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摘 要:摘 要: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既短缺又浪费、外贸摩擦争端问题重重。这些状况迫使我们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工业设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文件《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奠定了工业设计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加速工业设计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对全面发展工业设计有着的深远影响。2010年上半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强调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这样的大趋势和背景下,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是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人均GDP2000美元以上后,设计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因素之一。现在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500美元,有的地域已经达到一万多美元,已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
1、工业设计的核心是“创新”
“创新”一词存在着两种理解,一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创新”,二是根据日常含义来理解“创新”。经济学范畴的“创新”(innovation)一词,没有严格对应的词汇。而日常含义来理解“创新”,很容易和另一个词“发现”(discovery)混淆,这里的“创新”概念泛指多元化,这种多元化有利于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不同角色的人参与创新行为。从这两个概念上来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也使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本文就“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这里指的“创新”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行动。
2、“创新型”设计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媒体设计表现手段应运而生,设计数字化、企业设计战略系统化、设计个体价值化等已经开始普及。过去以美术技能为主的设计领域,逐渐被新知识、新技术所替代。“创新型”的专业和设计市场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目前工业设计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高等院校设立工业设计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已有上千多家,每年涌向市场的毕业生约三十万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培养质量显得格外重要,专业面宽、素质高、创造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
(2)以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改革与项目建设。改革的主要内容涉及到有关“创新型”设计项目制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室制运作机制、产学合作的顶岗实习落实、毕业设计质量如何得到保证,以及教师下企业锻炼和企业参与教学等重要问题展开改革与实践。
(3)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的技艺融合、服务就业的“创新型” 工业设计人才。就高职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能力素质、职业岗位等进行“创新型”为特色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
基于地方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改革实践。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放在“创新型”设计学科建设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力图解决工业设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有一定的建设性、可行性的改革实施办法。
1、改革的思路
“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学科课程单一。传统培养技术工匠式的“技能型”人才模式。而“创新型”人才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创造能力强的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
二是改革知识结构单一。传统以技法教学,只是重视设计美感和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多以课堂作品临摹或效果图的作品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此基础上更注重寻找创意设计的切入点,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健康环保、科技发展等具有创造意义的设计,追求创新方法和创新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单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既教技法设计又传创新理念,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和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创新型”特色和丰富的创意设计项目。
2、改革的方法:
(1)改革就要采用创意法,营造创造情境。设置小而多的创意设计项目教学模块,围绕设计项目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激情,增长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以实践项目为主要改革点。改革就要结合企业公司来进行产品项目合作研发的设计服务。承接项目设计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设计创意的新度、宽度和深度,缩短学生工作上手的时间,拉近与将来的工作岗位的距离。
(3)突出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创新型”特色。改革就要融入工业设计最前沿、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设计理念,更紧贴科学技术发展和工业发展需求,使课程体现专业知识系统、科学、信息量大的“创新型”特色。
3、改革的途径:
途径一:从创新能力入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为一体设计化教学场所,基础训练和创意设计并行设置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设计一条线。
途径二:采用技能教学和创意设计的交替渗透,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增强创新意识的能力培养,为工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途径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竞赛和交流等活动,举办学生产品创意设计作品展示,普及工业设计理念。开展校企产品项目设计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中小企业、设计公司合作共同研发设计新产品。
三、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传统以技法教学,只是重视设计美感和设计基础形态训练,多以课堂作品临摹或效果图的作品设计,培养技术工匠式的“技能型”人才模式。而“创新型”人才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求,更注重高素质、高技能、创造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寻找创意设计的切入点,关注人类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健康环保、科技发展等具有创造意义的设计,追求创新方法和创新理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把握设计尺度寻找“创新型”特色为切入点
“创新型”设计是有多个层面的,这跟
现代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定位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大部分的设计属于即实用又创新的设计,“实用型”与“创新型”设计的重点就是“把握设计尺度”的原则。为此,我们要特别关注更加前沿性的设计,分析高端市场的消费需求,研究引导潮流的设计趋势。
(1)从创新能力入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互溶式为一体设计化教学实践,把基础训练和创意设计并行设置开展教学,实现教学实践与创新设计一条线。
(2)采用技能教学和创意设计的交替渗透,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增强创新意识的能力培养,为工业发展需求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奠定基础。
(3)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业设计竞赛和交流等活动,举办学生产品创意设计作品展示,普及工业设计理念。开展校企产品项目设计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与中小企业、设计公司合作共同研发设计新产品,不断推进工业设计专业建设与发展,提高师生的教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单纯的“学生角色”向“创新性”设计员角色转变。
2、突出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创新型”特色
(1)改革学科课程的单一、知识结构的单一、教学方法的单一。改革就要采用创意法,营造创造情境,设置小而多的创意设计项目教学模块,围绕设计项目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创造角色,激发创造激情,增长创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创新与设计发展有着积极的相互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研发创新”以及“产品的创新”为重点,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组合实现产品设计创新。
(3)工业设计的发展需要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大胆艺术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对于一个学习工业设计学生来说,设计就是创新和再创造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的进步才会更快。为此,要培养设计人才,就要突出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的“创新型”特色,不断促使学生从基础设计转化为研发创造设计,这也是一个成为设计人才要比其它设计人员做得更快更好的前提。
3、注重高素质、高技能、创造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1)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媒体设计表现手段应运而生,设计数字化、企业设计战略系统化、设计个体价值化等已经开始普及。过去以美术技能为主的设计领域,逐渐被新知识、新技术所替代。“创新型”专业和设计市场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设计人才。
(2)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环保的循环再生等问题影响,更多的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让同学们越来越感觉到社会、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在努力学习设计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创造利润价值的同时,自觉遵守设计原则和道德规范,崇尚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责任感。通过不断创新,寻求更加科学,环保,节能的方法,来融入到我们的设计之中,为消费者创造更高的生活品质,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为自然生态创造和谐。
(3)“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实践,培养“实用型”与“创新型”设计人才。实践证明:“超前一小步”,围绕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心理承受度,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前进一点点”,在卖场中略优胜于同类型产品,这种类型的实用创新相结合的设计策略更适合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更能为企业带来低风险及较丰厚的回报。总之,我国仍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发展仍处于资本积累的阶段,工业设计迫切需要即实用又创新的产品设计。
结语:
当今,全球科技进步加速,成果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深入工业设计领域,不断创造新的技术、新的市场和新的成果,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视工业设计的创新,培养“创新型”为特色的工业设计人才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