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人际关系 促班级管理优化
发布时间:2015-10-04 14:44
随着学生年龄的逐渐增长,年级的逐渐增高,学生的教育管理显得越来越难开展,一个班级要是纪律性差,学习目的性不强,班主任工作就显得很吃力。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是能采取切实有效,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办法,推进良好的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工作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想从人际关系心理学对班级管理的影响作有关的探讨。
一、人际关系与班级管理
人际关系学认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渗透到许多领域,影响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角色,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协调作用,包括要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学生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还包括进行班集体与班级外各种关系的协调。
在学校领域,教师怎样与学生相处,关系融洽,效果好,某种程度上是一门深奥的人际关系学。现在的学生在电子时代里长大,接触的是电视、广播、上网,民主意识强。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老师的工作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调整师生关系,把学生的位子“摆正”,与学生相处得好,学生爱听老师的话,班级管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人际关系心理学,促进班级管理优化
(一)人际间的吸引与排斥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人际吸引对于满足个体的人际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情感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与互补因素。
1、情感因素。
情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纽带,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意调节感情,使师生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容易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使师生之间产生信赖感,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班级的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能转化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2、个人特质因素。
(1)外貌和容貌。利用外貌“吸引”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上印象管理的理论启示我们,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要仪容整洁,穿着自然得体。尤其是教师接新班的第一堂课,一定要特别注意仪表,因为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与他人喜欢的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别人喜欢。尤其是随着学生年段的增高,学生越来越在乎他的老师的才华和能力,并在自己的心中作出一定的评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以独特的授课技艺,赢得学生的赞赏,将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此,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教育素养和心理素养。
3、类似与互补因素。
(1)师生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类似性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态度、信仰、爱好、兴趣等方面。其中,态度、信仰的相似尤为重要。例如,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目标统一,态度一致,就可以形成教学合力,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境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师生双方、同学之间的需要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补性吸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平行管理原则。平行管理原则,是指教师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1)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可以激励和推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断进取。
(2)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和管理作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向集体,通过集体,影响和教育个别学生。
(3)加强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教育集体并不否定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不是仅仅指对后进生的教育,而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2、协调一致原则。这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者主动组织协调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步调一致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
(2)要做好与团、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班上的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班主任尤其应经常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反映班级和学校工作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支持。
三、结束语
总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人际关系心理学,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节师生人际关系。同时,班主任是主要班级管理者,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2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1
一、人际关系与班级管理
人际关系学认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渗透到许多领域,影响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殊角色,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协调作用,包括要进行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学生干部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领导之间的关系协调,还包括进行班集体与班级外各种关系的协调。
在学校领域,教师怎样与学生相处,关系融洽,效果好,某种程度上是一门深奥的人际关系学。现在的学生在电子时代里长大,接触的是电视、广播、上网,民主意识强。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老师的工作方式也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调整师生关系,把学生的位子“摆正”,与学生相处得好,学生爱听老师的话,班级管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应用人际关系心理学,促进班级管理优化
(一)人际间的吸引与排斥是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人际吸引对于满足个体的人际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情感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与互补因素。
1、情感因素。
情感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纽带,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意调节感情,使师生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一个热爱学生的老师容易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使师生之间产生信赖感,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爱学生,就要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感受,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此时,你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老师对学生的爱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一些班级的后进生,大多比较自卑,假如他们处处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能转化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2、个人特质因素。
(1)外貌和容貌。利用外貌“吸引”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上印象管理的理论启示我们,教师可以控制学生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要仪容整洁,穿着自然得体。尤其是教师接新班的第一堂课,一定要特别注意仪表,因为第一印象在人际关系中起重要作用。
(2)才华和能力。一个人能力的大小与他人喜欢的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相当时,一个人越有能力就越受别人喜欢。尤其是随着学生年段的增高,学生越来越在乎他的老师的才华和能力,并在自己的心中作出一定的评价。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以独特的授课技艺,赢得学生的赞赏,将有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此,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教育素养和心理素养。
3、类似与互补因素。
(1)师生之间的某些相似特征是导致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类似性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态度、信仰、爱好、兴趣等方面。其中,态度、信仰的相似尤为重要。例如,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目标统一,态度一致,就可以形成教学合力,达到教育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境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师生双方、同学之间的需要以及一方对另一方的期望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补性吸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调节师生人际关系,优化班级管理的一些原则。
1、平行管理原则。平行管理原则,是指教师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以收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1)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实践证明,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可以激励和推动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不断进取。
(2)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班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和管理作用,管理者在工作中,要面向集体,通过集体,影响和教育个别学生。
(3)加强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强调教育集体并不否定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个别教育,不是仅仅指对后进生的教育,而是面向班级全体学生。
2、协调一致原则。这个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者主动组织协调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合作,步调一致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者应当广泛地联系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力量,使之密切合作,相互补充,形成对班级学生进行综合管理的合力。(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班级管理要卓有成效,就需要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
(2)要做好与团、队和班委会的协调工作。班上的团队组织和班委会是学生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依靠力量。要充分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要争取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班主任尤其应经常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主动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反映班级和学校工作的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支持。
三、结束语
总之,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人际关系心理学,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调节师生人际关系。同时,班主任是主要班级管理者,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从而达到优化班级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2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41
下一篇:表扬 班主任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