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
发布时间:2015-12-13 10:52
论文关键词:创新智慧 课程权力 即席创作
论文摘要:培养智慧的人需要智慧的教育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具有创新智慧的教师。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是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试探。
在“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智慧教育的领域。当研究者沉浸于如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时,却忽视了教师创新智慧的培养;当教师沉醉于使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时,却忽略了自身智慧的凝聚。按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的逻辑,[1]是否能够得出“只有具备创新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结论呢?随着有关教育智慧研究的深入,涉及教师创新智慧相关的探讨却为数不多。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师创新智慧概念的提出
1.创新智慧背景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的现象学教育学层面的教育机智论的影响,我国教育学界掀起了一股探索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热潮。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智慧的概念探讨、教育智慧的表现与获得、教育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感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智慧的缺失,学者开始呼唤教育智慧和智慧型教师。当化知为智成为时下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愈见清晰。教师需要智慧,不仅需要理性智慧来完善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需要情感智慧来丰富自己对学生的爱和关心,需要实践智慧来充实自己对教学主张的探索和感悟,同样也需要创新智慧来挖掘创造潜能,提升自身智慧素养。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创新智慧和实践智慧共同完成了对智慧的“知、情、意、行”四维度的整体把握。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生成创新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创新。
2.创新智慧内涵的厘定
“智慧”一词与洞见、知识有关。国外学者理解“智慧是一个很上位的世俗概念,表示一种饱含情感的、统揽性的实践艺术技巧,指向个人和社会的各种产品(goods)。”[2]哲学家冯契认为,“智慧就是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真理性的认识。”[3]心理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智慧。教育学中界定“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1]智慧的人依托于智慧的教育者。诚如“创造性是每个人所普遍具有的智慧潜能,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所言,[4]创造性与智慧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最核心的部分是创造性,而“教育劳动原本具有创造性,教师职能本应创造知识,它是以教师的完整智慧观来驾驭与推动的。”[4]教师要想尽职尽能,以完整智慧观来推进学生的学习,必须获得教育智慧,尤其是创新智慧。
鉴于目前有关创新智慧界定的缺失,观照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拟将创新智慧的内涵厘定为: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依据自身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发挥创造潜能并灵活机智、新颖独特地开展教育活动而达到一种智慧碰撞、和谐相生的教育情境的综合性本领。这种本领是教师应对不同的教育情境所复演出来的感知、建构、重组、创造等多种能力优化整合后的高水平综合能力。
就内容划分来看,由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创新智慧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智慧、课堂管理的智慧和课程开发的创新。就产生途径而言,“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创新智慧的主要来源。有创新智慧的教师善于“以学致学”,巧妙地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化为己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化地实现智慧教学。
二、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要素
“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智慧生成性涵义的表达。[5]有论者指出,“智慧文化综合力”是作为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母本范式。见下图:有关“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示意图解。由图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智慧文化综合力”是智慧生成的最主要的“力”,是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重要动力。八种力的综合促进了智慧的生成,开启了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艺术之门。
那么,教师的创新智慧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们在探讨智慧型教师素质时,最初(《智慧型教师塑造与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试探》)提出了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说,即文化力、思维力、审美力。”[6]基于此,参照“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研究,通过对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学说的研读,笔者认为,生成教师创新智慧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的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三大要素。
1.课程权力
教师的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开发的权力。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阶段。[7,8]换言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课程开发的权力就要赋予教师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权力。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完全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对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那么教师的创造性潜能才有发挥的空间,创新智慧的生成才有可能。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直接影响其课程管理的效果。我国新课改的目标是要不断创造课程管理新机制,用机制来激励教师的教学。当教师拥有较大的课程管理权力时,便能够根据实际及时作出判断,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和创造中。
课程权力下放到教师,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的自我发挥、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如果每门课程的实施都由教师来决定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想状态。所以,“课程权力的分配与管理是影响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教师拥有多大的课程权力直接决定着教师创新智慧和潜能的发挥程度。”[9]教师合理、高效地行使课程权力,就可能生成并发挥自己的创新智慧。
2.民主决策力
决策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地理解,决策力就是制定方案办法的能力。善于分析、果敢决断、敢于承担是决策力的三大表现。之所以把民主决策力列为创新智慧生成的一大要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也充当着决策者的角色。决策要民主,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激发新思维;民主是平等,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形成新思想。对话交往式教学保证了师生间对话的平等性。
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上,如若教师成为“一意孤行”的决策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由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话语权便丧失了。
学生的反问不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天地君师的传统原本就扼杀了民主。教师勿须畏惧并拒绝学生的反问,相反学生的反问往往能促使会思考的教师萌生新的教学想法。如果课堂上能够形成一种民主决策的氛围,教师不再以权威自居,那么学生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来思考、来质疑,教师就能与学生一同思考、一同学习,从而迸发出创新智慧的火花。
歌德有句名言,“缺少知识人类就无法进步,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思考有助于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反思洞察力是思维力的核心部分,它是基于理性思考的前提,通过准确判断、合理推理和正确归因,进行发现并敏锐捕捉到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思维能力。如:richarddparsons和所指出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个人所面临的独特的教学环境”,“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结合对这些经验的反思,我们得以体现机智”。[10]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敏锐洞察、缜密分析和批判反思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学生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句不经意间破口而出的话语,都是值得教师反思洞察的。当教师的教学不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下去时,也许暂时的终止与阻碍能激发教师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具备了反思洞察思维能力的教师便会不自觉地展现其创新智慧。
从动态生成的角度来看,课程权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激励性因素,民主决策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发挥性因素,反思洞察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创造性因素。课程权力激励教师去挖掘自己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能力,在这种激励下民主决策力使教师获得思维发挥的空间和智慧启迪的力量,而反思洞察力的进一步作用,则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了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
三、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路径
热爱智慧——获得智慧——优化智慧是智慧教育生成的三部曲。[4]依循此路径,教师创新智慧就当从提高知识涵养做起。只有提高知识涵养,才能从书本理论中萌生新思维,只有思维优效,才能顺利地实现即席创作,从而在创作中走向创新智慧的持续生成。
第一,知识涵养是基础。“学高为师”是传统意义上对教师角色的判断。这里的“学高”就是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为师者,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说就是“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创新智慧的源头乃是高深的知识涵养。全面而扎实、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根基,也是教师创新智慧生成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复合结构和交叉结构的。专业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日常生活常识、乃至一些常用的救护知识,都应为教师所掌握。只有满腹经纶的教师才不会惧怕反问和质疑,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教学的不同情境。
第二,思维优效是关键。一定的行为习惯都会受到一定思维的支配。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风格便形成了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每个人的习惯性的思维操作方式以及对意识水平还是非意识水平的思维活动的肯定,乃至偏好使用的思维工具都不尽相同。创新智慧生成的关键是思维的优效,即思维方式的优效。教师要摆脱既定思维操作方式的束缚,破除陈旧的思维习惯,寻找优效思维活动的突破口。
第三,即席创作是表现。“教学就是‘即席创作’。”[10]在马克斯·范梅南看来,即席创作就是一种临场发挥的天赋。教师创新智慧的外在表现便是即席创作。笔者认为,即席创作其实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充满创新智慧的教师能够高度灵活地随机应变,将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以无声来化解,从而出色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资源,呈现即席创作的巨大魅力。
总之,教师的创新智慧在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的交互作用下,沿着“提升知识涵养——优效思维——即席创作”的路径生成。即使创新智慧的生成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但只要能够转换教学模式,改变思维定势,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智慧这朵教育智慧艺术中的奇葩便会愈发夺目,智慧教育中的“静水投石”亦能荡起惊人的涟漪。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美)henderson,j.g,kesson,k.r,(夏惠贤等译).课程智慧: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刁培萼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陶行知.“伪知识”阶级(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6]吴也显.追寻智慧型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智慧文化综合力”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
[7]菲利浦·泰勒等,(王伟廉等译).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许新海.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0]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论文摘要:培养智慧的人需要智慧的教育者,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具有创新智慧的教师。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是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试探。
在“知识文化走向智慧文化,知识教育走向智慧教育”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投向智慧教育的领域。当研究者沉浸于如何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时,却忽视了教师创新智慧的培养;当教师沉醉于使学生成为有智慧的人时,却忽略了自身智慧的凝聚。按照“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的逻辑,[1]是否能够得出“只有具备创新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结论呢?随着有关教育智慧研究的深入,涉及教师创新智慧相关的探讨却为数不多。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教师创新智慧的内涵及生成进行初步探索。
一、教师创新智慧概念的提出
1.创新智慧背景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马克斯·范梅南(maxvanmanen)的现象学教育学层面的教育机智论的影响,我国教育学界掀起了一股探索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热潮。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智慧的概念探讨、教育智慧的表现与获得、教育智慧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有感于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智慧的缺失,学者开始呼唤教育智慧和智慧型教师。当化知为智成为时下教育的一种价值走向时,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愈见清晰。教师需要智慧,不仅需要理性智慧来完善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需要情感智慧来丰富自己对学生的爱和关心,需要实践智慧来充实自己对教学主张的探索和感悟,同样也需要创新智慧来挖掘创造潜能,提升自身智慧素养。理性智慧、情感智慧、创新智慧和实践智慧共同完成了对智慧的“知、情、意、行”四维度的整体把握。因此,笔者认为,教师需要生成创新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创新。
2.创新智慧内涵的厘定
“智慧”一词与洞见、知识有关。国外学者理解“智慧是一个很上位的世俗概念,表示一种饱含情感的、统揽性的实践艺术技巧,指向个人和社会的各种产品(goods)。”[2]哲学家冯契认为,“智慧就是合乎人性的自由发展的真理性的认识。”[3]心理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智慧。教育学中界定“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1]智慧的人依托于智慧的教育者。诚如“创造性是每个人所普遍具有的智慧潜能,教育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力”所言,[4]创造性与智慧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创新最核心的部分是创造性,而“教育劳动原本具有创造性,教师职能本应创造知识,它是以教师的完整智慧观来驾驭与推动的。”[4]教师要想尽职尽能,以完整智慧观来推进学生的学习,必须获得教育智慧,尤其是创新智慧。
鉴于目前有关创新智慧界定的缺失,观照创新智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拟将创新智慧的内涵厘定为:作为生命主体的教师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依据自身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发挥创造潜能并灵活机智、新颖独特地开展教育活动而达到一种智慧碰撞、和谐相生的教育情境的综合性本领。这种本领是教师应对不同的教育情境所复演出来的感知、建构、重组、创造等多种能力优化整合后的高水平综合能力。
就内容划分来看,由于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创新智慧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智慧、课堂管理的智慧和课程开发的创新。就产生途径而言,“已有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借鉴吸收”是创新智慧的主要来源。有创新智慧的教师善于“以学致学”,巧妙地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化为己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最大化地实现智慧教学。
二、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要素
“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智慧生成性涵义的表达。[5]有论者指出,“智慧文化综合力”是作为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母本范式。见下图:有关“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示意图解。由图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智慧文化综合力”是智慧生成的最主要的“力”,是智慧型教师素质生成的重要动力。八种力的综合促进了智慧的生成,开启了教师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艺术之门。
那么,教师的创新智慧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们在探讨智慧型教师素质时,最初(《智慧型教师塑造与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试探》)提出了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说,即文化力、思维力、审美力。”[6]基于此,参照“智慧文化综合力”的母本范式研究,通过对创新智慧生成的“三力”学说的研读,笔者认为,生成教师创新智慧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的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三大要素。
1.课程权力
教师的课程权力主要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开发的权力。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精心计划的活动,开发出一项课程并将其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方案的过程,它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等阶段。[7,8]换言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主要环节。课程开发的权力就要赋予教师以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权力。教师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完全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有选择地对教学方案进行针对性的规划,那么教师的创造性潜能才有发挥的空间,创新智慧的生成才有可能。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直接影响其课程管理的效果。我国新课改的目标是要不断创造课程管理新机制,用机制来激励教师的教学。当教师拥有较大的课程管理权力时,便能够根据实际及时作出判断,从而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和创造中。
课程权力下放到教师,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励教师的自我发挥、自我建构和自我创造。如果每门课程的实施都由教师来决定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想状态。所以,“课程权力的分配与管理是影响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条件,特别是教师拥有多大的课程权力直接决定着教师创新智慧和潜能的发挥程度。”[9]教师合理、高效地行使课程权力,就可能生成并发挥自己的创新智慧。
2.民主决策力
决策力,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地理解,决策力就是制定方案办法的能力。善于分析、果敢决断、敢于承担是决策力的三大表现。之所以把民主决策力列为创新智慧生成的一大要素,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也充当着决策者的角色。决策要民主,只有群策群力才能激发新思维;民主是平等,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形成新思想。对话交往式教学保证了师生间对话的平等性。
然而,在真实的课堂上,如若教师成为“一意孤行”的决策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由此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话语权便丧失了。
学生的反问不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教师权威的挑战。天地君师的传统原本就扼杀了民主。教师勿须畏惧并拒绝学生的反问,相反学生的反问往往能促使会思考的教师萌生新的教学想法。如果课堂上能够形成一种民主决策的氛围,教师不再以权威自居,那么学生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来思考、来质疑,教师就能与学生一同思考、一同学习,从而迸发出创新智慧的火花。
3.反思洞察力
歌德有句名言,“缺少知识人类就无法进步,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思考有助于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反思洞察力是思维力的核心部分,它是基于理性思考的前提,通过准确判断、合理推理和正确归因,进行发现并敏锐捕捉到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思维能力。如:richarddparsons和所指出的:“教师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个人所面临的独特的教学环境”,“智慧和机智是我们通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学本身所获得的通过过去的经验,结合对这些经验的反思,我们得以体现机智”。[10]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复杂性,教师可以通过敏锐洞察、缜密分析和批判反思来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学生的一个目光、一个手势、一句不经意间破口而出的话语,都是值得教师反思洞察的。当教师的教学不能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下去时,也许暂时的终止与阻碍能激发教师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具备了反思洞察思维能力的教师便会不自觉地展现其创新智慧。
从动态生成的角度来看,课程权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激励性因素,民主决策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发挥性因素,反思洞察力是创新智慧生成的创造性因素。课程权力激励教师去挖掘自己课程开发和课程管理的能力,在这种激励下民主决策力使教师获得思维发挥的空间和智慧启迪的力量,而反思洞察力的进一步作用,则推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作用,推动了教师创新智慧的生成。
三、教师创新智慧生成路径
热爱智慧——获得智慧——优化智慧是智慧教育生成的三部曲。[4]依循此路径,教师创新智慧就当从提高知识涵养做起。只有提高知识涵养,才能从书本理论中萌生新思维,只有思维优效,才能顺利地实现即席创作,从而在创作中走向创新智慧的持续生成。
第一,知识涵养是基础。“学高为师”是传统意义上对教师角色的判断。这里的“学高”就是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为师者,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说就是“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创新智慧的源头乃是高深的知识涵养。全面而扎实、科学而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根基,也是教师创新智慧生成的基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复合结构和交叉结构的。专业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日常生活常识、乃至一些常用的救护知识,都应为教师所掌握。只有满腹经纶的教师才不会惧怕反问和质疑,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教学的不同情境。
第二,思维优效是关键。一定的行为习惯都会受到一定思维的支配。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风格便形成了思维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每个人的习惯性的思维操作方式以及对意识水平还是非意识水平的思维活动的肯定,乃至偏好使用的思维工具都不尽相同。创新智慧生成的关键是思维的优效,即思维方式的优效。教师要摆脱既定思维操作方式的束缚,破除陈旧的思维习惯,寻找优效思维活动的突破口。
第三,即席创作是表现。“教学就是‘即席创作’。”[10]在马克斯·范梅南看来,即席创作就是一种临场发挥的天赋。教师创新智慧的外在表现便是即席创作。笔者认为,即席创作其实是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充满创新智慧的教师能够高度灵活地随机应变,将教学活动中的种种矛盾以无声来化解,从而出色完成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成为教学的资源,呈现即席创作的巨大魅力。
总之,教师的创新智慧在课程权力、民主决策力和反思洞察力的交互作用下,沿着“提升知识涵养——优效思维——即席创作”的路径生成。即使创新智慧的生成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但只要能够转换教学模式,改变思维定势,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智慧这朵教育智慧艺术中的奇葩便会愈发夺目,智慧教育中的“静水投石”亦能荡起惊人的涟漪。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美)henderson,j.g,kesson,k.r,(夏惠贤等译).课程智慧:民主社会中的教育决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冯契.人的自由和真善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刁培萼等.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陶行知.“伪知识”阶级(陶行知文集·修订本)[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6]吴也显.追寻智慧型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智慧文化综合力”解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7).
[7]菲利浦·泰勒等,(王伟廉等译).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9]许新海.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10]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目标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