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学校教师师德问题
论文关键词 教育 高中学校 师德 和谐校园
论文摘要 师德建设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中学校教师的师德水平直接决定了高中学校的教育水平。当代中学教师师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了高中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考察了当前高中师资队伍师德现状,从高中学校各主体的角度探索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高中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向高校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时期,而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21世纪所需要的高中教师素质既包括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也需要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过人的思想政治觉悟。教师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国家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而教师素质的核心问题是师德问题。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是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我国所有教师须各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华民族师德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但即使这样,现代社会的师德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它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内涵。新时期师德需要不断发展的完善,顺应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当代高中学校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
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当代高中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建设和谐校园所需的师德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觉悟。
高中教师要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明确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责任精神为己任。高中教师还要弘扬艰苦朴素的职业精神,遵纪守法,严以律已,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在抵制拜金主义思想上做出表率。
(二)具有热爱学生的真心和忠于教学的恒心。
高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以情育人,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发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高中教师应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自觉遵守教育规律,认真钻研业务,精心组织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要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社会视野。
高中教师需要不断扩充和深化本专业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高中教师在扩充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坚持实践,勇于探索本专业以外的领域,博学多闻,求真务实,注重教授知识的发展性和拓展性,把学生培育成具有广阔视野的综合性人才。
二、当代高中学校教师师德状况
总体来说,高中学校教师师德的主流是好的,他们多数在岗位上艰苦奋斗、兢兢业业,都为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应该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青年教师思想出现迷惘,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责任心和事业心。
高中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职业责任心。当前个别新教师受到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心态浮躁地走向工作岗位,将教师职业仅仅看作一种谋生的工具,没有把教育事业当作一项人生的事业去面对。他们面对需要精心准备的教学任务敷衍了事,面对需要开导教育的问题学生放任自流,这种教学态度失去了最基本的师德要求——责任心。缺乏责任心的教师也同时失去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荣誉感和事业心。
还有些高中教师在工作了若干年或对职称和荣誉“不抱希望”后,心态就开始松懈下来,进取心下降,不再注重专业水平的提高,形成固步自封的教学观念,对专业知识创新的敏锐度落后于学生,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不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学效果也大不如前。类似这种执教过程中的“高原反应”在教师队伍中屡见不鲜,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学校的激励监督机制。
(二)缺乏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师要以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为己任,踏实地进行教学和科研实践。但有些高中教师缺乏严肃治学的敬业精神,对教材、教法及学生状况的探索与研究浅尝辄止,不但上课没有激情,照本宣科,而且教学方法刻板,不能因人施教,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教育还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不可能凭个别教师单独完成,有些青年教师个性要强,教学工作中埋头关注自己的课程和课堂教学,极少和同行对话交流,拘泥和陶醉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对其他老师的意见建议毫不理会,这种不团结集体的观念不单会影响青年教师个人综合素质水平的成长,也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
(三)缺乏育人和师表观念。
教师的业务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修养,还包括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能力。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道德信念上的要求比别的职业要求更高,对学生要有真爱。这也是育人的最基本要求,然而现在有些青年教师只满足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学生的认真交流,掌握不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品德方面不闻不问,这样是很难做到启发学生丰富的心灵世界,也很难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更不能发挥教育最大的潜能。这种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学生成长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辅导者,还是思想道德的示范者,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职能。教师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然而,现在有些教师在为人师表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缺乏文明,还有的道德行为堕落,严重污染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净土。
(四)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
部分高中教师缺乏竞争忧患意识,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更多是制度缺陷造成的,部分教师岗位稳定牢固,做好做坏待遇都一样,容易令教师觉得自己捧上了“铁饭碗”,结果他们工作缺乏上进心,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漠不关心,对促进和谐校园发展起到了反作用。
现在部分学校开展提高教师忧患意识,增强教师竞争的措施,这些方案却照搬了企业的管理方法,采用量化方式考核教师并且挂钩工资待遇,这种方法可能没有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关系,教师不可避免地应付各种考核工作,许多评分项目滥于形式,反而使教师丢掉了对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反思和思考,这些不合理的制度都应该需要科学和及时地改革。
三、增强高中学校教师师德水平的途径
(一)教师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自我反省,提高师德水平。
教师是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内因,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充分加强自身修养的积极性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狠抓师德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理顺和更新师德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其次,教师要加强学习、严以律己、追求上进、自强不息,在不断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再次,师德的时代性、进步性特征要求教师要在不断地实践中,自我学习和修炼,不断将师德发展到新的水平,新的阶段,乃至新的境界。
(二)加强外部环境建设,激励支持师德水平的提高。
实践证明,外部环境极大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发展,学校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外校先进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地进行师德环境建设。
1、完善师德教育。要加强教育和培训,以更新观念、加强师德和提高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有效的师德教育有以下两个要点,一是要从学校师德现状出发,开展针对性教育。尤其是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努力提高师德教育的实效性。二是要制订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制度,在充分的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师德建设的层次和境界,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形成一个系统的体制。
师德建设要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例如邀请高等学校的有关学者、教授给教师授课,推动初中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塑造为人师表的形象。
2、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教师必须达到比常人更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学校必须从开始聘用教师的时刻就开始把关教师的师德问题。各学校在招收和试用新教师时,不能只看各种证书,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师德调查体系并认真落实,凡进必考,从应聘教师的个人的行为倾向、诚信记录、科学态度等指标来衡量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严把教师入口关。
经过了准入制度的检验,还需要长期地进行检查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标准。一是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从专业素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价;二是要建立各部门的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工作协调制、师德工作考核制等制度,分解指标,落实责任,逐步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考核制度还要不断及时地更新量化标准、奖惩程度等内容,使之符合现实情况,更科学和公平。
3、完善师德监督制度。设立监督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师师德的自觉行为。建立师德监督机制,要从多方面入手,从监督主体上看,可以分为学校、学生、社会三个层次,学校监督就是学校建立负责师德建设的部门,经常调查了解师德情况;学生监督就是建立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教活动,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社会监督就是通过组织校外人士譬如家长担任社会督导员,加强师德监督的客观公正性。此外,师德的奖惩体制需要完善。一方面对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使之成为教师努力提高师德的动力:另一方面对师德建设存在严重问题或评估不合格的通报批评或责令限期改正,使之成为教师师德的警戒线。
4、开展师德氛围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师德建设的土壤,是师德建设生机和活力的基础。高中学校要把师德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注重活动的实效。学校应将师德的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通过编发宣传资料、组织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教师事迹,推动师德建设的模范化,形成学习模范教师的热潮。还可以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创新竞赛内容、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经常举办师德论坛,交流先进经验、研究难点热点,形成浓厚的师德建设氛围。学校还要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帮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支持教师的一系列创新行动,将人文关怀和物质激励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加强师德组织建设。随着师德建设越来越紧迫和重要,高中学校要建立师德建设的组织机构,以校长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持制定师德建设方案,提供物质保障。党组织是师德建设的政治核心,党员教师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学校各层领导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师德高尚的典范,在工作中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定期研究、常抓不懈。此外,还可以设定师德管理责任人制度,若责任人下属的教师中出现了违背师德的问题,就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总之,高中学校的师德是一个需要常抓不懈的问题,只有依靠校领导的核心带头作用,依赖广大教师的团结合力作用,发挥教师个人的艰苦朴素精神,才能真正做好高中学校教师师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袁小平.制度伦理:师德建设的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05(4).
[3]唐柏林.论新时期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2(7).
上一篇:增强实训教学 提高实训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