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5-10-04 14:59
课堂讨论是数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讨论的过程是学生质疑问难、反思学习的过程,也是体现学生主体的途径。但课堂上的讨论环节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弊端。
首先,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很难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致使讨论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本,只能依靠教师的提示,才能勉强有结果。
其次,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讨论。这样的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不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了讨论的内容与时机,缺少与其它教学环节的融合,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再次,讨论时优等生当代表,以优生的思维代替了中、差生的思维。这样做固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失去了讨论的意义,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最后,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这样的讨论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能得出结论当然好,若得不了结论,教师就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并不去思考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及讨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时要根据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要讨论的问题,需要讨论的再讨论,学生经过讨论能解决的再讨论,不能只搞形式。
2.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没有必要了。当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思路时组织讨论,效果较好。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案设计的环节,真正的讨论需因时机而定,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3.讨论的组织应有层次性。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同桌商量;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放到小组当中进行;对于较难的、可从不同角度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照顾大多学生,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的内容上,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打破对学生思想的束缚,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
4.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应以独立为基础,如果盲目服从,没有自己的思想,讨论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留给每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哪怕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能达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说“不”,敢于否定另人,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5.加强对讨论的评价。讨论完后的汇报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教师要从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成效等方面给学生以评价。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基础,对于正确的结论,应及时肯定、鼓励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心;对于错的或不完整的结论,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分析引导,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教师的信任、爱护、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另外,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认知的过程、讨论的效果,从而灵活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首先,讨论的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差甚远,学生很难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致使讨论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本,只能依靠教师的提示,才能勉强有结果。
其次,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讨论。这样的讨论只是一种点缀,一种故意安排的形式,而不是出于学生的内在需要,忽视了讨论的内容与时机,缺少与其它教学环节的融合,效果亦会大打折扣。
再次,讨论时优等生当代表,以优生的思维代替了中、差生的思维。这样做固然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失去了讨论的意义,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
最后,对讨论的效果和质量缺乏深刻的反思。这样的讨论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能得出结论当然好,若得不了结论,教师就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并不去思考讨论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
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及讨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课时要根据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要讨论的问题,需要讨论的再讨论,学生经过讨论能解决的再讨论,不能只搞形式。
2.把握好讨论的时机。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没有必要了。当发现学生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思路时组织讨论,效果较好。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教案设计的环节,真正的讨论需因时机而定,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
3.讨论的组织应有层次性。难度不大的问题可以同桌商量;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放到小组当中进行;对于较难的、可从不同角度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照顾大多学生,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在讨论的内容上,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事可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以打破对学生思想的束缚,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
4.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合作应以独立为基础,如果盲目服从,没有自己的思想,讨论也会失去意义。因此,教师应留给每一位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的时间与机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哪怕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能达到生生互动、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说“不”,敢于否定另人,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
5.加强对讨论的评价。讨论完后的汇报过程,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教师要从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学习成效等方面给学生以评价。评价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基础,对于正确的结论,应及时肯定、鼓励他们,坚定他们的信心;对于错的或不完整的结论,教师应给予必要的分析引导,找出问题所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教师的信任、爱护、引导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
另外,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认知的过程、讨论的效果,从而灵活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下一篇: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讨论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