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初探
摘 要: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化水平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 干预
一、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意义
(一)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1.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
个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素质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水平,其中包括对社会的认知,处世的态度,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工作和学习成败的态度和心境,人际关系态度等等。心理危机作为一种负性心理行为,它的发生与上述这些方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2.客观因素的影响
(1) 家庭条件。包括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条件等。有调查表明,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不是考不上全日制普通高校,而是为了早点就业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屈从于父母的意愿去上的职业学校。
(2)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缺失。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理应受到重视和尊重,然而在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人才招聘理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参与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种文凭歧视极大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会导致他们看不起自己而破罐破摔,从而出现心理危机。
(3)学习和就业压力,是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直接客观因素。有研究表明,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就像一把双刃剑,使职校学生从入校起就象挂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学习目标的具体性和毕业后可能带来的就业风险,常常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对生活失去信心。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1.关爱每位学生,为他们提供心理保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和态度对待学习和未来的就业。
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心理危机者走出心理困境,及时防止不良心理诱因可能引发的危机行为。
3。进行心理干预,及时遏制已发生的心理危机行为,避免不良行为后果的产生。
4. 进行心理教育,提高当事人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当事人克服心理障碍,重构心理防线,重塑健康人格。
二、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及规律性
要对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干预,首先必须学会察觉和了解心理危机发生的过程和形式。
学生心理危机并不都是一个突发的过程,大多数是一个潜在而隐性的渐发过程,常常会以预警信号方式表现出来:如过激言论,冲动行为,语言挑衅,表情抑郁,个性反常,气质突变,思维固着等等。
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发出后,伴随而来的就是行为上的异常表现:如破罐破摔,学习、工作目的反向,行动独往独来,突然的玩世不恭,人际交往反常,行为自暴自弃等等。
作为一种负性心理现象,心理危机的发生有它一定的规律性。首先,心理危机发生前,总是会通过某些语言或行为方式发出危机预警信号,通过对心理危机发出的最初预警信号的分析,可以及时判断危机的性质和程度,从而提前做好干预预案,其次,心理危机产生后一定有它特殊的的行为表现方式,只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就可以及时进行干预。
三、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一)干预对象的确定
1.重点关注对象
下列心理异常的学生可作为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对象:
(1)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严重异常者;
(2)遭遇重大事件而导致心理或行为反常者;
(3)情绪持续低落、抑郁、人际交往能力异常者
(4)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者。
2.一般关注对象
(1)患有严重身心疾病的学生;
(2)本人或家庭成员、亲友中有自杀倾向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
(3)性格有明显缺陷者;
(4)有强烈的自卑感、罪恶感或不安全感的学生;
3.心理危机警示讯号的表现特征与评估:
学生心理危机警示讯号,往往会在平常的心理活动中流露出来。例如,喜欢谈论自杀和自杀方法,包括在信件、日记、图画或乱涂乱画的只言片语中流露死亡;不明原因突然给同学、朋友或家人送礼物、请客、赔礼道歉、无端致以祝福、述说告别的话等反常行为;情绪突然明显异常,如特别烦躁,高度焦虑、恐惧,感情冲动,情绪突然异常低落,或情绪突然从低落变为平静、若无其事等。如果发现上述行为,就必须立即进行危机评估,制定干预方案。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
心理危机干预的时机非常重要,把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干预的时机主要分三个阶段。
1.预防性干预,又称提前干预。是指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前的心理介入。如对学生提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的自我调适和保健方法,提高心理危机的自我觉察和防范水平,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和班级四位一体的心理危机防范、预报和干预系统,将学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
2.过程性干预,又称中途干预。是指学生在心理危机发生过程中进行的心理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后,心理学工作者应当及时进行干预,这是因为心理危机爆发后的行为后果有极强的时效性,干预及时可以尽快遏制严重后果的产生,例如因抑郁引发的心理危机,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的消除由抑郁带来的自杀意念和行为。过程性干预是整个心理干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发生的心理危机及行为一般要在这一环节得以解决,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前功尽弃。
3.巩固性干预,又称后续干预。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以后,
为了巩固干预成果进行的心理干预。有研究表明,心理危机在被干预过程中,由于情况的复杂性,有的危机已被化解,有的则可能以某种方式沉留在心理危机者的潜意识中,这种隐藏起来的心理危机如果不被干预者所意识或察觉到,一旦重新爆发出来,后果会更加严重。因此有经验的心理干预工作者十分重视对干预效果的巩固。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
首先,要确定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心理危机干预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1)以当前问题为主,立即干预原则。
(2)家人或朋友参与的原则。
(3)鼓励当事者自信,减少依赖的原则。
(4)危机干预的心理辅导模式而非医学模式原则。
其次,要区分心理危机的类型。
根据布拉默提的应用危机理论,可将心理危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发展性危机,指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急剧的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
常反应。
二是境遇性危机,指当出现罕见或超常事件,且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如交通意外、被绑架、突然失业、自然灾害、丧失亲人等都可以导致境遇性危机。
三是存在性危机,指伴随着重要的人生问题而出现的危机。如关于人生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和承诺等内部冲突和焦虑等。
再次,要制定好危机干预的详细步骤和方案。这些内容包括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把受害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与受害者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无条件地接纳当事人者;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从当事人那里得到诚实、直接的承诺,以便当事人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危机干预方案。
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内容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旦操作不好,不仅适得其反,还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因此,各职业院校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要不断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这样才能对我们的学生提供更安全的心理保护。
参考文献:
[1]李旸 《高职学生生活事件和相关症状的研究》 【《成功》教育】2011年05期
[2]霍素凤 《职业学校入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毕业论文网
[3]曹丽 王萍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报告》【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年第05期
[4]张新华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 【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6期
[5]张孝德 聂洪婷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5期
[6]潘春丽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1期
[7]彭剑飞 易法建 《心理医生》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5年出版
下一篇:工程变更费用评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