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对地方院校工科教学的作

发布时间:2015-12-15 10:42

摘 要:摘 要:科研是强校之路,科研和学术水平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标志。从科研能力、社会贡献角度来评价教师学术水平已成为社会通行的评价方法。学生参与科研不但能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地方院校很快转型,还能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对地方院校工科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教学内容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综合所学知识,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校转型。

关键词:关键词:学生科研;工科;教学;作用;教改


     地方院校多为教学型大学,科研属于薄弱环节,甚至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型大学就是教学,教师不用从事科研工作。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共为一体,两者之间的互动共同构建了高等学校的育人环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1] 高等学校工科教学必须与科研结合。科研不但要教师参与,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要学生参与其中,以强化、检查教学质量。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活动过程,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他们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还能培养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等学校的竞争关键是师资的竞争,地方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具有艰巨性和紧迫性。从科研能力、社会贡献角度评价教师学术水平已成为社会通行的评价方法。因此。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除了依靠书本知识和教学经验积累外,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更为重要。[2]
    毕节学院是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省市共管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开设有28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由以前的“单打一”,即只有师范专业一类专业,增设除师范教育以外的理、工、文等各个本专科专业。工科专业在我校是新建专业,不管从师资方面还是办学经验来说都存在许多的不足。除了引进高学历人才以及学科“领军人”等措施外,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学术性科研培训的意义重大。学校为青年、低学历教师提供普通科研和考研平台,以期自己培养人才。
    爱默比尔说: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挑战所激发,而不是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激情,一种创造,才会真正投入。一个教师学识的广度、厚度、深度决定着自己把学生托起的高度。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对“科研”的理解不断加强,也使教师把学习变成内需,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网络学习,精益求精。
    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而是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学生的参与,使得课题研究中的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反思教学行为的症结所在。经过在实践中感悟、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最终转化和提升为属于教师自己的教育学知识和实践智慧。
    因此,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有学生的参与,对教师在学术上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起到了督促的作用。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提升,直接提高了专业学科的教学水平,从而加速了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的融合,提高全校的教学水平,同时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定位。
二、优化教学内容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地方院校多以教学为主,让学生参与科研,不但能促使教师在学术纵向上不断提高,还能优化教学内容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科研工作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之下,在长期的科研实践及本科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把握前沿动态,并将科研的项目及思维方法和成果融入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思维方法的学习。
(一)优化教学内容
    地方院校工科的教学内容都是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但理论知识枯燥无味,而且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采取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把科研的课题、科研的结果糅合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前沿性,提升教学的学术品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发掘学生的科研潜力。
(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工科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多媒体或模型讲课,学生在下面被动、枯燥的接收,这样的方法除了让学生被动的接收部分知识外,不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工程意识的培养,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堵塞人才的培养。采取科研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教师领头、学生参与,把科研项目带到课堂,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从单一的“传输”—“接收”教学模式转变为大家一起参与,让学生在接收知识之余和老师之间像朋友般的进行交流讨论,创立轻松的学习交流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三、综合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创新人才
    我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关乎国家的持续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教育所担负的重要使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工程。培养大量的一线创新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 从课堂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以探索、研究、发现为基础的主动学习, 体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创新能力。[2]大学工科专业的课程大多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并且抽象难懂,只有少部分课程或知识之间紧密联系。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中,不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还能使学生把所学的课程综合起来,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对所学的课程不仅有单方面的理解还有对课程总体上的了解和联系。
    在科研活动中,让学生感受自己的科研理解以及科研思维,并与自己老师的科研理解及科研思维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有意识地突破前人,突破书本,突破自己的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养成主动阅读课外参考书、作社会和市场调研,遇到困难时积极的在课题组开展交流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成绩后自觉的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的锻炼和提高,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科研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四、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校转型
    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要求,普通本科学校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并对称为大学的学校年均科研经费、科研数目及科研奖励都有明确的规定。很多院校片面的把“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理解为教师、科研者的科研水平,而忘了这个“水平”里还应包括在校学生的科研水平以及已就业的学生在岗位上的研究水平。高校领导应更倾向于这个“水平”主要指的是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所院校的学生,不管是在校还是已就业的,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很高的话,不就从侧面证明了该校的科研水平更高?
    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老师为领头羊或指导者,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是最重要的学风。以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导向,及时发现专业课程设置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的教学方法,建立轻松、严谨的工科学术学习交流氛围,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使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因此,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综合所学的知识,拓宽就业前景,提高就业率,还能提高教学、办学水平,加快地方院校从教学型向真正意义的综合型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曲晓波. 以科研促进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2) : 89- 90.
[2]刘达玉 唐仁勇 张崟.地方工科院校科研促进教学的探讨[A].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 第11期.

上一篇:我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下一篇: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