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诚信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5-12-13 10:54
论文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现状;科学发展观
论文摘要: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诚信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特点,对高校诚信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进行了论述。
诚实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一部分人为了追求利益,违反诚信原则,造成社会上诚信被人们忽视。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他们的诚信水平尤其引人关注。因此,诚信教育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及现代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在有些方面甚至表现得较为突出,在考试中作弊,在求职过程中伪造学历证书,不遵守合同,毕业论文抄袭,故意不按时缴纳学费,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这些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信誉造成了很大损害,影响自身的发展前景,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认识层面来讲,在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中,诚信都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品质。大部分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视为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是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时,却往往做不到坚守诚信。据调查,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在考试或者其他事情中作过弊,但其中有很多人仍然觉得自己是“诚信学生”,只有一少部分觉得自己这样做是违背诚信原则的,可见这些学生所谓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对待诚信问题时往往带有比较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即使他们知道诚信很重要,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诚信。
(二)对待自己和他人有着双重的诚信标准
大学生在对待诚信的态度上,对于自己与对于他人往往采取双重的标准。比如,绝大部分大学生很看重交往对象的诚信,重视和他人交往时对方的信用度,但同时也存在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身边的不诚信、不文明行为态度模糊,选择回避态度。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应该有不诚信的现象及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自己真正能做到没有过这样行为的却占少数。
(三)经济利益和诚信原则的矛盾
一些大学生在对待切身的经济利益和诚信原则时,会从功利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如果不会对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他们会选择遵守诚信原则;一旦自身的利益会受损,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诚信标准。比如一些大学生为了通过论文答辩而抄袭他人的作品,为了入党、评优而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下降,同时也导致其他努力学习争取进步的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损害,形成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造成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能让诚信教育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今天经济的发展已为我们考虑以人为本的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条件,教育要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人的发展的问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世界,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与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诚信教育从过去的抽象化、空洞化的口号及说教里彻底走出来,让诚信教育更有针对性,更个别化、具体化。这样,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就会从原来的被动状态变为主动,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让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人格。
2.诚信教育提高人的道德、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人们往往热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社会面临道德和诚信缺失的危机。这些无疑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只有当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策略
第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全面性,将教育向引导、咨询、服务的方向转变。更加注重文化环境等非硬性的规定性因素的熏陶和影响,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来实现诚信教育的全面性。
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协调性,形成政府、社会、家庭、高校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政府要诚信行政,社会要形成诚信氛围,家长要做诚信表率,高校要诚信办学,教师要诚信师范,大学生要诚信学习等。
首先,重视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系。高校所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正在成为连接政府和社会的中介。一方面,它能大致上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理论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要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互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系,即进一步加强高校作为政府和社会联系中介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切实保证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让诚信意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增加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教师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既是诚信的宣讲者,又是诚信的实践者,因此提高教师诚信道德水平,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的诚信教育应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教师包括诚信素质在内的培养。只有发挥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示范作用,带头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做人、做事,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和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增加教育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大学生诚信教育见到实效。
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实现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缺乏诚信,固然与学校教育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关系,但它更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首先,做父母的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表率,父母向孩子许诺的事就要兑现,要让孩子感到诚信对于我们是客观存在的,是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第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诚信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评估机制,如政治诚信评价、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就业诚信评价等,通过个人自评、同学互评、辅导员和班主任评议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对学生目前的诚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给出诚信等级,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对大学生各个方面诚信轨迹的客观全面描述,起到监督约束大学生个人行为的作用。
其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激励与惩罚机制。每学年根据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估结果,对做出失信行为的大学生,视其行为的轻重,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对诚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并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在校园里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使学生人格及各方面素质在大学校园得到提高。
再次,落实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在建立了诚信档案,但是始终未能实施落实,总体而言制度建设进展缓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优势的网络资源,实现诚信制度工作网络管理,如建立诚信电子档案、诚信信息管理系统、校园诚信宣传网站、等等,来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庸俗文化的影响。尤其诚信档案建立之后应该及时更新,真实地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并能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机制,督促大学生重视诚信,培养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大伙,张洪.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高校诚信教育创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4).
[2]钟茂林,张艳平.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王庆材,李明娟.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6).
[4]王子彤,李晓敏.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
论文摘要: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诚信教育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及特点,对高校诚信教育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进行了论述。
诚实守信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一部分人为了追求利益,违反诚信原则,造成社会上诚信被人们忽视。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他们的诚信水平尤其引人关注。因此,诚信教育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及现代社会各种消极现象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其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在有些方面甚至表现得较为突出,在考试中作弊,在求职过程中伪造学历证书,不遵守合同,毕业论文抄袭,故意不按时缴纳学费,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这些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信誉造成了很大损害,影响自身的发展前景,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从认识层面来讲,在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中,诚信都被作为一种重要的品质。大部分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视为衡量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是当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时,却往往做不到坚守诚信。据调查,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在考试或者其他事情中作过弊,但其中有很多人仍然觉得自己是“诚信学生”,只有一少部分觉得自己这样做是违背诚信原则的,可见这些学生所谓的“诚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诚信。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对待诚信问题时往往带有比较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即使他们知道诚信很重要,在现实中也很难做到诚信。
(二)对待自己和他人有着双重的诚信标准
大学生在对待诚信的态度上,对于自己与对于他人往往采取双重的标准。比如,绝大部分大学生很看重交往对象的诚信,重视和他人交往时对方的信用度,但同时也存在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身边的不诚信、不文明行为态度模糊,选择回避态度。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不应该有不诚信的现象及不文明的行为,然而自己真正能做到没有过这样行为的却占少数。
(三)经济利益和诚信原则的矛盾
一些大学生在对待切身的经济利益和诚信原则时,会从功利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害。如果不会对自身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他们会选择遵守诚信原则;一旦自身的利益会受损,他们就会放弃自己的诚信标准。比如一些大学生为了通过论文答辩而抄袭他人的作品,为了入党、评优而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这些弄虚作假的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下降,同时也导致其他努力学习争取进步的同学的积极性受到损害,形成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造成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能让诚信教育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今天经济的发展已为我们考虑以人为本的教育提供了相应的条件,教育要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人的发展的问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世界,为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与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诚信教育从过去的抽象化、空洞化的口号及说教里彻底走出来,让诚信教育更有针对性,更个别化、具体化。这样,学生在接受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就会从原来的被动状态变为主动,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让大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人格。
2.诚信教育提高人的道德、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人们往往热衷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视精神生活的追求,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社会面临道德和诚信缺失的危机。这些无疑会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只有当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中。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策略
第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全面性,将教育向引导、咨询、服务的方向转变。更加注重文化环境等非硬性的规定性因素的熏陶和影响,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来实现诚信教育的全面性。
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育人功能,优化高校德育环境。学校教育应开发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了解、体验、思考诚信问题的机会,利用各种教育渠道,全方位传递诚信知识和诚信价值。活动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如增加高校关于科学发展观方面学术讨论及研究,积极组织、引导、支持各种大学生校园及社会活动、社区服务、便民服务、校园文化生活、演讲会、辩论赛等。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指导服务,这对于大学生道德问题起到了一定的预防作用。
第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协调性,形成政府、社会、家庭、高校与大学生的良性互动。政府要诚信行政,社会要形成诚信氛围,家长要做诚信表率,高校要诚信办学,教师要诚信师范,大学生要诚信学习等。
首先,重视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系。高校所具有的一大优势就是,它正在成为连接政府和社会的中介。一方面,它能大致上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理论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它又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所以,要加强高校诚信教育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互动,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联系,即进一步加强高校作为政府和社会联系中介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加强高校诚信教育,切实保证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把诚信教育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让诚信意识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增加教师与大学生的互动。教师在诚信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既是诚信的宣讲者,又是诚信的实践者,因此提高教师诚信道德水平,是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的诚信教育应把大学生诚信教育和师德建设结合起来,高度重视教师包括诚信素质在内的培养。只有发挥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和日常生活中的示范作用,带头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诚实做人、做事,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和魅力感染和激励学生,增加教育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大学生诚信教育见到实效。
最后,重视家庭教育,实现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学生缺乏诚信,固然与学校教育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关系,但它更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首先,做父母的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诚信表率,父母向孩子许诺的事就要兑现,要让孩子感到诚信对于我们是客观存在的,是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是空洞的说教。
第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可持续性,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诚信既要靠教育,也要靠制度约束。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评估机制,如政治诚信评价、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就业诚信评价等,通过个人自评、同学互评、辅导员和班主任评议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对学生目前的诚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给出诚信等级,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对大学生各个方面诚信轨迹的客观全面描述,起到监督约束大学生个人行为的作用。
其次,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激励与惩罚机制。每学年根据大学生诚信状况的评估结果,对做出失信行为的大学生,视其行为的轻重,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对诚信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并进行广泛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在校园里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使学生人格及各方面素质在大学校园得到提高。
再次,落实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近年来,一些高校已经在建立了诚信档案,但是始终未能实施落实,总体而言制度建设进展缓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优势的网络资源,实现诚信制度工作网络管理,如建立诚信电子档案、诚信信息管理系统、校园诚信宣传网站、等等,来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庸俗文化的影响。尤其诚信档案建立之后应该及时更新,真实地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状况,并能与用人单位建立沟通机制,督促大学生重视诚信,培养诚信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大伙,张洪.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与高校诚信教育创新[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7(4).
[2]钟茂林,张艳平.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王庆材,李明娟.大学生诚信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8(6).
[4]王子彤,李晓敏.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