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强调基础考查 增加 创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5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全国考纲没有任何变化,保持了稳定。
数学(理):与去年比差别不大, 考纲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能力提法上,将去年的数据处理和运算求解合一了。增加了“创新意识”这个点。今年高考数学理科卷出题不会偏难,但是会适度的新颖。
数学(文):与去年相比也是差别不大,2009年数学试题命题在去年基础上保持了稳定,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增加了创新意识的培养这个内容,强调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指导思想中加入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要求中知识要求仍然分三层次:了解、理解、灵活应用;能力要求加进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察要求;考试内容文科考点129个,其中理解层次101个;理科考点147个,理解层次109个。考试形式未变,题量可能再减少立体几何一题一小问。今年的题型没有改变,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及考前复习。
备考建议
考纲不仅在“考试性质”、“考试要求”中强调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且在对具体的“考试内容”的考查要求中突出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今后文理相同的部分会越来越少,考生要关注全国高考命题的新趋势。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1.立足基础。课本上的基础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公式,需要熟练掌握。对一些基本方法要熟练运用。
2.既要把握传统知识,也要注重新增内容的考查。概率、统计、向量等知识要重点把握。
3.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4.注重应试技巧的提高,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同时注意心态的调整。还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和常规的解题格式。
5.隐性失分主要集中在试卷中偏易的地方,有三个方面:
(1)速度。客观题整体难度不大,但考试的时间紧,是争分夺秒,有些学生用时多,即使对了也是“潜在丢分”,建议复习一定要有速度意识,加强速度训练,要避免“小题大做”。 
(2)审题。学生对基础题部分有很强的轻敌思想,建议复习时不要将此类问题一味的归结为由粗心引起,要对“一题多变”进行适当的训练,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
(3)表达。立体几何题和概率统计题的规范表达仍然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很多同学抓不住得分要点,思维不严谨。

这与平时只顾做题,不善于归纳、总结有关。在以中低档题为主体的高考中,获得正 确的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变得重要了。建议要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数学推理、计算的一些过程必须要完整;数学表示及计算推导过程要讲究严格无误;填空题要算出最后的结果;现在采用网上阅卷,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不要字迹潦草;涂改一定要划掉后再写,不能涂改得看不清;一定要用规定型号的笔、墨水答题;一定要在规定范围的区域内答题。
二轮复习建议
1.重视基础,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善于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寻求最佳的解题途径。注重题组训练、只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成绩。
2.要求集中训练选择题与填空题,着重讲叙与总结解决选择题与填空题的方法,例特例法,验证法,图解法,结论法等,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敢于筛选,不要一味强调直接法,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选择题中,有不少题目就使用技巧,有的甚至不需要动笔就能得出答案。
3.对照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力争做到容易题、中档题得满分。
4.解答题的前3题,是数学取得满意分数的关键。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学习失分主要是运算能力欠缺。因此,平时复习时,学生可强化快速、准确地计算训练。
5.解答题的后3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平时复习,应通过专题训练,了解高考命题特点和规律,感悟试题的思想方法和变形技巧。学生要学会从题干找出解题“入口”,以数学思想方法为指导,提高推理、运算的变形能力。
6.关注新课改后的高考试题。我省即将进入高中新课改,这可能会影响我省今年的高考命题。因此,对山东、海南等课改后的高考卷的新增内容,学生应关注。
7.规范答题,避免不必要失分。
8.正确处理好基础与能力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
课本是高考的主要题源之一,高考中的试题往往是将课本例题、习题或复习参考题稍作改动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复习时需对课本知识复习到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提高复习效果,切实夯实数学“三基”。因为最基础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最基本的方法是最有用的方法。另外“三维”内容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大,这块是我们学生得分的重点,所以必须全力以赴。
9.加强意志磨炼和心理辅导
能否攻克一道题有时只有一步之遥或一念之差,攻克题目不仅需要有破题的灵感,还需要有良好的心态。应知道“我难人难不畏难,我易人易不大意”,从容面对每一次模拟考试。打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局面。树立“容易题稳拿分、中档题不丢分、难题争取得分”的考试思想,增强高考自信心。
总之,只有在《考试说明》的指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拓展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夺取高考的胜利。

上一篇: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误区

下一篇:关于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