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提高校诚信教育问题
发布时间:2015-12-13 10:5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警戒线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从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入手,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方式做了探讨。
2002年3月5日,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朱镕基同志的这段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诚信问题成为了2002年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界开始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高校也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给予了格外关注。时隔8年,不诚信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笔者深深的感受到,重提诚信教育十分必要。
一、诚信的涵义及重要性
诚信,即诚实。诚信的核心一是诚,二是信。诚是主体向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己的内心想法一致,简单来说就是“心口一致”;信是主体向外界所表达的内容与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言行一致”。综合来说,诚信就是主体向外界传达真实信息的行为,是“自己以为真的也让别人信其为真、自己以为假也让别人信其为假的行为”。简单而言,即表达真实想法,传达真话的一种行为;是讲信誉,不做假,为人真诚不虚伪。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的最基本要求。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精辟阐述广为流传。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管仲曾有言:“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他认为,诚信的帝王可以使天下臣民团结一致。战国末期,荀子也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他认为,“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产生社会惑乱。”我国近代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明确地讲:“诚信为人之本。”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约翰·雷也提出:“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名人志士强调诚信,可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升至3000多万人,他们能否做到诚信,对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大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就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道德建设,他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
目前,在大学校园内,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考试抄袭、做弊,故意不偿还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用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奖助学金等,这些行为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本人以及学校的声誉,严重的危害了整个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
东华大学团委曾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做过一次调研,调研中发现,“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还贷。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第二,是考试。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曾做过早锻炼代人签到、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不诚信的行为。”
三、如何做好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1.健全社会评价机制
关于诚信方面的社会评价机制一天得不到完善,大学生的失信问题就一天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一切以利益为目标”的思想在社会中十分普遍,并且这一思想已经渐渐进入大学校园,一部分人把“利益”作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把“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的出发点。这种“利益至上”的社会评价体系是十分畸形的。要遏制这一趋势,我们必须从个人素质、学识、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建立大学生综合档案,档案中包括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个人信用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将综合档案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中,为其以后的各项商业贷款、工作调动等活动提供依据。
2.加强誉论宣传,设立诚信警戒线
为大学生设立诚信行为警戒线,选取社会中失信的案例,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工具,从这些反面案例教育入手,着重宣传其给失信者本人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大学生们不敢越过不诚信的警戒线半步。与此同时,还要发挥誉论的正确引导作用,用诚实守信的正面案例感染大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他们,通过同学中好的诚信例子,告诉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道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他的思想道德品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对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从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知识层次、人文素养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对诚信的认识。
4.拓宽诚信监察、处理渠道
如建立听证制度、举报奖励,诚信奖惩制度等监察制度。把教育和监督、处罚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引导性和强制性,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特别是要在普及道德知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对于不成信行为的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能够在尝到失信的苦果后悬崖勒马,维护好自己诚实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四、结束语
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特殊情况,正视现实并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地使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建国.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山东电大学报,2005,(1).
[3]阳瑞珍,吕耀怀.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陶书中.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理性审视[a].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5]苟朝莉,林文军.高校诚信教育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张连起.诚信溯源.中国财经报,2003.
[7]王海.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6).
[8]韩玉平.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9]唐晓勇.诚信及道德价值之辨析.财经科学,2004.
论文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从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入手,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教育方式做了探讨。
2002年3月5日,时任国家总理的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朱镕基同志的这段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诚信问题成为了2002年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界开始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高校也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给予了格外关注。时隔8年,不诚信的现象在大学生当中依旧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笔者深深的感受到,重提诚信教育十分必要。
一、诚信的涵义及重要性
诚信,即诚实。诚信的核心一是诚,二是信。诚是主体向外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自己的内心想法一致,简单来说就是“心口一致”;信是主体向外界所表达的内容与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一致,简单来说就是“言行一致”。综合来说,诚信就是主体向外界传达真实信息的行为,是“自己以为真的也让别人信其为真、自己以为假也让别人信其为假的行为”。简单而言,即表达真实想法,传达真话的一种行为;是讲信誉,不做假,为人真诚不虚伪。
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的最基本要求。古今中外,关于诚信的精辟阐述广为流传。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管仲曾有言:“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他认为,诚信的帝王可以使天下臣民团结一致。战国末期,荀子也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他认为,“诚实守信可以产生神奇的社会效果,相反虚夸妄诞则产生社会惑乱。”我国近代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明确地讲:“诚信为人之本。”英国作家莎士比亚曾说:“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约翰·雷也提出:“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日本作家池田大作说:“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从古至今,如此多的名人志士强调诚信,可见,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栋梁。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已升至3000多万人,他们能否做到诚信,对于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大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就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群体的诚信道德建设,他要求“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使大学生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认识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
二、大学生诚信现状
目前,在大学校园内,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考试抄袭、做弊,故意不偿还银行发放的助学贷款、用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国家奖助学金等,这些行为有着巨大的负面作用。它严重的影响了学生本人以及学校的声誉,严重的危害了整个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
东华大学团委曾对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做过一次调研,调研中发现,“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还贷。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第二,是考试。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曾做过早锻炼代人签到、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不诚信的行为。”
三、如何做好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1.健全社会评价机制
关于诚信方面的社会评价机制一天得不到完善,大学生的失信问题就一天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一切以利益为目标”的思想在社会中十分普遍,并且这一思想已经渐渐进入大学校园,一部分人把“利益”作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的首要标准,把“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的出发点。这种“利益至上”的社会评价体系是十分畸形的。要遏制这一趋势,我们必须从个人素质、学识、实践能力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比如,建立大学生综合档案,档案中包括志愿服务,专业实践、个人信用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将综合档案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中,为其以后的各项商业贷款、工作调动等活动提供依据。
2.加强誉论宣传,设立诚信警戒线
为大学生设立诚信行为警戒线,选取社会中失信的案例,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工具,从这些反面案例教育入手,着重宣传其给失信者本人和他人带来的不良后果,让大学生们不敢越过不诚信的警戒线半步。与此同时,还要发挥誉论的正确引导作用,用诚实守信的正面案例感染大学生。发挥榜样的作用,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他们,通过同学中好的诚信例子,告诉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同样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道德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直接影响他的思想道德品质。“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对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从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知识层次、人文素养入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对诚信的认识。
4.拓宽诚信监察、处理渠道
如建立听证制度、举报奖励,诚信奖惩制度等监察制度。把教育和监督、处罚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引导性和强制性,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特别是要在普及道德知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同时,逐步建立健全对于不成信行为的惩罚机制,让那些失信的学生能够在尝到失信的苦果后悬崖勒马,维护好自己诚实做人的道德底线,以免将来造成更大的不良后果。
四、结束语
诚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大学校园内,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大学生诚信状况的特殊情况,正视现实并立即行动起来,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地使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田建国.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山东电大学报,2005,(1).
[3]阳瑞珍,吕耀怀.信:为人之本,立业之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陶书中.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理性审视[a].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5]苟朝莉,林文军.高校诚信教育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张连起.诚信溯源.中国财经报,2003.
[7]王海.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若干思考.经济研究导刊,2008,(16).
[8]韩玉平.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9]唐晓勇.诚信及道德价值之辨析.财经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