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3
论文关键词:我国 体育社会学 历程 趋势
论文摘要:回顾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预测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认为:体育社会学将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学术水平将跻身世界前列,学科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研究视线将紧跟时代发展和体育实践步伐。
1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体育社会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初见端倪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体育社会学最先产生于发达的欧美国家。1898年,美国学者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社会学论文。二战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积极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由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1964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次年由该学会主办的《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刊物出版,这标志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将跨越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成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是该学会的成立,带来了自1964年以来,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世界许多国家都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像中国、韩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迅速展开。1980年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nasss)的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地区研究中正形成集团优势。为了从组织上强调可以广泛参与的学术性,以促进该学科的深人发展,1994年7月,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改名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目前,该组织现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多个,分布在世界48个国家中。进人新世纪,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这对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2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2.1引进创建阶段
与国际体育社会学相比,我国体育社会学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只有台湾省进行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并于1977年出版了赵铁的《体育社会学》专著。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开展,我国大陆学者也随之开始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引进了国外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这其中既有直接翻译发表的国外资料,也有编译发表的国外研究成果。在1980~1986年间,我国学者就直接翻译发表了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16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参考国外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介绍体育社会学的文章,使我国学术界和体育界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的轮廓和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较早介入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并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了集体优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创建工作,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1983年,江苏省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学会。从1984年起,在一些体育院校像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或讲座。在刘德佩先生的努力下,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并于同年在沈阳举行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交流会。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创建工作的完成。
2.2加强巩固阶段
1987年,国家体委在《关于加强体育理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自此,我国体育社会学进人了加强和巩固阶段,体育理论界开始着手加强和巩固我国体育社会学方面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决定》颁布的同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将《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人了“七五”规划,成为“七五”期间唯一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领域课题。与此同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也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研究上的组织保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1987年、1990年和1992年分别在苏州、北京和银川举行了三次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科研和教学是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学科纳人教学体系才能系统地批量地培养具有学科素养的专业人才。为此,部分师范院校体育系将体育社会学纳人本科教学计划,使我国体育社会学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有了保障。这一时期,在国外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也陆续回国,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后劲。后来,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成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2.3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体育社会学加快了发展的步伐。1994年6月,中国社会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学会每年定期举行学术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的研究热情。同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ssa)将汉语列为该组织的副工作语言,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随着体育事业对我国体育社会学专业人才层次需求的不断提高,1996年上海体育学院首次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之后不少院校把体育社会学列人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一些院校还建立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至此,我国体育社会学已形成了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学术著述是学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出版了六本体育社会学著述,分别是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1996)和《体育社会学》(2001)、毛秀珠的《体育社会学》(1997)、顾渊彦的《体育社会学》(1999).吕树庭和刘德佩主编的《体育社会学》(2007)。同时,我国许多学者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在体育社会问题、体育分层、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体育与经济全球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化、老年人体育、闲暇与娱乐体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己有一定的影响。
3.1学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国际上已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中,已有我国10多个个人会员和1个团体会员,其中1位学者还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核心—执委会中任领导职务,并担任着《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的编委和《国际体育社会学年刊》(bulletinissa)的专栏撰稿工作。国外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邀请我国学者熊斗寅、刘德佩、吕树庭等人到国外讲学。截至目前,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体育社会学论文50余篇,其中许多理论和观点处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列,引起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学者正南北携手、东西呼应、不断开拓,为我国体育社会学跻身世界前列做不懈努力。
3.2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第一热点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在国外许多国家,不仅越来越多体育界人士关注体育社会学,而且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界人士也对体育社会学产生兴趣。21世纪,体育与人们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这势必引起人们对体育社会学的进一步关注。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并致力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国家级和省部级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所占有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育社会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论文正逐渐增多,并有明显多于其他体育社会科学之势。另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学在国内外均成为热点,其中体育社会学被列为第一位且得票率甚高侧。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正在悄然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
3.3体育社会学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
让每个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社会学知识,是新世纪体育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欲把握体育运行的规律,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这已成为世界体育科学界的共识。欧美一些国家不仅在体育院校(系)普遍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普及了体育社会学知识,而且在一些高等院校的非体育专业也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系)均在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两专业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并把体育社会学作为基础必修课程来开设;许多院校(系)的运动训练和民族体育专业也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知识的掌握。一些院校还定期邀请学者来校讲授体育社会学专题,不但体育专业的学生感兴趣,而且引起许多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关注,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知识的传播。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要求,体育社会学课程在我国体育院校(系)各个专业中开设已是大势所趋,体育社会学知识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普及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3.4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自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经常与其它学科结合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表现出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其它研究领域的学者加盟体育社会学队伍,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常常带有原有学科的痕迹;另一方面,其它学科中的优秀理论和方法被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借鉴和采纳,故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21世纪,新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体育社会学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的理论和好的方法;同时,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体育社会学学科的重视,将有越来越多其它学科的学者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因此,体育社会学研究与其它各学科横向联合、集体攻关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上的一大特点。
3.5研究视线将紧跟时代发展和体育实践步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科学技术的尖端化发展,以及我国各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的变迁和体育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卫星技术,以单细胞繁殖为代表的克隆技术,以远程通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推广应用给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变化。以人体dna检测为代表的运动员选材技术,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的竞技体育突破,以全民健身热潮为标志的群众体育普及,以及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都给我国体育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社会急剧变化和我国体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者的反应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迟缓,他们将紧跟时代的变迁,研究的视线将紧锁社会变化和体育实践的发展前沿。
论文摘要:回顾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预测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认为:体育社会学将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学术水平将跻身世界前列,学科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研究视线将紧跟时代发展和体育实践步伐。
1国际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情况
体育社会学是十九世纪末才初见端倪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体育社会学最先产生于发达的欧美国家。1898年,美国学者发表了世界上最早的体育社会学论文。二战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及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都积极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由于体育社会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1964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css),次年由该学会主办的《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刊物出版,这标志着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将跨越国家和地区走向世界,成为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是该学会的成立,带来了自1964年以来,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世界许多国家都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像中国、韩国、波兰、匈牙利等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迅速展开。1980年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nasss)的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在地区研究中正形成集团优势。为了从组织上强调可以广泛参与的学术性,以促进该学科的深人发展,1994年7月,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改名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目前,该组织现有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多个,分布在世界48个国家中。进人新世纪,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这对促进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2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2.1引进创建阶段
与国际体育社会学相比,我国体育社会学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只有台湾省进行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并于1977年出版了赵铁的《体育社会学》专著。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开展,我国大陆学者也随之开始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我国学者引进了国外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这其中既有直接翻译发表的国外资料,也有编译发表的国外研究成果。在1980~1986年间,我国学者就直接翻译发表了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16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在参考国外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介绍体育社会学的文章,使我国学术界和体育界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的轮廓和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较早介入了体育社会学研究,并各自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形成了集体优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开创体育社会学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创建工作,并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1983年,江苏省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省级体育社会学学术团体—江苏省体育社会学学会。从1984年起,在一些体育院校像北京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院校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或讲座。在刘德佩先生的努力下,1986年,沈阳体育学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并于同年在沈阳举行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交流会。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创建工作的完成。
2.2加强巩固阶段
1987年,国家体委在《关于加强体育理论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自此,我国体育社会学进人了加强和巩固阶段,体育理论界开始着手加强和巩固我国体育社会学方面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加强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决定》颁布的同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将《中国体育的社会学研究》列人了“七五”规划,成为“七五”期间唯一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体育领域课题。与此同时,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也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学术研究上的组织保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于1987年、1990年和1992年分别在苏州、北京和银川举行了三次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强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科研和教学是学科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只有将学科纳人教学体系才能系统地批量地培养具有学科素养的专业人才。为此,部分师范院校体育系将体育社会学纳人本科教学计划,使我国体育社会学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有了保障。这一时期,在国外进修体育社会学专业的学者也陆续回国,大大增强了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后劲。后来,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成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中坚力量。
2.3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体育社会学加快了发展的步伐。1994年6月,中国社会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学会每年定期举行学术活动,进一步鼓舞了全国的研究热情。同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ssa)将汉语列为该组织的副工作语言,这标志着我国体育社会学开始了较为广泛的国际交流。随着体育事业对我国体育社会学专业人才层次需求的不断提高,1996年上海体育学院首次招收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之后不少院校把体育社会学列人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一些院校还建立了体育社会学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至此,我国体育社会学已形成了函授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力量。
学术著述是学科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出版了六本体育社会学著述,分别是卢元镇的《中国体育社会学》(1996)和《体育社会学》(2001)、毛秀珠的《体育社会学》(1997)、顾渊彦的《体育社会学》(1999).吕树庭和刘德佩主编的《体育社会学》(2007)。同时,我国许多学者在国内外发表了论文,在体育社会问题、体育分层、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体育与经济全球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化、老年人体育、闲暇与娱乐体育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己有一定的影响。
3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3.1学术水平跻身世界前列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国际上已有一定影响和地位。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ssa)中,已有我国10多个个人会员和1个团体会员,其中1位学者还在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核心—执委会中任领导职务,并担任着《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的编委和《国际体育社会学年刊》(bulletinissa)的专栏撰稿工作。国外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邀请我国学者熊斗寅、刘德佩、吕树庭等人到国外讲学。截至目前,我国学者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体育社会学论文50余篇,其中许多理论和观点处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前列,引起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对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广泛关注。当前,我国学者正南北携手、东西呼应、不断开拓,为我国体育社会学跻身世界前列做不懈努力。
3.2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第一热点学科
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激发了人们的兴趣。在国外许多国家,不仅越来越多体育界人士关注体育社会学,而且越来越多的非体育界人士也对体育社会学产生兴趣。21世纪,体育与人们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这势必引起人们对体育社会学的进一步关注。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并致力于此的人也越来越多。在我国国家级和省部级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中,体育社会学研究课题所占有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育社会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我国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论文正逐渐增多,并有明显多于其他体育社会科学之势。另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及学校体育学在国内外均成为热点,其中体育社会学被列为第一位且得票率甚高侧。这些都说明,在我国对体育社会学感兴趣,从事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人越来越多,体育社会学正在悄然成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第一热点学科。
3.3体育社会学知识将在体育院校(系)中得到普及
让每个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社会学知识,是新世纪体育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体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将越来越明显,欲把握体育运行的规律,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体育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这已成为世界体育科学界的共识。欧美一些国家不仅在体育院校(系)普遍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普及了体育社会学知识,而且在一些高等院校的非体育专业也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目前,我国大部分体育院校(系)均在社会体育和体育教育两专业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并把体育社会学作为基础必修课程来开设;许多院校(系)的运动训练和民族体育专业也陆续开设了体育社会学课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体育社会学知识的掌握。一些院校还定期邀请学者来校讲授体育社会学专题,不但体育专业的学生感兴趣,而且引起许多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关注,扩大了体育社会学知识的传播。为适应现代社会对体育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要求,体育社会学课程在我国体育院校(系)各个专业中开设已是大势所趋,体育社会学知识在体育专业学生中普及已成为时代的呼唤。
3.4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自90年代以来,体育社会学经常与其它学科结合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表现出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方面,一些其它研究领域的学者加盟体育社会学队伍,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常常带有原有学科的痕迹;另一方面,其它学科中的优秀理论和方法被体育社会学研究所借鉴和采纳,故呈现出跨学科的特点。21世纪,新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方法将不断推陈出新,中国体育社会学也将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积极吸收和借鉴新的理论和好的方法;同时,随着国家和政府对体育社会学学科的重视,将有越来越多其它学科的学者加人到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行列。因此,体育社会学研究与其它各学科横向联合、集体攻关的特征将更加突出,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将更加明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将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上的一大特点。
3.5研究视线将紧跟时代发展和体育实践步伐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科学技术的尖端化发展,以及我国各领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的变迁和体育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以全球定位系统为代表的卫星技术,以单细胞繁殖为代表的克隆技术,以远程通讯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的推广应用给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带来了预想不到的变化。以人体dna检测为代表的运动员选材技术,以北京奥运会为标志的竞技体育突破,以全民健身热潮为标志的群众体育普及,以及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都给我国体育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在当今社会急剧变化和我国体育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体育社会学者的反应绝不会像以前那样迟缓,他们将紧跟时代的变迁,研究的视线将紧锁社会变化和体育实践的发展前沿。
上一篇:试析理清 两课 改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