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教育 走科学和谐教育之路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6
【摘要】探索新教育,走科学和谐教育之路。具体做法。(1)“故事荟”引领语文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突破。(2)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专业权威对行政权威的有效制衡,促进教育的专业化发展。(3)发展教师,关注教师精神生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4)多元化评价,促进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关键词】教育;语文课改;教师;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尚的灵魂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校长的办学思想、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有什么样的思想,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品格的塑造者,承担着孩子成长的奠基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真正担当起教育的重任?我们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该怎样去培养人?如何能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以人为本,回归教育的本质,澄清教育的本来面目,真正把师生培养成有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和有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近年我校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和师生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
1.“故事荟”引领语文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突破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过多的是“灌输”,而忽视了“人”这个主体,在相当大程度上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其结果就是培养出的人消极、被动,缺乏创造力和人文情怀。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以“故事荟”为载体,引领语文教学改革,以图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途径、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教育蜕变。使学生在主体活动中亲历,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在快乐合作中分享。最终实现语文的四个目的:语文知识、写作技能、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体做法是:“集”,学生每周依据语文教材单元要求,搜集相关故事材料,包括名人、历史、自然、科学、动物、家庭、同学之间的故事等。故事要求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目的在于通过搜集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讲”,我们每周有两节口语交际课,课堂上由老师组织,学生主持,人人参与,可介绍,可复述,可合作表演,可分组辩论。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表演能力。“评”,要求其它同学要对发言的学生作出评价,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辨别能力。“写”,每周开设有两节写作课,我们活用语文教材,依据教材特点进行补续空白、扩写、缩写、改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写作比赛,挖掘生活语文,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编”,我们对现有教材进行了开发,鼓励学生把一些故事性强,有教育意义的课,如《空城计》、《小燕子妈妈笑了》等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组织和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情感。“画”,办手抄报是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活动,我们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给教材配图,通过图文形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手抄报创编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故事荟”课程的开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在主动“集、讲、评、写、编、画”过程中,轻松自如地学会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丰富了情感,提升了素养,和谐了人格,获得了快乐。
2.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专业权威对行政权威的有效制衡,促进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借鉴上个世纪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的。学校的管理由校长、副校长、主任、班主任和教师组成金字塔形式的管理结构。课程结构模式化,教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授课,按照既定的模式上课。这种管理模式的直接危害是:泯灭了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而学生也像工业产品那样批量生产,规格样式相同,个性被消磨了,创造力被扼杀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构建学习组织,突出专业权威”的管理思想。谁有前瞻性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谁能引领教学改革,谁就是“领导”,他在学校就有话语权,从而有效地突破行政领导统治专业教育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的热情,激活了教师的创造力,使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和自信,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①开展读书活动。为了激发教师的读书学习热情,我们提出了“创建书香校园,培养绅士淑女”的工作思路。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读书活动俱乐部,校长担任俱乐部主任,负责读书活动。校长读书带动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学生读书带动家长读书,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开设了读书论坛,两周一次。论坛上,教师就所读的书籍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分享别人的思想,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以获得共同的进步和发展。②实行名师导师制,树立专业权威。在课程改革方面,以校内优秀教师为轴心,以公开课、反思、论文为辐射点,构建专业氛围。我们在各科都选出本校的名师,负责其它教师的学习,引领他们专业成长。导师每周上一节公开课,其它教师全部参加听课,然后评课,最后摹课。除了在专业成长方面为名师搭建更多的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外,我们尽力为优秀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福利待遇从优,晋级优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解放了教师的思想,对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发展教师,关注教师精神生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专业水平、思想认识、综合素质、道德水准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校长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激励和培养教师成长。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大多数学校只看中的是教师的“工具性”,却忽视了教师“人”这个主体。
我们许多校长在对教师进行着“软伤害”,如强迫教师加班加点进修学习、工作等,这既不符合人本,又没有效率。我们学校在内因方面下功夫,通过激励教师的成长内需,实现“要他学”向“他要学”转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职业倦怠,使教师在尊重中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快乐。所以我始终坚持做好几个角色。
3.1学习者。教育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教育的前沿,引领时代潮流。而要实现这一职责,校长就必须是一个智者,必须汲取先人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做教师的示范者。以自身的学习带动教师的学习,以自身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我本人十分注重学习,通过不同途径来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做教师的榜样和示范。
3.2引领者。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校长不但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教师思想和专业的引领者。为了规范师生的言行,我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每周例会,我们不再过多地絮叨琐碎的事务,而是把它搞成讲座、论坛;我们还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给教师创造外出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丰富教师思想。
3.3服务者。获得尊重是人最本质的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入。我们专门建立教师生日档案,该那一位教师生日了,我们会以各种方式表示祝福;教师生病了,我们会尽量给他们安排休息,帮助他们看病;家里有婚丧嫁娶,学校一律参与,妥善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这些关怀和活动温暖了教师的心,调动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欲望。
3.5发现者。把教师的特长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中心,让教师教自己喜欢的科目既符合科学性,又遵从人本,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校的人力资源。所以我们改变以往教师包班的做法,而是让教师包学科,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去教。用和谐教育培养出和谐人格,创建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量才使用实际上就是对教师的尊重,只有在他们感觉到受尊重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工作。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同样发挥教师的特长对学生进行辅导。喜欢美术的教师辅导美术;擅长音乐的教师辅导音乐,等等。尽管这些额外工作没有报酬,但我们的教师却十分认真卖力,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和自信。
通过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我们很好地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形成一支奋发向上的教师团队。
4.多元化评价,促进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为了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师生多元化评价体系。
4.1评价教师。
4.1.1评价内容及标准。①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宽容忍耐);②教学理念(整体把握、领会深邃);③管理组织水平(有条不紊、有声有色);④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和谐合作、躬身自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基本功过硬);⑤教学特色与业绩(教学风格独特有效、学生素质提高)
4.1.2评价方式。①师生评;②师评;③领导评价。
4.1.3评价途径。①鼓励教师自主提交自评资料;②采取问卷调查进行师师互评;③领导评价旨在促进发展,要客观公正。
4.1.4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实行奖惩。提高教师素养,促进专业化成长。
4.2评价学生。
4.2.1评价内容及标准。①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知书达理);②学习态度(积极端正、兴趣浓厚);③合作探究、创新能力(乐于合作、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4.2.2评价方式。①生自评;②生生互评;③师评;④家长评。
4.2.3评价途径。①鼓励学生平时充实自己的成长记录袋;②利用班队会开展生生互评,寻找对方闪光之处;③教师评价应多元化,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发展性变化;④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学期评价,并结合家庭表现发表个人见解。
4.2.4评价结果。①与学生的评先评优挂钩,适当进行物质奖励;②评选“评价能手”;③促进学生学会评价。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多元多样评价,引领师生寻找自身发展的途径,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高师生综合素养。以上是我们在创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方面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教育;语文课改;教师;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尚的灵魂和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校长的办学思想、人文情怀和价值取向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长有什么样的思想,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文化,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孩子品格的塑造者,承担着孩子成长的奠基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思考这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者才能真正担当起教育的重任?我们究竟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该怎样去培养人?如何能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怎样才能以人为本,回归教育的本质,澄清教育的本来面目,真正把师生培养成有高尚情操、健全的人格和有创造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近年我校在语文教学改革、发展教师、学习型组织构建和师生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
1.“故事荟”引领语文教学改革,真正实现语文教育功能的突破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功能;过多的是“灌输”,而忽视了“人”这个主体,在相当大程度上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其结果就是培养出的人消极、被动,缺乏创造力和人文情怀。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以“故事荟”为载体,引领语文教学改革,以图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途径、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教育蜕变。使学生在主体活动中亲历,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在快乐合作中分享。最终实现语文的四个目的:语文知识、写作技能、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具体做法是:“集”,学生每周依据语文教材单元要求,搜集相关故事材料,包括名人、历史、自然、科学、动物、家庭、同学之间的故事等。故事要求积极向上,有教育意义。目的在于通过搜集材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讲”,我们每周有两节口语交际课,课堂上由老师组织,学生主持,人人参与,可介绍,可复述,可合作表演,可分组辩论。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表演能力。“评”,要求其它同学要对发言的学生作出评价,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辨别能力。“写”,每周开设有两节写作课,我们活用语文教材,依据教材特点进行补续空白、扩写、缩写、改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写作比赛,挖掘生活语文,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编”,我们对现有教材进行了开发,鼓励学生把一些故事性强,有教育意义的课,如《空城计》、《小燕子妈妈笑了》等编成情景剧,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组织和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情感。“画”,办手抄报是我们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活动,我们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给教材配图,通过图文形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结合重大节日进行手抄报创编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故事荟”课程的开设,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学生在主动“集、讲、评、写、编、画”过程中,轻松自如地学会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丰富了情感,提升了素养,和谐了人格,获得了快乐。
2.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专业权威对行政权威的有效制衡,促进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借鉴上个世纪西方的企业管理模式设置的。学校的管理由校长、副校长、主任、班主任和教师组成金字塔形式的管理结构。课程结构模式化,教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授课,按照既定的模式上课。这种管理模式的直接危害是:泯灭了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而学生也像工业产品那样批量生产,规格样式相同,个性被消磨了,创造力被扼杀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构建学习组织,突出专业权威”的管理思想。谁有前瞻性思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好的教育教学方法,谁能引领教学改革,谁就是“领导”,他在学校就有话语权,从而有效地突破行政领导统治专业教育这种陈旧的管理模式。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工作的热情,激活了教师的创造力,使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和自信,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①开展读书活动。为了激发教师的读书学习热情,我们提出了“创建书香校园,培养绅士淑女”的工作思路。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读书活动俱乐部,校长担任俱乐部主任,负责读书活动。校长读书带动教师读书,教师读书带动学生读书,学生读书带动家长读书,最终实现学校文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教育目的。我们还开设了读书论坛,两周一次。论坛上,教师就所读的书籍发表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分享别人的思想,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升华,以获得共同的进步和发展。②实行名师导师制,树立专业权威。在课程改革方面,以校内优秀教师为轴心,以公开课、反思、论文为辐射点,构建专业氛围。我们在各科都选出本校的名师,负责其它教师的学习,引领他们专业成长。导师每周上一节公开课,其它教师全部参加听课,然后评课,最后摹课。除了在专业成长方面为名师搭建更多的成长和展示的平台外,我们尽力为优秀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福利待遇从优,晋级优先。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解放了教师的思想,对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发展教师,关注教师精神生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专业水平、思想认识、综合素质、道德水准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校长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激励和培养教师成长。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大多数学校只看中的是教师的“工具性”,却忽视了教师“人”这个主体。
我们许多校长在对教师进行着“软伤害”,如强迫教师加班加点进修学习、工作等,这既不符合人本,又没有效率。我们学校在内因方面下功夫,通过激励教师的成长内需,实现“要他学”向“他要学”转变,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职业倦怠,使教师在尊重中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快乐。所以我始终坚持做好几个角色。
3.1学习者。教育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教育的前沿,引领时代潮流。而要实现这一职责,校长就必须是一个智者,必须汲取先人的、现代的、国内的、国外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做教师的示范者。以自身的学习带动教师的学习,以自身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我本人十分注重学习,通过不同途径来增加自身知识储备,做教师的榜样和示范。
3.2引领者。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校长不但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教师思想和专业的引领者。为了规范师生的言行,我首先规范自己的言行;每周例会,我们不再过多地絮叨琐碎的事务,而是把它搞成讲座、论坛;我们还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给教师创造外出的学习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请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丰富教师思想。
3.3服务者。获得尊重是人最本质的也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十分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入。我们专门建立教师生日档案,该那一位教师生日了,我们会以各种方式表示祝福;教师生病了,我们会尽量给他们安排休息,帮助他们看病;家里有婚丧嫁娶,学校一律参与,妥善安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这些关怀和活动温暖了教师的心,调动了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欲望。
3.4成就者。让教师看到希望。我们学校一向坚持这样一个宗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修桥铺路,为教师的事业发展搭建舞台。通过办论坛、讲座等形式给教师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上公开课选出本校的名师,推荐参加市级、省级名师评选;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师博客,传播自己的教育思想等。这些方法使教师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3.5发现者。把教师的特长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中心,让教师教自己喜欢的科目既符合科学性,又遵从人本,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本校的人力资源。所以我们改变以往教师包班的做法,而是让教师包学科,让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去教。用和谐教育培养出和谐人格,创建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量才使用实际上就是对教师的尊重,只有在他们感觉到受尊重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工作。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同样发挥教师的特长对学生进行辅导。喜欢美术的教师辅导美术;擅长音乐的教师辅导音乐,等等。尽管这些额外工作没有报酬,但我们的教师却十分认真卖力,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价值和自信。
通过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调动他们的内驱力,我们很好地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对教育的责任感,形成一支奋发向上的教师团队。
4.多元化评价,促进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
为了有效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全面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师生多元化评价体系。
4.1评价教师。
4.1.1评价内容及标准。①工作态度(爱岗敬业、宽容忍耐);②教学理念(整体把握、领会深邃);③管理组织水平(有条不紊、有声有色);④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和谐合作、躬身自省、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教学基本功过硬);⑤教学特色与业绩(教学风格独特有效、学生素质提高)
4.1.2评价方式。①师生评;②师评;③领导评价。
4.1.3评价途径。①鼓励教师自主提交自评资料;②采取问卷调查进行师师互评;③领导评价旨在促进发展,要客观公正。
4.1.4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挂钩,实行奖惩。提高教师素养,促进专业化成长。
4.2评价学生。
4.2.1评价内容及标准。①养成教育(文明礼仪、知书达理);②学习态度(积极端正、兴趣浓厚);③合作探究、创新能力(乐于合作、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4.2.2评价方式。①生自评;②生生互评;③师评;④家长评。
4.2.3评价途径。①鼓励学生平时充实自己的成长记录袋;②利用班队会开展生生互评,寻找对方闪光之处;③教师评价应多元化,多样化,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发展性变化;④邀请家长参加学生的学期评价,并结合家庭表现发表个人见解。
4.2.4评价结果。①与学生的评先评优挂钩,适当进行物质奖励;②评选“评价能手”;③促进学生学会评价。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多元多样评价,引领师生寻找自身发展的途径,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高师生综合素养。以上是我们在创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方面做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上一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