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讨依托现代教育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发布时间:2015-10-04 15:11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媒体 课堂教学 效益
  论文摘要:该文结合日常工作,从依托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依托教育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
  1 现代教育媒体的形声性,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1.1 媒体优势互补的资源,拓宽了受训者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加强。各种信息的传输不再受到教学场地、时间及速度方面的限制,极大地方便了课堂教学信息的交流,受训者可以在计算机旁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得受训者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广阔。
  1.2 快速便捷的传递方式,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
  传统的课堂教学信息是通过教材、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手段与受训者进行交流,课堂的信息量很大,而教学时间却很有限,受训者对教师讲解的内容不能完全接受和理解,从而使学到的知识不扎实。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内容通过视听媒体等各种手段表现出来,使课堂上教师与受训者以及受训者之间教学信息动态交互,使受训者在无压力、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课程的内容。
  1.3 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段,发展了受训者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还能加强对受训者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对学习的资源进行“把关”,充分开发受训者的潜能,把受训者作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充分调动受训者的眼、口、耳、手、脑等各种器官,使其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扩大了受训者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潜力得到最佳的发挥。
  2 现代教育媒体的再现性,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再现课堂教学中的“事物”,可以源于“事物”又可高于“事物”,并可使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应根据课程中不同的教学需要和环节,加以再现。
  2.1 再现新知的引入情境,激发了受训者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新的课题教学时,应根据新课题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出学习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巧妙应用声、图、视频和动画等小的教学媒体,引起受训者的注意,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他们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2 再现新知的认知障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课堂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内容,这部分内容无论是由教师讲授还是受训者自己探究学习,都会成为受训者新知过程中的认知障碍,而且所用的教学时间比较长。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将语言表述十分拗口、工作原理十分抽象以及操作性比较差的步骤等关键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配以通俗语言讲解或文字表述,受训者在遇到这些问题时,理解和接受就容易多了。这样不仅加快了教学进程,缩短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2.3 再现新知的实际应用,催进了受训者的实践能力
  受训者在课堂获得了预期的新知识后,首要的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而实践能力的提高仅仅依靠几道思考题、练习题是很难达到较高层次要求的。而现代教育媒体利用计算机针对新知识设计出各种实际的应用情境,让受训者带着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演示,大家根据演示通过网络发表不同的看法,相互弥补不足,从而以点带面,使新知识应用得活、迁移得快。
  3 现代教育媒体的先进性,创立课堂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的教学设备,功能齐全,能够满足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需要,尤其是投影仪、电视机、录像机、视盘机等设备日益微型化、自动化、遥控化,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3.1 功能完备的教学设备,转变了课堂教学的主体


  现代教育媒体大多数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系统,它强调的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各种用来演示教育媒体的先进设备,其功能十分完备,有的已经完全代替了教师的作用,如:教师的语言变成音响、手势变成激光教鞭或鼠标;教室的黑板变成显示器或大屏幕等,这些变化促使教师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受训者课堂学习的指导和导演者,受训者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器,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材、教师、受训者三点一线的教学格局。
  3.2 活泼生动的教学媒体,提高了受训者学习的效率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的媒体,不仅体现出教学过程中认识新知的方法,而且将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融合为一个整体。活泼生动的教学媒体不仅是教材,而且也是智能教师,可以引导受训者进行自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进度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形成由受训者自己控制的发现式学习环境,学习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受训者自己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3.3 文本结构的非线性化,改革了课程设计的方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媒体系统,采用超文本的结构,克服了传统课程设计知识结构的缺陷,呈现多种形式的非线性网状结构的特点,给课程设计与教案编制带来了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使各学科课程的改革有了新的工作平台,把静止的、封闭的、模式化的课程教材变为”‘开放的”、“参与式的”、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活教材”,从而把课程设计得更贴近受训者实际和工作需要。
  4 结束语
  依托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更加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 杨焕海.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9(2).
  [2] 李建,李淑芳.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科技广场,2008(11).
  [3] 李春林.构建基于高职院校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2).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学校评价体系探究

下一篇:创新型素质教育条件下技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