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及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13 10:51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学生 创业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对普通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1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张化勋.大学生创业现状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2).
[4]李耘.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郝咏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11).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相对普通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根据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1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业热情高,行动少。以2004年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石家庄学院为例,经过访问,调查显示:有创业意向的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而且集中于大学低年级学生,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有意创业学生占到整体的70%左右。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注重技能的培养,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容易就业,因此,大学低年级时的创业冲动会随着在校时间的增长而消退,最终真正付诸创业行动的人数比例远远低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比例。
(2)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创业取得成功的有,但失败的却相对更多,新建本科院校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失败率更高。大部分学生只凭一股热情创业,急于求成,没有踏踏实实做事情,而最终只是草草收场。较多的大学生创业实际上非理性,缺少创业教育,创业知识,缺乏详细的市场调研,项目选择不合理,创业策划不详尽,年轻浮躁过于理想化,社交能力差,资金不足等多种原因造成学生创业成功率低。
(3)技术含量低,经营范围窄。据了解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一般都局限于大众化的服务行业,主要包括上网开店、推销零售、管理咨询、饮食行业、娱乐业、服装生意、休闲吧等,行业重复率高,创新性低,在竞争激烈市场背景下,创业者压力大,利润低,难以将项目规模做大做强,因而,往往经营时间不长。
2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析
2.1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紧缺
从教师队伍来看,大部分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没有经历过正常教学规范的训练,科研能力不强,社会阅历浅薄,空有理论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创业进行指导。
从学校对创业的配套资源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学校没有专门设立辅导、管理学生创业的机构,校园创业文化不浓厚,对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从教学体系来看,没有专门的创业课程体系,新建本科院校的创业课程大多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
2.2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生创业的影响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为高职高专升格为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要求理论知识够用,技能过硬,在培养模式上强调专项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强,就业门槛低,毕业后基本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率较高。因此,学生们创业意向不强烈,创业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特点是影响学生创业的因素
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为专科学生,学生文化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术研究能力有些欠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学理论兴趣不大,自控能力差,但是他们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动脑筋、实践能力强、适合从事应用性工作的青年群体。因此,这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3改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现状的建议
3.1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
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我们将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操作技能(下转第250页)(上接第231页)目标三个层级。新建本科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点设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既要考虑和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兼顾创业类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学校应培育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营造和谐的创业氛围。如制定鼓励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设立创业基金,开展创业设计大赛等。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机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促进创业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3.2通过创业教育树立创业精神
提倡大学生创业并不是鼓励学生马上就去创业,而是希望学生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种执着的自主创业精神。把这种创业精神和思维带到生活中或工作中,增强创业意识,积累人脉和资本,整合现有的资源,等待时机创造更多的价值。
3.3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做好创业指导
新建本科院校对年轻教师师应多安排对口专业老师的挂职锻炼,深入企业生产线了解最新的技术技能,深知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以便更好的教授学生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行专业深造,了解前沿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增加学生创业知识;支持有经验有技术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指导,以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总之,可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增强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业等的联系,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创业做指导。
3.4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通过自身创业实践获得的创业体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议新建本科院校学校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与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给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条件,使其主持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二是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可以聘请一批企业家或创业成功人士到校担任客讲教师或开展系列讲座活动,给学生树立创业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三是倡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制定详细地、可操作的创业计划,并付诸行动获得亲身体验。四是鼓励和帮助学生参加劳务服务,勤工俭学,假期社会实践,课余时间兼职,以增加社会阅历,发现创业机会;四是组织和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3.5鼓励学生创业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新建本科院校为了在激烈高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办学理念上,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体现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属于当前热门的专业。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当地,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力较大,与地方企业和基层单位联系更紧密。在校生到当地企业实习的机会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发掘创业机会。因而,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势,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唐景莉.第一期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书记校长专题培训班结业.中国教育报,2010-04-24.
[2]田丹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张化勋.大学生创业现状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0(2).
[4]李耘.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5]郝咏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科技管理研究,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