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
摘 要: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高等教育的最底层,他们所面临的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恋爱中的矛盾等,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我们重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高职生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研究 解决对策
近年来,因学生心理疾病导致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做好心理调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立足点。相对普通本科大学生,高职学生往往会面临更多的心理困扰,他们处于青春期到成人期的过渡阶段,造成他们具有过渡性、矛盾性心理发展的特征,因此高职生是建设国家的主力军。本研究课题通过对民办职业技术学院新生心理问卷的分析研究,对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
一、调查过程与样本分析
截止2012年,广西区内高校达到77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近70万人。其中11所为专科层次的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各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民办高校因办学时间不长导致高年级学生总数较少,专业上比例理工科于文科专业,且学生比例男性大于女性的特点。课题组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在2012年3月份以团体测试的形式,对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调查[1], 从总体状况、关键项和附加题等方面,分析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放及收回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40份,有效问卷率96.6%,涉及面广,程序合理,学生认真配合,统计科学,调查结果客观并具有代表性,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广西区内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及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
二、我区民办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与成因
(一)高职生的生源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招生人数的增加,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也在急剧增长。其生源类型多样化、结构多层次化、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生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考第五批次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招生),包含“3+2”、“2+3” 学制。可见其整体差异较大,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很不充分的群体。高职生源的高考分数线仍然是最低的,那么,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的状况应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存在一些差异。带着这种“实在没学校上了才来高职院校”心理报到的大学生,其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比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更加明显,调查显示:只有7%的民办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后悔选择现在的学校。64%的民办高职生对学院的环境感到不满意,另外学生认为自己很快适应环境并接受所学的专业。在进行的UPI测试,看到了学生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焦虑、烦躁、不适应环境、矛盾冲突等身心症状。在调查中发现,休学、退学、死亡的大学生中,因神经衰弱、精神病所致的达28%,且精神病休学率有所上升。对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在“您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过吗”这一问题上, 只有 29人给予了肯定回答, 占总体的10.45%,不容乐观。有些高职生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实习或工作经历,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没有激情,向往外面社会;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及发展前途缺乏自信,失去动力,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更甚学生中有一定比例的患有较严重的精神疾病。
(二)民办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
和广西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一样,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泛北部湾区域的祟左市,虽然地处欠发达地区,但具备独特的地方资源优势,自2008年成立以来学院建设不断改善办学环境,但是调查分析仍反映出了校园环境不好的问题。在问卷中提到“学院的大学生活和适应状况如何?”,只有15%的同学乐观认为他对本学院的生活适状况很好,然而有45.8%的人对本学院的适应感觉差且有抵触情绪。说明大部分学生生活态度非常乐观,纵然对学校有何不满,也能有“既来之,则安之”的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自己在虽然不是很满意的情况下也能有健康的心理,说明他们懂得调节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然而有相当大部分同学则非常值得注意,他们对生活中的事情处理不是很乐观,由于他们思想太重,压力太大,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这不仅要求同类民办院校加大投入,在硬件上改善环境,在软件上引进人才,而且在与公办学院竞争中求得良好发展。
三、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与解决途径
(一)做好大学生的第一堂入学教育课,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要解决高职生对大学生活环境适应问题,应从入学教育开始,通过军训严明纪律,并加强安全法纪教育,增强责任意识。以专业教育为导向,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确奋斗目标,完成角色转变教育。?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
(二)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目前,课堂教学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多数是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为主,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少。为此我们要探寻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座谈会、“心灵广播”校园栏目、社团活动、班级户外活动、校园竞技活动、主题班会、心理电影赏析、相关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等,来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强化心理承受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在内容上,我们要尽力选择那些与学生实际紧密相关、喜闻乐见的事例或者案件、影片等,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各种有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课外,专职的心理教育老师利用心理咨询室定期对有问题学生有效地疏导。
(三)高职院校“三自教育”新模式运用与推广
我们在做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借鉴了广西理职院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希望推广“三
自教育”活动,促使学生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这也体现“重心教育”的具体实施。“三自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三自教育”已达三年之久,活动与高职生心理特点融汇,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管理模式,它采用“日常教育”、“值周活动”和“学生会组织活动教育” 的形式相结全进行。“自我管理”是指让学生参与学校对学生、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现被管理者存在的问题。“自我教育”是指通过“自我管理”的实施,让参与管理的同学参照管理的同学,在要求别人的同时发现、纠正自身的不足,实现自我约束,提高自己。“自我服务”是指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过程中,通过参与管理和被管理的角色互换,产生为人服务和为已服务的意识,促进同学的沟通、理解,树立团队协作观念。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岗位意识、劳动观念和团队精神,达到学生自我约束的目的,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协作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后 记
在2011年到3月至2012年7月我课题组完成了广西自治区教育厅组织“2011--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探索民办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本文以广西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提出了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对策,旨在为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依据,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良好发展。
下一篇:五卅运动导火线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