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农村生活资源,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摘 要:
关键词:
很多人认为: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诚然与城市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薄弱,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波澜不惊的平淡,但这并不等于单调,因为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存在着许多独特的写作资源。教师应该修炼慧眼,引导学生最大限度与最大效度地用好这些资源,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也能文思泉涌,落笔生花。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发现农村之美
曾经让学生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习作,等作业交上来一看,这哪是我们的学校,“环行跑道”“科技楼”“雕塑”……这些充斥着我的眼球,当我把这位学生叫来与之交谈时,他才吞吞吐吐地说:“这是我从电视上看到的某个学校,我们的学校不好看。”话虽简朴,但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农村学生的价值取向已在不自觉中受到了社会的扭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趋同性,这种错误的观点致使孩子很难用真情实感去讴歌自己的生活。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农村生活之美,孩子的价值观尚未成形,且易受外界干扰,需要我们及时给予一定的指导。鲁迅先生曾经介绍过自己钟情的百草园,“何首乌”“木莲”“桑葚”这不就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吗?一望无垠的田野,炊烟袅袅的村落,这些难道不美丽吗?夏日池塘观鹅,河边水战难道不有趣吗?烈日下农民的劳作..憨厚的笑声难道不感动人吗?……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体验农村之美,学会观察.感悟生活。学生可用随笔形式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素材加工成写作素材,一旦作文需要,便会“文思泉涌”。
二、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写作热情
怕写作文是农村孩子的一个通病。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
1.命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的习作,大多由教师命题。如果题目命不好,脱离学生实际,学生面对稿纸,自然搜索枯肠,最后还是不知所云。长期下去,必定对写作失去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命题首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极具风土味,教师可以挖掘这些资源进行一些命题设计。如庙会中体现出的热闹,寻常日子里走家串户体现出的淳朴,红白喜事的自动帮忙体现出的团结等。据此我设计了风俗写作系列。这些学生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写起来不但得心应手,而且兴趣浓厚。
2.击破心理障碍,玩中学写
很多孩子害怕作文写不好,而不乐于动笔。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作文其实很容易,就是写话,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清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记叙清楚,在写作中表露真实想法就够了,我们并不需要给他们很多理论性的指导,“虚实相生”“凤头”“猪肚”“豹尾”……这些会让学生感觉写作是件很枯燥的事。相反,化难为易不但会使孩子产生轻松感,而且会对作文重拾自信。另一方面,要多一些趣味性。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写,在“玩”中收获。此“玩”非彼“玩”,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条理地进行的活动。比如我曾带领学生走入农家,参与捕鱼活动。我们一边捕鱼,一边教孩子如何观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玩中提高写作热情。回来之后,很多学生写出了不少高质量的文章。
3.搭建展示平台,增强自信心
光有趣味性还不够,还须培养成就感。于是我在班级开创了优秀作品专栏,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在作文评讲课上,常以学生作品为范文进行分析;每学期末还将本班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册发于同学手中。事实证明,这些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班里刮起了写作热。
三、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开发资源
阅读是提高写作的有效途径,写作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它是循序渐进的。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积累必要的素材,学习写作技巧。但是现实条件制约了我们,一方面学校图书馆中书籍陈旧,可供学生阅读的书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家庭疏于管理,基本不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得不改变学习方法,于是我做了以下尝试:
1.以课文为典范,在讲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以课文为媒介,在点滴中渗透作文教学是一个好方法。课本上的作品,都是经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以此为典范展开作文教学,上课无心插柳似的渗透,也许会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一面》时,作者紧扣鲁迅先生“瘦”的特征进行三次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因此在课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以《猜猜他是谁》为题刻画班上的同学。
2.互阅互改,增强写作责任心
在作文批改中,我有时会放手将批改任务交给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每个作品都有了忠实的读者,孩子都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他的朋友对自己作文的评价,这样就会增强写作责任心。
我深信:我们的学生完全有能力写好作文,作为教师要合理开发资源,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作文写作方法,点滴中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作文教学将不再是农村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瓶颈,它将绽放出异彩纷呈的花朵。
上一篇: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