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23-12-08 08:51

  摘要: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初中生物教育目标逐步多元,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中生命意识养成作为重要的学科教学目标之一,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强化生本教育理念,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论述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措施,以期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物;生命教育;渗透教学


  当代学生学业压力比较大,初中生面临升学压力,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面临与以往不同的新环境,渗透生命教育,更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在学习过程中正确认识压力的存在,树立自信心,学会保护自己……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时期,结合生物教学的内容特点,在其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必要条件。因此广大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应该积极认识生命教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运用生物教学知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初中生物教学实效性。


  1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巧妙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生物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在渗透生命教育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做的就是整合教学资源,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形成系统性的教育资源,以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资源为基础,才能够精准组织教学活动。比如“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课的教学指导中,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类型、生长及作用等,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整合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等,让学生在诗词中找出描绘的植物,分析這些植物的种类、形态等。主题教学内容在推动教学目标落实上作用更加显著,且新鲜的教学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


  2借助多媒体技术,助力生命教育渗透


  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课堂,“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以声音、图像、动态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素材,带给学生感官冲击,全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课的知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展示从婴儿单身——母体中婴儿逐渐形成——初步发育成人形——胎儿发育的全过程,讲解胎儿发育对母体造成的影响,比如内脏压迫、代谢提升,以及分娩带来的痛苦等,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生命诞生以及发展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更深入的认识生命的可贵,能够主动珍惜生命,感恩父母。


  再如“植物的主要群类”一课的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课前制作微视频,总结归纳濒临灭绝的植物种类,引导学生树立生态危机意识,客观认识生物种类繁衍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调动学生情感,并鼓励学生客观分析这些植物灭绝的原因,使学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够身体力行的践行环保理念。


  3借助实践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任何学科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都要给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生物教学也一样,学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认识与关注生物知识的应用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才是落实学科教学目标的关键。以渗透生命教育为基本目标,我们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探究活动,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知识学习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和生活,领略生命的神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比如以我国频发的自然灾害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有关于地震、泥石流的新闻,收集素材,提出生态保护倡议;也可以利用特别的节日,比如植树节,让学生参与植树过程;或者在家养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写花草成长日记,感受生命活力。再如,指导教学“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等课时知识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环境调查任务,让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周围的生态环境情况,比如水体污染,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客观认识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结束语


  生命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爱护生命、珍惜生命,这是学生人生观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关键。生物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给了我们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初中生物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渗透生命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目标渗透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尝试分析初中生物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措施,希望研究观点可供初中生物教师参考。

上一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创新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