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1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 发展需要
论文摘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管理和教育必须采取不同的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中等职业学校尤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所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围绕教育展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和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客体间的关系。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中职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学生会有松懈感,而他们的年龄普遍处于未成年,自我约束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较差.由于又是青春叛逆期,对家长和老师有疏离感,常常表现出不服从。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的引导和教育特别重要需要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中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青春期是人的思想变化最激烈最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在住宿制学校尤为突出。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和家长沟通,就要由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来解决,但如果师生关系对立紧张,学生就会拒教师于千里之外,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社会和网络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就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个别的还会误入歧途。
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有三个方面: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教育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传统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和对学生的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师生关系。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在学生心目中知识丰富,公平公正,态度和蔼的教师最受欢迎,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这样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教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易于教育,服从教育,而有的学生则叛逆心理严重,对教师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服从甚至故意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师生关系。
(三)在教育环境方面,教师在对学生施行教育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处境。对学生的说教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无限制地啰嗦。教育批评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式避免诱发学生的感情障碍,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和紧张。
(四)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五)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先决条件。
首先,克服自命清高的传统习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些教师的这种传统观念和封建礼节思想尤为严重,滋生了一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要转化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支持者,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研究的过程,建立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
其次,克服因年龄差异而存在的隔阂,与学生拉近距离。
教师和学生由于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可能产生观念、意识、行为上的不同。
为师者,应该有能力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师生关系中取得主动地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因年龄差异同学生关系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特性,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
第三,克服情趣变化,牢固师生关系。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趣变化对待学生。虽然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行为,但作为教师这崇高的职业,应克服一切因情绪变化而带来的对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不利的因素,把握住自己,严谨对待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牢固。
第四,克服传统的教育方式,搭建师生的民主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内容为宗旨,因此,教师的教学观、自我定位、素质要求、学生观、教材观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无不带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新课程要求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分数指标”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方式重新确立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式,从管理者传授知识,改变为参与者共同探究知识,改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定位在学生之中,构建一个民主平台,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与研究,更好地使师生关系正常、和谐发展。
第五,克服主观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增强集体凝聚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师生之间的团结是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
第六、教师要用真情去爱学生。克服主观偏见,教师要有慈母的善良和长者的仁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最可爱的人。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要用真情去爱学生,表扬学生,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一定能学好的自信心。那些辛辣的讽刺,尖酸的挖苦,粗暴的数落,只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自信心。老师要尊重学生,尤其是犯了错的学生更鼓励他们,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使他们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在学习、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做他们的挚友,把他们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能发展好的人”。在职教工作过程中实施四爱:疼爱一生活中困难学生;偏爱一学习困难学生;博爱一学习中等生;严爱一学习优等生。
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搞好师生关系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
论文摘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中职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管理和教育必须采取不同的模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中等职业学校尤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所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围绕教育展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和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客体间的关系。所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中职生不同于普通高中生,因为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学生会有松懈感,而他们的年龄普遍处于未成年,自我约束的能力相对较弱,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较差.由于又是青春叛逆期,对家长和老师有疏离感,常常表现出不服从。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师的引导和教育特别重要需要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中职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青春期是人的思想变化最激烈最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在住宿制学校尤为突出。有些问题不能及时和家长沟通,就要由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来解决,但如果师生关系对立紧张,学生就会拒教师于千里之外,如果这类问题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再加上社会和网络中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就不能全面健康的发展,个别的还会误入歧途。
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有三个方面: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和教育环境方面的因素。
(一)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传统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形象,言行,举止和对学生的态度都深深地影响着师生关系。教师的个人素质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在学生心目中知识丰富,公平公正,态度和蔼的教师最受欢迎,学生愿意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这样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受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影响,对教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易于教育,服从教育,而有的学生则叛逆心理严重,对教师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服从甚至故意背道而驰,严重影响师生关系。
(三)在教育环境方面,教师在对学生施行教育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处境。对学生的说教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无限制地啰嗦。教育批评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方式避免诱发学生的感情障碍,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和紧张。
(四)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评代替教育的做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他们的行为得不到理解,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
(五)由于网络教育的到来,使得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宽,从学校教学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减低。而教师由于繁忙的工作获取社会信息量相对不足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降低。
(六)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使得部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被忽视,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
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但它的根源在于我们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可以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中职学校办学的先决条件。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要方法
首先,克服自命清高的传统习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认为“师者”、“长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些教师的这种传统观念和封建礼节思想尤为严重,滋生了一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不良习惯。新的教育观要求教师要转化角色,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支持者,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研究的过程,建立新型的互动合作关系。
其次,克服因年龄差异而存在的隔阂,与学生拉近距离。
教师和学生由于存在年龄上的差异,可能产生观念、意识、行为上的不同。
为师者,应该有能力认识和应对这种差异,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在师生关系中取得主动地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因年龄差异同学生关系的隔阂,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其特性,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好伙伴、知心人。
第三,克服情趣变化,牢固师生关系。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带进课堂或者以自己的情趣变化对待学生。虽然人的情绪直接影响行为,但作为教师这崇高的职业,应克服一切因情绪变化而带来的对教育教学和师生交往不利的因素,把握住自己,严谨对待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尊敬,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牢固。
第四,克服传统的教育方式,搭建师生的民主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内容为宗旨,因此,教师的教学观、自我定位、素质要求、学生观、教材观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上,无不带上与之相适应的方式、方法。新课程要求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分数指标”的阴影中摆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方式重新确立教学观念,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式,从管理者传授知识,改变为参与者共同探究知识,改变教师的角色,把自己定位在学生之中,构建一个民主平台,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与研究,更好地使师生关系正常、和谐发展。
第五,克服主观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增强集体凝聚力。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师生之间的团结是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
第六、教师要用真情去爱学生。克服主观偏见,教师要有慈母的善良和长者的仁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最可爱的人。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要用真情去爱学生,表扬学生,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以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一定能学好的自信心。那些辛辣的讽刺,尖酸的挖苦,粗暴的数落,只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失去自信心。老师要尊重学生,尤其是犯了错的学生更鼓励他们,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使他们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重新燃起希望之火。在学习、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做他们的挚友,把他们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能发展好的人”。在职教工作过程中实施四爱:疼爱一生活中困难学生;偏爱一学习困难学生;博爱一学习中等生;严爱一学习优等生。
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搞好师生关系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浅谈幼儿文学欣赏客体的选择原则
下一篇:从教学源头抓起促生本课堂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