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小学体育课的目标要求

发布时间:2015-12-15 10:48

摘 要:

关键词:
  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不光是能够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就行了,还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阴影,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他们在体育课上的养护教育。这是对一名合格小学体育教师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下面详细阐述一下,请各位体育教师参考。
  一、帮助学生的克服心理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小心型、糊涂型、保守型、懒惰型和消极型。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就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
  学生在体育课的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问题,作为教师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问题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因为对于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运动机能的差别在后天培养上的差别还不是非常明显,成绩的高低,关键问题乃在于心理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学生仅有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在练习中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安全度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多种途径,努力帮助学生,不仅有利于这些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甚至还能造就出一些难得的体育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首先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其次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最后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体育课上,学生不敢做动作,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2. 组织各种体育活动
  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 怯等消极意志品质, 我们要了解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学生 “条件反射” 的害怕。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此外,还要多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三、重视学生的养护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体育课突出锻炼十分重要,但是绝不能忽视养护,要做到养护和锻炼并重。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仍有重锻炼轻养护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学生生长发育较快,而他们的身体又很稚嫩,骨骼、肌肉、 内脏等器官均较脆弱。所以我们教师在加强对学生身体锻炼的同时,要充实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教育的内容,使体育教学既向学生传授身体锻炼的技能技巧,又以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把体育与卫生保健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首先,进行体育教学需要有场地。而场地的质料直接影响到养护与锻炼的成败。目前,有的学校大搞水泥 、柏油的硬操场,不惜将好端端的土质操场毁掉。其实,水泥、柏油铺设的操场质地坚硬、弹性极差,长期在这种场地进行跑、跳等体育锻炼,不仅极易发生外伤,而且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性内伤(伤及关节以至大脑)。实践证明,还是以松柔、平整的土质场地进行体育教学较为理想,它不仅有益于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而且安全。 其次,进行体育教学还需要有器材。我们应按要求努力争取逐步配齐,以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养护和锻炼。条件所限一时配不齐的,可以发动师生自制器材,但一定要考虑到卫生和安全因素。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利用废弃的洗涤灵瓶和易拉罐,装上重量不等的沙子制成适合于低、中、高 不同年级使用的“哑铃”,用来做器械操。还可以草垫套上塑料袋代替体操垫上技巧课,同样有不错的效果。 体育课不同于室内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事故难以避免。体育锻炼的确存在不安全因素,有潜在的危险性,但只要注意养护教育,课堂组织严密,以正确科学的方法施教,加强养护措施,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养护意识应该渗透到上课各个环节之中。小学体育课,要全方位地贯彻养护与锻炼并重的原则。教师要有意识地反思养护教育的情况,不断增强养护观念,强化养护意识。

上一篇: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下一篇:为学生说“不”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