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职大学生求职择业调查问卷与分析报告①

发布时间:2015-11-07 09:17

摘 要:通过对某高职学院学生求职择业的调查问卷,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学生同当代大学生一样,在就业选择方面,更多的把有利于实现个人兴趣、价值、收入等因素放在首位;更重视职业技能在就业中的地位;对求职、就业整个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心理、素质、才干、人脉等,大部分学生也有着基本正确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社会负面因素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也较强烈。在此基础上,浅析了高职教育工作者,在及时引导学生的择业观方面可以选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 求职 选择

     伴随着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世界经济遭遇频频寒流;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目前需要的是更多生产低附加值的产业工人)等等,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高等教育投入增长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场需要的是包子,学校送出的是蛋糕”。
  高职教育已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学生是社会诸多行业中的特殊宝贵人才。如何在就业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就业岗位,将学生的专业特长与每名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及自身特点结合起来,使学生就业后既能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也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素质和潜能,提高学生就业后的满意度和稳定性。为此,我们课题组对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09级和2010级十多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调查问卷650份,收回611份,问卷有效率为94%。以下是具体的调查与分析:

一题:你在就业时最想选择的单位是
A.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B.有利于个人发展的C.富有挑战性的D.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E.无所谓,只要有单位接收就可以F.国家最需要我去的G.离家近,方便父母照顾的
H.与恋爱对象较近的I.其他
(一)问卷答题情况
  611份问卷回答此题的有590人,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 B项“有利于个人发展的”205人,占35%;A项“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142人,占24%;D项“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的”105人,占17%,其他各项合计72人, 占23%。(见下图)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选B项“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最多,超过了A“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选项,说明更多的学生在择业中更加注重个人素质、性格、特长等在就业单位中的适应性和融合度,重视个人在单位中的价值实现和感受。这些同学并不满足于随意找个工作,而是希望在工作中适时寻找适于发展自己的工作机会。在他们眼中,专业已不是就业最重要的因素。能适应工作需要,有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或许更能打动他们的心。为此,他们可以在非本专业的岗位上积极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或继续投入也在所不惜。这些综合表明,随着学生整体自主意识与竞争意识的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分析和定位也更加客观实际。当然,这种就业观念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放弃所学专业会增加就业难度,各单位在招聘时都更倾向招聘本专业的,个人的素质、特长和性格特征在招聘中往往成为招聘中的隐性因素,因此,被聘用的成功率会大打折扣。
  选A项“能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人数142人,比选B项“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少了63人,降低了10.6个百分点。表明这些学生更加看重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中的作用,感到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掌握职业技能更有利于就业。对这些同学而言,就业是第一位的,也许没有像选B项的同学那样考虑到就业后的个人发展问题,也许认为个人发展问题是就业后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再思考和决定的问题。总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更加现实,也更有利于初期的就业。
  以上两个选项大约占60%,其他40%的选项中一半是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的,一半是考虑离父母或恋爱对象较近等家庭因素的。像北京在大学生中选拔村官的这种“国家需要”数量并不多,并且不是制度化的长久需要,更多的就业途径仍然是市场化行为。尽管这些学生能把国家需要放在首先选择,精神可嘉,但也说明他们还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就业途径和就业单位的选择问题。选择考虑离父母或恋爱对象较近等家庭因素的学生,也许还没有脱离家庭的观念,也许还没有认识到就业与自己的这种选择孰轻孰重。当然,如果两者能够达到一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二题:你认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是
A.道德修养B.人际关系C.运气和机遇D.职业技能E.学历
(一)问卷答题情况
      收回的611份问卷中,回答此题的有610人。从比例高低看,分别为D、C、B、A、E。即选择“职业技能”的166人,占27%;选择“运气和机遇”的138人,占23%;选择“人际关系”的121人,占20%;选择“道德修养”的111人,占18%;选择“学历”的74人,占12%。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可以说,此题的各个选项都对就业构成影响,但学生只能选择认为最关键的因素,选择其中之一。几个选项都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几个重要的因素比例分布比较均衡。
  选项比例最高的“职业技能”,最低的是“学历”,表明这些学生更加看重职业技能在就业中作用。只从就业角度讲,具有职业技能比具有本科学历或许更好就业。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对读取职业院校可能是一种主动的选择,学生在职业院校读书期间也能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更高。选择此项比例最高同时也说明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更加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深入推广。
  选择“运气和机遇”的学生比例次之,表明他们对毕业后能否及时就业没有十分把握。就业与运气和机遇有关系,但学生不能坐等运气和机遇,运气和机遇有时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为此,学院相关部门和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就业,如就业的选择、简历的填写、招聘的技巧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选择“人际关系”的也比较多,121人,占20%。应该说,在当今社会中,人际关系对学生就业仍然有重要作用,但人际关系对学生就业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从就业的长期稳定性来讲,一个单位需要什么样的就业者,不是取决于关系,而是实际能力。为此有必要在适当时机跟同学们讲清这一点。
  
三题:请按顺序排列三项最不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
A.只专不“活”,成绩好但缺乏协调性;B.缺乏个性C.孤僻不合群D.缺乏朝气E.缺乏责任感F.体弱多病G.直肠子刺头H.耍贫嘴I.意气用事的跳槽J.眼里不容沙子的暴脾气K.轰轰烈烈地谈恋爱
   (一)问卷答题情况
  回答此题的学生605人,选择比例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A项“只专不活,成绩好但缺乏协调性”的175人,占总人数的29%;C项“孤僻不合群”的151人,占25%;E项“缺乏责任感”的139人,占23%。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此题选项较多,但学生大多数能选择主要问题,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处理事务中能抓住主要矛盾。
  选择“只专不活,成绩好但缺乏协调性”的比例最高,可见更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而不愿做“只专不活”的书呆子;选择比例次之的是孤僻不合群,说明学生越来越看重自己的个人性格特征和重视人际关系的处理,希望就业后有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是否具有责任感也成为同学们的重要选项,看出缺乏责任感的人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比较低,更多的同学希望自己在就业岗位上能做个具有责任心的人。

四题:你认为毕业生到就业岗位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A.尽快了解与该单位有关的职业规范B.尽快搞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C.尽快学会该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D.搞不清
  (一)问卷答题情况
  回答此题的学生600人,选择B项“尽快学会该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的282人,占47%;选择A项“尽快了解与该单位有关的职业规范”的162人,占27%;选择C项“尽快搞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的144人,占24%;选择D项的12人,占2%。(见下图)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尽快学会该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的人比例最高,占47%,可见,多数同学对能否专业对口就业没有十分把握,即使专业对口就业,所学知识也不可能完全囊括就业岗位对职业技能的全部需求,还需要根据各个单位及就业岗位的需要尽快学习新的技能;选择尽快了解与该单位有关的职业规范的占27%,看出同学们就业后希望熟悉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能尽快了解职业规范,反映出对就业的渴望和对第一份工作岗位的重视;选择尽快搞好同事间的人际关系的比例也比较高,占24%,说明除了以上两项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五题:你认为在工作中具备哪种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A.良好的心理素质B.较强的个人才干C.良好的职业道德D.不清楚
  (一)问卷答题情况
  611份收回问卷中回答此问题的人数为579人,回答A的258人,占44%;回答B的213人,占37%;回答C的98人,占17%;回答D的10人,占2%。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一个人工作和生活最基础最重要的素质,只有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值得高兴的是,有44%的学生选择了“心理素质”,表明更多的学生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视。
  选择“较强的个人才干”的占37%,表明这些学生更加重视工作中的能力和才干。但不能由此判断这些学生忽视心理素质的因素,或许他们更看重能力和才干在工作中的显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力和才干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
  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品质。心理素质好有才干,但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注定会失败。所以,选择“职业道德”的同学可能将这一点看得更重。
  以上几个选项只是重要程度不同,因果关系不同,但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的经历和理解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六题:你最希望你从事的工作给你带来什么?
A.较高的声望和地位B.稳定的收入C.广泛的人际关系网D.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问卷答题情况
  回答此问题的人数为599人,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回答B的261人,占44%;回答D的161人,占27%;回答C的122人,占20%;回答A的55人,占9%。(见下图)
              
  (二)问卷答题情况分析
  从近期目标看,对刚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该是最主要的需要。从长期目标看,其他三个选项也都是每个人的追求。也许是回答问题时各个同学的理解不同,没有区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以至于261人,占44%的同学把获得稳定的收入作为首选。
  可喜的是有161人,占27%的同学选择了D项,即“.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些同学不仅看懂了本题目想了解什么,也懂得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是获得稳定收入和提高地位的基础。
  有趣的是,有20%、122名同学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追求,也许这些同学认为,只要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一方面表明当今社会负面因素对同学的影响程度,也反映出应该及时引导和纠正的不良心理。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比较多,以上调查虽然不能涵盖影响我院学生就业的所有因素,但对深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可以提供更多帮助,为学院相关部门和人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就业岗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 教育部思政司等 编写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7月
2、《大学生(政法院校版)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  主编:徐明江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年8月版

作者通讯地址: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 北京丰台区花乡明春苑甲3号 邮编:100016 
①此文为2009年院级课题《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的成果之一
②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法律工作系  博士  讲师
③ 同上  副教授
---------------

------------------------------------------------------------

---------------

------------------------------------------------------------


1


 

上一篇:论独立学院评估与教师业务档案管理

下一篇: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