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5-10-04 15:09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高等院校必修的政治理论课之一,但是,目前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不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理论思想方面的兴趣相对降低,一味追求实用,刻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所以,只有梳理好存在的各种矛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发挥其应有作用。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质量;转变
21世纪是多元的、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的发展,矛盾的交织,既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后盾,同时也给高校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存在.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参加实践活动服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都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又是理论性的问题。因此,人们要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就必须上升到理论的深度,从本质上去加以把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活动具有特定的规律,既不能总是处于感性思维状态,也不能总是处于抽象理性思维状态,只有经常处于感性和理性相互作用的思维状态中才是理想的思维活动。但是,如果只是讲理论就会使学生总是处于理性思维状态,理论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只是讲理论,学生往往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其意,因为理解理论实质上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基本法则是由感性到理性,所以讲理论往往要用实例加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对于一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内在地包含和规定了如何教好这一门课的一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工人阶级斗争状况而提出的理论。它一开始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把实践引人理论体系,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是一致的。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打破原有旧观念的束缚,根据现实存在的一切实际去思考问题,寻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理论联系实际也要求我们在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时,要把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去思考。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要讲好理论,即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完整准确地揭示出它们的主要内涵,根据理论内容联系实际,要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分析透彻,二者不能脱节,更不能牵强附会。讲理论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联系的实例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知识性。并富有哲理,不能简单的为了举例而举例。同时也不能放弃教学原则迎合学生而投其所好。就某个理论而言,举例不能过多过杂,如果过多过杂,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会适得其反。但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举例不能只限于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要涉及到自然、社会、思维的各个领域。尤其注意联系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专业、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达到用案例带出理论并说明、论证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应用理论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现实理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教师‘教’的目的是使学生‘会学、会思、会创造”’。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做一块钢铁。马克思主义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的系统性原则。所谓理论的系统性是指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这个由一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至少有八个基本观点: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观点;第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第三,辩证法的观点;第四,实践的观点;第五,群众的观点;第六,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第七,阶级的观点;第八,集体主义价值观。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于它能提供给人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必须坚持理论的针对陛原则。所谓理论的针对陛是指要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做到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现在学生中便存在着人生价值、人生哲理和社会实践中提出的一些现实的及理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选题研究。选题要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此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还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现实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要防止消极被动地解释社会现象的做法,引导学生看社会的主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认识是一项重要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看社会发展大趋势。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在教学中发扬民主,使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并且讨论和争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不应求全责备,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递,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交流应融于情感交流之中,情感的交流应在知识的交流中不断加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需处理好理与情的关系。情感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情感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教育实践表明,愉悦的心情,饱满的热情,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就敏捷,能集中观察力和注意力,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相反,烦乱的心绪,冷漠的态度,就会形成思维呆滞或迟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师一方面要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气氛和教育氛围,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亲切、神态和蔼,使整个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心态和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富有激情,使学生在具有激情的语言中产生精神感召力。情感是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逆反心理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输导.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排除学生逆反心理.既要分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又要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情感、行为不断沟通,教师的情感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反映,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并逐渐消除其逆反心理。知识的交流应融人情感交流之中。
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基础理论,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已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要求与教师平等相待,他们不喜欢教师抽象地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限于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融于隋感交流之中。教师应和善地亲近学生,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进而对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产生认同感.乐于接受.并迅速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把握的环节不只是本文阐述的几种.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达到新的水平。
四、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媒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课.现成的直观教具、生活事例都无法给人以哲学思维.这种特点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讲授技巧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事例启发、提问启发、设问启发、分析疑难问题启发等等。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主要方式。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有所领悟和思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对世界、社会历史和人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运用这些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视听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电视教材、视盘教材、计算机软件,等等。”电教媒体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表述的实际需要,在合理的教学设计前提下.有选择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组织课堂,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渲染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静心思考“怎样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因为现代教学媒体作为有目的地再现各种具体事物现象的手段和工具.能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由教师精心编选的案例和材料,给学生一个供其分析思考的虚拟现实图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图案中内含的哲学问题,提高理论应用能力。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会认为教学新颖、有创意,课堂轻松,除易于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外,还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和便于理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教育手段现代化势在必行。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启发;质量;转变
21世纪是多元的、不断创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时代的发展,矛盾的交织,既给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后盾,同时也给高校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存在.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参加实践活动服务。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都是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又是理论性的问题。因此,人们要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就必须上升到理论的深度,从本质上去加以把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活动具有特定的规律,既不能总是处于感性思维状态,也不能总是处于抽象理性思维状态,只有经常处于感性和理性相互作用的思维状态中才是理想的思维活动。但是,如果只是讲理论就会使学生总是处于理性思维状态,理论是抽象的东西,如果只是讲理论,学生往往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其意,因为理解理论实质上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基本法则是由感性到理性,所以讲理论往往要用实例加以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对于一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内在地包含和规定了如何教好这一门课的一般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来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工人阶级斗争状况而提出的理论。它一开始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它把实践引人理论体系,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又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是一致的。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行动纲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打破原有旧观念的束缚,根据现实存在的一切实际去思考问题,寻求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理论联系实际也要求我们在运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时,要把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去思考。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而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应注意要讲好理论,即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完整准确地揭示出它们的主要内涵,根据理论内容联系实际,要使实际和原理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分析透彻,二者不能脱节,更不能牵强附会。讲理论可以直接提出实际问题,以案例带出理论。根据所讲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掌握理论。联系的实例要具有典型性、趣味性、知识性。并富有哲理,不能简单的为了举例而举例。同时也不能放弃教学原则迎合学生而投其所好。就某个理论而言,举例不能过多过杂,如果过多过杂,会让学生无所适从,会适得其反。但就整个教学过程来说,举例不能只限于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要涉及到自然、社会、思维的各个领域。尤其注意联系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专业、就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达到用案例带出理论并说明、论证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还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实应用理论的对应关系,也就是现实理论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教师‘教’的目的是使学生‘会学、会思、会创造”’。
二、坚持系统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有机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做一块钢铁。马克思主义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的系统性原则。所谓理论的系统性是指在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在这个由一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中,至少有八个基本观点: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观点;第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第三,辩证法的观点;第四,实践的观点;第五,群众的观点;第六,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第七,阶级的观点;第八,集体主义价值观。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在于它的实践性.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于它能提供给人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还必须坚持理论的针对陛原则。所谓理论的针对陛是指要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做到回答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现在学生中便存在着人生价值、人生哲理和社会实践中提出的一些现实的及理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选题研究。选题要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以此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还要讲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然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分析现实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要防止消极被动地解释社会现象的做法,引导学生看社会的主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认识,澄清模糊认识是一项重要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看社会发展大趋势。
三、发扬教学民主
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在教学中发扬民主,使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并且讨论和争辩。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言堂.要鼓励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见解,对学生的发言不应求全责备,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简单传递,而且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交流应融于情感交流之中,情感的交流应在知识的交流中不断加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需处理好理与情的关系。情感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情感直接影响思维活动。教育实践表明,愉悦的心情,饱满的热情,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就敏捷,能集中观察力和注意力,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相反,烦乱的心绪,冷漠的态度,就会形成思维呆滞或迟钝。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师一方面要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气氛和教育氛围,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举止亲切、神态和蔼,使整个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心态和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富有激情,使学生在具有激情的语言中产生精神感召力。情感是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逆反心理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输导.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排除学生逆反心理.既要分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又要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师生双方的认识、情感、行为不断沟通,教师的情感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反映,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和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的政治信仰、道德观念。并逐渐消除其逆反心理。知识的交流应融人情感交流之中。
我们的教学内容是基础理论,教学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已有独立的自我意识,要求与教师平等相待,他们不喜欢教师抽象地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限于单纯地从理论到理论.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和陌生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融于隋感交流之中。教师应和善地亲近学生,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引起品格心理的共鸣,进而对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产生认同感.乐于接受.并迅速转化为内在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把握的环节不只是本文阐述的几种.有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质量达到新的水平。
四、利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和电教媒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基础理论课.现成的直观教具、生活事例都无法给人以哲学思维.这种特点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法和讲授技巧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事例启发、提问启发、设问启发、分析疑难问题启发等等。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主要方式。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灌输式教学而言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能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学生从所学知识中有所领悟和思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的独立思考,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学生能运用所学理论对世界、社会历史和人生做出合理的解释,并运用这些观点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
“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视听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电视教材、视盘教材、计算机软件,等等。”电教媒体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表述的实际需要,在合理的教学设计前提下.有选择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去组织课堂,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渲染出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展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静心思考“怎样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因为现代教学媒体作为有目的地再现各种具体事物现象的手段和工具.能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由教师精心编选的案例和材料,给学生一个供其分析思考的虚拟现实图景,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解决这些图案中内含的哲学问题,提高理论应用能力。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上,学生会认为教学新颖、有创意,课堂轻松,除易于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外,还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和便于理论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的必然结果和发展趋势.教育手段现代化势在必行。
下一篇:浅析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