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深度语文”,放飞孩子绚丽梦想——关于
摘 要: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思考教学问题。这就是“深度语文”。深度语文是一种教学思想,而非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通过五个方面论述了进行“深度语文”教学的策略:1、启迪智慧,打开深度语文的思维之门;2、激发情感,走进深度语文的精神家园;3、张扬个性,调动深度语文的灵性感悟; 4、放飞想象,步入深度语文的自由殿堂;五、舒展人性,实现深度语文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深度语文 启迪智慧 激发情感 张扬个性 人文关怀
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致使我们的母语学科――语文,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系统,更积淀了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文化。语言文字中无不渗透着民族个性,它负载着中化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乌申斯基说过:“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由此可见,语文作为学习母语的课程,必然具有人文性。因此,我们不能把语文课单纯地看作是语言文字训练课。“语文教学决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技能,从长远看,更应注重涵养学生的情操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和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江苏名师陈建先语)
因此,本文提出了深度语文,主要探讨:一是如何把工具性落实得更加到位;二是如何更深层次地发挥文本的人文价值;三是如何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所以,它是在工具性的基础上,加以人文升华。当然,其过程不是简单的“1+1”现象,而是互相参透、水乳交融的,讲求两者的和谐统一,真正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概括地说,深度语文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主动参与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感悟,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和积累语言等的同时,挖掘蕴含在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使自己不断完善。
“深度”使文本更加灿烂,“深度语文”将使孩子更加绚丽多彩。下面,我们就“深度语文”一起来作探讨。
一、启迪智慧,打开深度语文的思维之门
智慧是什么?有人这样解释:智慧是见到沙子,而不只是沙子,想到了沙子背后的一个个故事。
例如支玉恒老师在教授《月光曲》时,不能光让学生陶醉在“月光曲”所表现的意境中,更要让学生明白《月光曲》的创作得益于什么?
下面,我们来看支老师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断:
出示投影: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细品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从“按起琴键来”这几个字,我感受到贝多芬是很自然地弹出这首曲子的。
生2:我感受到贝多芬在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生3:我也读懂了,贝多芬在当时这样一个美景下,出现了灵感而弹出了这首曲子。
生4:我也读懂了,我也读懂了,这是贝多芬的真情流露。
……
师:是呀,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美景下,灵感突现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创作出来的,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去读懂、去发现,支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了,从优美的语句中,他们感悟到了此情此景激发了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月光曲》是贝多芬的情感自然流淌。也为接下去文本价值的提升作了必要的铺垫。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贝多芬,他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州的褊狭庸俗。他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我们再来谈一谈他的创作灵感利益于什么?
生:得益于他们兄妹俩。
师:对,谁能说得更具体些。
生:得益于贝多芬爱兄妹俩,如果他不进去弹给兄妹俩听,就不会创作出这首曲子。
师:你说得很好,大家再想想兄妹俩情况,再来谈谈。
生:我觉得兄妹俩生活很贫苦,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而贝多芬不歧视他们,很爱他们,我想创作灵感应该利益于这种爱!
(一学生叫喊起来:“我来说,我来说。”)
生:爱能够创造出奇迹!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使他创作出了这首曲子。
师:好一个“爱能够创造出奇迹”!是呀,正因为他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使他获得了创作灵感,他的爱成就了他音乐事业的辉煌……
这里没有太多的讲解,却看到了孩子的智慧在闪光。我们无须怀疑学生的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只要我们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我们就会看到一片灿烂的阳光。
二、激发情感,走进深度语文的精神家园
情感性是语文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每篇课文都加载着情感,只不过感情深浅藏露的程度不同而已,完全脱离感情的课文是没有的。情感是深度语文的精神支柱,离开了情感,语文教学就无法以走向深处。在语文教学中,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课堂之中,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激起情感的共鸣,并引领学生走入情感的深处,使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我校一位老师“复课”学习听来的《爱如茉莉》一文中的一个片段:
师:能不能把爸爸妈妈联系起来呢?
生2:“我睡得沉……她一动我就惊醒了”我体会到妈妈不仅体贴爸爸,爸爸也很爱妈妈。
生3:“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便直奔医院”,我体会到爸爸很着急,很担心妈妈。
师:“奔”有两个音,他们有什么区别?
生4:第四声表示跑有明确的方向,第一声表示跑不一定有明确的方向。爸爸“直奔”妈妈住的医院,可见爸爸非常牵挂妈妈。
师:你谈得好!从“直奔”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5:可以肯定爸爸平时就对妈妈关心,他非常了解妈妈。
生6:“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愣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电影有很多“紧握”的镜头,我从中品尝了平谈生活中的温馨。
师:对呀,平平淡淡才是真!
生7:
我认为爸爸不仅是握住妈妈的手,更是握住了妈妈的心!
生8: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这句景色的描写恰恰发射出爸爸、妈妈之间爱的光泽。
师:你说得真好,这里的物是有感情的,是景语、情语,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
师:自由读第9节,你还能读出一些东西。
生1:“浸润”这个词写出了爸爸、妈妈的爱是相互交融的。
生2:从“紧握”还可以想出爸爸、妈妈之间的相互信任,他们仿佛是在传递爱的力量。
生3:不起眼的语言,不平凡的爱。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正是老师营造出的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智慧的火花才不断迸发。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张扬,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精彩发言源于老师先前对问题的预设,是学生对文本逐步理解后感情的宣泄,学生这时是真正走进了文本。
案例二:
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文中的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可是,一位小朋友读杂草说的这句话时,声音很大,既有“力”又有“气”。
于老师开玩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朝他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全班小朋友哈哈大笑。
这位小朋友再读时,耸拉着脑袋,真的有气无力了。
于老师表扬说:“你读懂了”,于是笑声又起。
“老顽童”于老师的幽默细节带有强烈的喜剧色彩,他不仅用口头语言,而且用眼神、动作等态势语,来制造诙谐有趣的情景,通过智慧的引领、无痕的指导,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小学生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对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最感兴趣。从心理学角度看,情绪和情感具有情境性,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培养特定的情感。(《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情绪是与对情境的评价联系在一起的,过程是:情境→评价→情绪。所以说,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课文所需要的情境,使学生能够“触景生情”,以情促学,走入深度语文的精神家园。
语文文本中无不蕴含着情感,或一个标点,或一个词,有可能是一个句子、一个情节,我们教师要善于去捕捉,挖掘情感点,激发学生的深层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世界中畅游。
三、张扬个性,调动深度语文的灵性感悟
鲁迅说过一段很有趣的话,大意是一部《红楼梦》,多情男女看到缠绵,禅学家看到“空”,易学家看到“阴阳”,道学家看到“淫”……其实,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是如此,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之一的不足,就是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教学看作了生产、加工统一型号的“标准件”。因此,新课程下,学生个性化发展讨论的热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点,鼓励学生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思维得到启迪,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深度。
我们再来看个案例:苏教版第十二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县名师胡训忠教师执教)。
胡老师在执教之前,对文本的解读是相当有深度的,他挖掘了文本中的“一点、二气、三带”,使文本更显张力,使课堂更显精彩,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
“一点”
师:白骨精“还差点丢了性命”,这里的“差点”你认为到底是差哪一点?
生:唐僧的是非不分的阻拦。
生:白骨精诡计多端、善于变化。
……
这一“点”,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他们的独特感悟,分明是在对文本作深度的解读。
“二气”
师:“悟空气得毛发直竖”,悟空“气得”是什么?
生:气师父的“人妖不分”,自己不能让师父回心转意。
生:气自己没能一下子把妖精打死。
生:气师弟们不争气。
……
“三带”
师:尽管孙悟空打妖怪很得力,但是还是被唐僧赶回了花果山,他是带着什么回花果山的呢?
生:带着没能除妖遗憾。
生:带着对妖精的愤怒。
生:带着对师弟们的希望。
……
很惊叹于胡老师对文本的独到见解,在教学中,他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想法。这时的语言,已不仅仅是文本的语言,而是学生的灵性感悟和情感态度的融合,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鲜活语言。
四、放飞想象,步入深度语文的自由殿堂
“想象能使儿童生活丰富,情感深化,它是儿童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中,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参与其中,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变得生活活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如何画龙点睛的体现扫路人的精神。
师:课文最后一句写道:“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笑声真的能陪我回到住地吗?”
生:是老人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影响着“我”。
生:是老人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着“我”。
师:体会得真好!现在我发现这最后一句还不太好,你能改一下,比作者的更好吗?学生练笔,在书上改写。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将陪伴我一生一世。
生: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教育我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生鼓掌)
师:同学们的改写非常精彩,比作者的还要棒。我仿佛看到我们班上将来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请你用一句精练的话写出自己的感悟、启发。类似于自己的名人名言,别忘记写上自己的大名。
生:自信、豁达、开朗的人健康长寿。——杨牧野
生:生命不止,我们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杨清秋生:服务
别人,快乐自己。——王玉洁
生: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朱宇
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两者不可隔离或偏废。孙老师则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到一起。学生从老人身上应该学到自信、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孙老师没有让学生空喊一句口号,而是设计了两次小练笔。学生在遣词造句中领悟老人崇高人格的魅力,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应该说,想象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深化学生情感。从上述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通过想象,让学生更深地体验到了扫路人的艰苦生活,感悟出了扫路人精神,在学生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不能不说,想象为学生插上了翅膀,可以使他们自由地翱翔在深度语文的殿堂之中。
五、舒展人性,实现深度语文的人文关怀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高度思考教学问题。这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科技发展的需要。“文本无非是一个例子。”最美的文本也要落实到学生上。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文本深层的人文内涵,按照人本主义精神为社会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努力。(完整的人: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家罗杰斯认为,“完整的人”实际上是指“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是一个知情合一的人,即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富有感情、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活动、能批判性的学习,具有创造意识等等。)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船长》这一课,这篇课文可谓十分感人,教师也上得十分感人,教学时抓住了船长“四次下命令”来组织学习。先学习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次命令,然后对其他三次命令进行学习。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教学片段。
教师:从第二次命令中,我们读出了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乱、富有谋略、沉着镇定、指挥有方,那么从另外三次命令中我们又能读出什么呢?
第一次命令:
1、理解为什么吼,读出吼的味道。
2、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关心妇女,关心乘客,并且要求船员尽力尽责,做到先人后己。)
3、必须把60人全部救出去!(“他把自己忘了”,可能吗?哈尔威船长一生之中不知道就碰到了多少险情,对于“生死”已经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怎么会忘了自己呢?是他不顾自己的安危,发自内心地要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做人之道!
第三次命令:
为什么要“快救克莱芒”?理解他关心孩子的品质。联系上文“妇女先走”,可以看出他爱护、关心弱小的为人之道。
第四次命令:
“动作再快点!”他关心每一个人,唯恐有什么闪失,所以在与死神抢时间、争速度。
完整地朗读第3—28自然段,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与高尚品质。
在对船长三次命令的讨论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仍然是理解船长的高尚品格,只是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化的品格演绎为具体事实,目的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船长品格及理解。这个教学环节仍然属于“人文讨论”。
其实只要简单地变换一种思路,就可以讲这段讨论转变为“语文讨论”,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了。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读了这段话,大家都为船长高尚的品格和做人之道深深地感动。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这位船长的形象描写的如此高大,如此感人的呢?”只要启发学生顺着这条思路探求文章的表达方法,那么学生最后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人文感悟。学生在讨论中感悟的不仅仅是船长的品格,还可以感悟到怎样用语言、神态、外貌去描写人物的形象。
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语文课,语文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又是对其人生进行点化和升华的过程。语文教学,我们不能光停留在文本上,要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懂得完善自己、善待他人,甚至关心人类和社会。上述案例中,以文本情感为出发点,超越了文本,实现了文本到“人本”的跨越。
汉语言文化是一种博大深远的民族文化,无不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注。“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美、语文之趣、语文之灵性、语文之厚重,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人性、关注健康、关注情感、关注文化、关注审美。”(沈大安《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如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劳苦”、“简朴”的具体表现,让学生体会总理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周总理产生敬仰、热爱的情感。……
深度语文是一种教学思想,而非教学模式。在此思想的引导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当然,我们要重视对文本的深层思考,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尽可能地挖掘文本的价值,把这种价值体现到学生上来,放飞孩子绚丽梦想!
上一篇:让“玩色”一路陪伴小班幼儿的绘画
下一篇:我也用学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