的地理教学,将渗透德育放到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对加强内功的修炼,不断拓宽地理知识面的认识也在相当一部分老师中缺乏相应的重视。所以提高渗透德育的思想认识,扎实地理专业基础是当务之急。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第一中学)

  来源:新课程·中学 2011年7期

  作者:丁海


上一篇:小议发挥高中政治教师德育教育的作用

下一篇:浅探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