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 方式的几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6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合作式学习
论文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正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合作学习,很多老师感到十分困惑,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列谈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经探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应用的很多,且大多数的学生也都喜欢这种方式,但在课后和教师、学生间交流以及评课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多,总和此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起到开阔学生思维,集思广益,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的作用,也没有起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成长的作用。经过认真的实践、探索、反思、分析认为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主要问题有。
一、合作学习的问题、时机不恰当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的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出示问题的时机一定要得当,否则问题叠加,出现相反的效果,且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二、合作小组的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没有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要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等。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四、没有营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成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有效的奖励。
六、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尽管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但决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些环节教师都要根据情况适时调节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整合、总结、归纳,也是很必要的,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走动,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并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但在教室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走动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要保持对全班每个小组的关注,可以在小组旁边适当停留,但是逗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忽略了对其它小组合作情况的关注。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面”,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都动起来。
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重视不够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科书,是课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学生就会为讨论而讨论,乱说一气,不知所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意义。这样的话,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而且学生会对同学有依赖性,“有问题找同学”,学生就很难学会独立思考。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达之际,再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机会,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这样的讨论才会引起学生间思维的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这样的合作才是有实效的。
总之,合作学习能够使学习者更愉快,更主动地学习,能够享受在学习中团体协作的乐趣,与单纯掌握知识相比,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终生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所以,合作学习之树开花结果也需要老师投入足够的耐心、精力以及对学生的关爱。由于学校和地区、学科、学生的学段不同,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方法,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会找到开启合作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张玉民.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
论文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正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面对合作学习,很多老师感到十分困惑,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列谈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经探究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应用的很多,且大多数的学生也都喜欢这种方式,但在课后和教师、学生间交流以及评课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多,总和此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真正起到开阔学生思维,集思广益,使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的作用,也没有起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中生动活泼地成长的作用。经过认真的实践、探索、反思、分析认为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主要问题有。
一、合作学习的问题、时机不恰当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合作学习。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近“最近发展区”。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出的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出示问题的时机一定要得当,否则问题叠加,出现相反的效果,且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
二、合作小组的结构不合理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的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三、没有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要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汇报员负责代表小组进行合作成果汇报等。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四、没有营造出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五、合作学习评价和奖励的方式过于单一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成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有效的奖励。
六、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尽管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但决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些环节教师都要根据情况适时调节好。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的引导、整合、总结、归纳,也是很必要的,当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走动,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并适时适当地提供帮助。但在教室走动时不宜太快或太频繁;走动的范围应当遍及教室每个角落,不要遗漏任何一组学生;要保持对全班每个小组的关注,可以在小组旁边适当停留,但是逗留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忽略了对其它小组合作情况的关注。教师要善于启发,巧妙引导,特别是出现困难、意外局面时要深入小组,参与其中,掌握情况,及时调控,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地开展。教师要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注意激活“冷场面”,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都动起来。
七、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重视不够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过:“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独立地弄懂教师所讲的东西。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教科书,是课的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一开始就让学生讨论,学生就会为讨论而讨论,乱说一气,不知所云。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意义。这样的话,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而且学生会对同学有依赖性,“有问题找同学”,学生就很难学会独立思考。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达之际,再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机会,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这样的讨论才会引起学生间思维的碰撞,迸发思想的火花,这样的合作才是有实效的。
总之,合作学习能够使学习者更愉快,更主动地学习,能够享受在学习中团体协作的乐趣,与单纯掌握知识相比,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终生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学习方式上的变化,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事业,所以,合作学习之树开花结果也需要老师投入足够的耐心、精力以及对学生的关爱。由于学校和地区、学科、学生的学段不同,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也各不相同,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应用这些方法,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会找到开启合作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3]张玉民.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5.
下一篇:浅析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