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医学教育信息化理论探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07:27

  摘要:探讨了医学类高校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结合网络与传统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教学理论模式:课堂-网络互支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比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有效,它不仅成功地转换了教师的角色,而且凸显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定位,使教学环境更加自由,“教”和“学”完全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网络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医学教育;课堂-网络互支模型;信息化;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4)08-78-02


  0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未来十年发展的目标,教育和网络的结合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是一场革命性的教研教改。它不仅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使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以医学类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特点,在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教学模型,通过教学实践,找到了一个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医学类高校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1教育信息化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起步早,成效也最为显著[1]。1993年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1994年美国教育部就有了“用技术支持教育教育改革”的报告。此后美国的教育界就陆续实现了网络教学计划。从美国发表的有关大学的教育信息化数据中可以看出,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重视和力度。接着许多国家也都纷纷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工程,英国1993年出台了《我们的信息时代》政策;日本1999年到2000年间连续提出报告称教育信息化是立国工程,并斥巨资建设教学信息化设备;韩国将网络延伸到国内的所有学校,并免费为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提供互联网服务。国外的医学教育大力倡导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了网络虚拟病人实时教育,在线医学课程教学体系,在线医疗决策支持系统,在线临床知识和技能训练等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我国网络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普及率越来越高。现在一般的高校都有千兆甚至万兆级别的校园网体系,这一趋势也逐步蔓延到了中小学。全国的教育系统和中高等院校都要求连入教育科研网[2],积极推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并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并不断完善。但相比较国外而言,国内医学类院校教学信息化相对滞后。仅仅在多媒体层面上改进教学和教材,直接导致了教育教学中的资源共享性差,教学模式单一,医学素材缺乏,教学规划不足等问题,整体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2我国医学院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信息化主要是以教学为主,信息化辅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尽管我国在医学院校教育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⑴学校间的信息化建设差距大。条件优越的学校,信息面覆盖广,信息利用率高,建设规模大,在一定层面上也产生了经济效益。而有些院校硬件条件差,带宽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功能。甚至有些学校的校园网只是高档设备的摆设,仅仅连通了网络,没有在教育教学中实际应用起来[3]。⑵资源短缺,特别是医学类的资源更缺乏,而且形成了“信息孤岛”。


  ⑶医学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


  ⑷质量监控手段和建设评价标准缺乏。校园网只是用于简单的信息交流和学校管理,对教学和学习没有产生任何促进作用。


  3医学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对医学类院校的教学信息化改革意义重大,但是也不可盲目,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网络教学有极大的优势,但永远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因为教学信息化的根本还在于“教学”,信息化只能是辅助于教学,进而形成健康的教学模式。


  ⑴网络教学的优点主要是快速,不受时间限制,辅导面宽等。但是它也有巨大的弱点,比如情感效应差、不易控制、质量不能完全保证等。而医学教育关乎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如果不注意教学质量,仅仅是网络教学,会导致及其严重的后果和恶性循环。从国家严格控制远程教育上可以看出,网络教学仅仅只能处在教辅地位[4]。


  ⑵课堂教学是师生直接接触,是让学生感受教师的人格和知识魅力的地方,素质教育也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形成有效性。另外课堂教学还能直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灵活地就某个方面内容精讲细讲,能把握学生的动态,因材施教。这些都是网络课堂难以达到的。


  ⑶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忽略课堂,而是要在现代信息化的手段下,改进现有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着眼于培养素质高、能力强、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在实践中提出了一个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网络互支模型。该模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如表1所示。


  表1课堂-网络互支模型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课堂-网络互支模型\&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者和控制者\&学生地位\&主体(自主探究,寻求帮助)\&被动(灌输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问题探究、讨论、协作\&教师讲授,学生记录,偶尔讨论\&教学内容\&时间自由,多学科互动、多元性\&时间固定,单一学科\&学习行为\&自主创新、自主思考、提高再学习能力\&仅考验学生对内容的熟知度\&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科分数评价\&]


  在课堂-网络互支模型中,教师作为辅助和引导的因素得到了强化,成功地转换了教师的角色,从“主”转为“辅”。教师的意义更充分。而网络部分的增加使教学环境更加自由,实现了学科交叉,使“教”和“学”完全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网络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4课堂-网络互支模型解析


  课堂-网络互支模型如图1所示的组成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空间上划分,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学习。其中课堂外学习是该教学模式中的重要部分。


  图1中的模式1表示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学习,模式2表示完全探究性的自主学习。这两种模式可以互用也可单用,灵活多变。


  在课堂教学部分,其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优化教学内容。教师的课前准备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漏补缺,保证课堂上的讲述内容是正确的和权威的。全面把握知识点,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二是优化教学过程。清晰的授课资源是关键,利用网络查找现有的多媒体动画,或自己创作教学动画,如病理变化过程、血液流动等,使课程教学生动,化繁为简。三是优化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网络答疑,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辅导[5]。


  课外学习部分,其模式1教师布置课后习题,或课后案例,或讨论题等,使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从概念上强化。学生要想顺利地完成作业则必须结合课堂和网络获取相关资料,找到新的解答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解答方案,而非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其模式2教师提供情景,学生自己讨论,自主研究,并形成阶段性的讨论报告,通过网络提交给教师,教师一定要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对有意义的成果要在网上展示和交流,设定一定的奖励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模式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问卷调查实验


  以问卷的形式在校内为该模型和传统教学模型做评价,题型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答案分别为四个选项(见表2),参与问卷的学生涉及各年级各专业共170人,采用网络问答的方式。教师涉及各级职称共75人,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调查的结果如表2、表3所示。


  从表2、表3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新型的教学方式比较感兴趣,教师对新教学模式适应性偏弱,比如网络使用不熟练,网页制作工具使用困难,信息化技术还有待加强等。


  6结束语


  从教学实践上看,课堂-网络互支模型是可行的,能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模型中的网络教学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网络仅仅是教辅手段,不能对其过分依赖;网络应用不能脱离课堂知识点,在使用上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合理应用该模型对医学类院校教学改革必定有参考价值。作者:李晓红,本文来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上一篇:内蒙古公共大学俄语应用人才培养探究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上好眼科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