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合作策略 提高合作实效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1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合作实效,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提出了优化合作策略,提高合作实效的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策略实效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贯彻这一理念,思想政治课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全新的改变,课程结构的编排增加了“合作与探究”部分,这种新的变化要求政治教师从传统的教法中走出来,学生从传统的学法中走出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其特有的优越性日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经常出现课堂过度开放、合作流于形式、评价滥用失真、手段成为束缚等误区,没有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策略,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呢?
一影响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因素
1.准备不充分,小组合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充分的准备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然而在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学情调查不到位,使小组合作的组织机制和知识载体没有有效建立,从而影响小组合作的开展和实效。
2.组织不恰当,小组合作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的教师时机把握不当,没有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学生没有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就盲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不知所云;有的教师在组织交流展示时缺乏有效调控,导致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或者做其他事情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效能的发挥。
3.评价不科学,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然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得到有效养成;重个体轻整体,导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策略,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呢?
二优化小组合作,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
1.优化合作载体,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可靠保障
第一,优化课前分组策略为合作学习提供组织保障。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机密项链的学科,经常会对社会热点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第二,强化课前预设,选准合作点,为合作学习提供知识保障。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进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强化课前预习,进行精心的设计,选准合作点。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只有那些学生自主学习无法解决,或必须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完成的问题,才是合作学习的兴奋点,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如果将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必然影响其积极性。
2.优化合作流程,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有效指导
第一,强化目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开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选准合作点,使学生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任务,运用目标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第二,深入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为了使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能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经验,往往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因此,教师课前要深入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在合作过程中要深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议论和争吵。
再次要优化交流展示的方式。在课堂实践中,交流展示的方式一般是由小组推荐成员进行口头汇报或在黑板上展示,各个小组为在评比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往往推荐组内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出现优等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包打”天下,其他学生成了看客的现象。因此要优化交流展示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负责承担一部分任务,并且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提交结果,或在讨论时都要准备发言,保证各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都能动起来,真正进行学习信息的吸取、交流,并相互补充,实现“1+1>2”的良好学习效果。
3.优化评价方式,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不竭动力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一,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特别是经济学和哲学的原理,学生不仅要懂得其概念,而且要深刻把握其本质,教师对学生的展示除了在形式上进行鼓励外,更要针对学生叙说的内容适时“追问”,从而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从生动走向深刻。
第二,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进行评价既要对合作的结果给予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第三,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统一。在合作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彼此交流议论,以推动学习的深入。在这样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课堂气氛被激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主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源源不断地迸发,从而成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不竭动力之源。
【关键词】小组合作策略实效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贯彻这一理念,思想政治课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全新的改变,课程结构的编排增加了“合作与探究”部分,这种新的变化要求政治教师从传统的教法中走出来,学生从传统的学法中走出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其特有的优越性日益受到教师的重视。然而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经常出现课堂过度开放、合作流于形式、评价滥用失真、手段成为束缚等误区,没有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效果。那么,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的策略,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呢?
一影响思想政治课小组合作学习实效的因素
1.准备不充分,小组合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充分的准备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然而在我们的政治课教学中,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学情调查不到位,使小组合作的组织机制和知识载体没有有效建立,从而影响小组合作的开展和实效。
2.组织不恰当,小组合作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的教师时机把握不当,没有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学生没有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就盲目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不知所云;有的教师在组织交流展示时缺乏有效调控,导致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或者做其他事情等。上述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效能的发挥。
3.评价不科学,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评价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然而,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往往是重形式轻内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重结果轻过程,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没有得到有效养成;重个体轻整体,导致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策略,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呢?
二优化小组合作,提高合作实效的策略
1.优化合作载体,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可靠保障
第一,优化课前分组策略为合作学习提供组织保障。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机密项链的学科,经常会对社会热点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而一般情况下由于性别、地域和生活环境的差异,男生比女生、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走读生比寄宿生更加关注时政和社会热点。因此,思想政治课对学习小组的要求既要考虑其共性,更要考虑其特殊性,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男生与女生、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走读生与寄宿生的科学搭配,为小组合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第二,强化课前预设,选准合作点,为合作学习提供知识保障。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进行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强化课前预习,进行精心的设计,选准合作点。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对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只有那些学生自主学习无法解决,或必须依靠集体力量才能完成的问题,才是合作学习的兴奋点,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如果将学生一看就懂的知识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必然影响其积极性。
2.优化合作流程,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有效指导
第一,强化目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开展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选准合作点,使学生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任务,运用目标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第二,深入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为了使学生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能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经验,往往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因此,教师课前要深入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在合作过程中要深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的习惯;培养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习惯,避免不必要的议论和争吵。
再次要优化交流展示的方式。在课堂实践中,交流展示的方式一般是由小组推荐成员进行口头汇报或在黑板上展示,各个小组为在评比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往往推荐组内最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出现优等生、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包打”天下,其他学生成了看客的现象。因此要优化交流展示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负责承担一部分任务,并且要求每个成员都要提交结果,或在讨论时都要准备发言,保证各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都能动起来,真正进行学习信息的吸取、交流,并相互补充,实现“1+1>2”的良好学习效果。
3.优化评价方式,为提高合作实效提供不竭动力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发展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与时俱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一,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特别是经济学和哲学的原理,学生不仅要懂得其概念,而且要深刻把握其本质,教师对学生的展示除了在形式上进行鼓励外,更要针对学生叙说的内容适时“追问”,从而把问题的探究引向深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从生动走向深刻。
第二,做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教师进行评价既要对合作的结果给予全面的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合作过程和探究过程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
第三,做到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统一。在合作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评价,同时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彼此交流议论,以推动学习的深入。在这样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课堂气氛被激活,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主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参与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源源不断地迸发,从而成为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不竭动力之源。
下一篇:试论 心结 鞭策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