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草根型”体育社团的观察与思考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理论分析法,分析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特点,梳理“草根型体育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草根型体育社团”运作必须理顺3个关系和坚持4个原则,以期为实现其可持续性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体育社团 ;草根型;社会转型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实现体育社会化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按照这一思路,将会逐步形成社会体育社会办、社会体育社会享的格局,推进体育社会化,要在政府的倡导、组织、支持和必要的资 助下,动员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体育设施,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自下而上”的社会型体育社团大量产生,在中国社会体育生活中的地位日趋显著,承担了重要的组织角色,成为群众和政府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但“自下而上”的体育社团在现阶段“草根性”特征还很明显,有必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更多地承担起政府的一些社会职能,实现社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1社会转型和“草根型”体育社团辨析
1.1社会转型的含义和特点
社会转型即社会结构的转型 , 特指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 社会转型的实质既是一种整体性发展 ,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变动。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的有力实施,积极推动着社会的转型,从整体上体现在4个方面:1)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越来越紧密。2)市场的参与性也大大加强,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3)城镇化高速发展,政府工作职能发生重大转移。4)社会经济发展部平衡,供需矛
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1.2“草根型”体育社团的概念
“草根”的说法产生于十九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 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辞典》把 grass roots单列为一个词条,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又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在各领域都有其对应的词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政府或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人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作是“草根阶层”;另一种含义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一般来说,我们将民间社会存在的、规模较小的、具备社团基本特征的、活动内容健康向上的、对主流体育文化有重要补充作用的民间体育组织 称为“草根型体育社团”
1.3社会转型对“草根型”体育社团的影响
社会转型期不仅我国经济体制要随之转变,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随着社会的转型发生变化,体育社团也不例外,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后单位时代社会构建中,人们逐渐摆脱单位体制,单位体制释放出部分空间被“中间社会”组织所替代,“草根型”体育社团的出现有效建立了一个完全不同于单位社会的全民健身平台;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日益丰富,闲暇时间日益增多,健康观念和 生活方式皆发生了转变,群众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层次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供给与需求的社会主要矛盾日益突出; 全民健身他组织模式向自组织模式的过渡,“草根型体育社团”的自组织结果是对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超越,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完善全民健身常态化、生活化的有序状态,使群众体育处于一个不断更新、自我维系、充满活力的状态中;体育向第三产业的过渡,使“草根型”体育社团运作方式体现实体化特征,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催生了“草根型”体育社团,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总之,“草根型”体育社团在社会转型期是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持续发展和调节社会发展的中间力量,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关键性作用。
2我国“草根型”体育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发展主动性不足,对政府存在依赖性
在我国, “草根型体育社团”虽然带有强烈的民间性, 但同时在观念、组织、职能、活动方式等方面,表现为两级分化,一方面,管理体制等许多方面都依赖于政府,体育行政领导部门对重大问题决定,就是社团的决定;另一方面,社团的管理和运作和政府部门老死不相往来。
2.2社团的合法性未得到确认
社团的管理工作滞后 , 主要表现为社团的注册登记混乱。在被调查的民间体育社团中 , 45.1 %的没有在任何部门进行注册。而在注册或备案过的社团中, 在体育局备案的占62.2 %, 在民政部门注册的占30. 5 %, 还有7. 3 %的在上级体育协会、教育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近一半的社团未在任何部门登记,二是对体育社团主管部门不明确。
2.3社团内部管理工作混乱
一些民间体育社团, 由于人员组成复杂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务制度、决策程序、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均不健全, 而且人员老化、经费短缺、财务混乱、缺乏自律影响了社团的工作开展和健康发展。
3社会转型期“草根型”体育社团的发展必须理顺3个关系
3.1理顺“草根型”体育社团的合法化机制,
“草根型”体育社团应具备四中合法化机制之一,即社会合法化机制、行政合法化机制、政治合法化机制和法律合法化机制。社会合法化机制是“草根型”体育社团要想获得社会合法性的主要途径,即要具备社会合法化的三个基础之一,1)是地方传统,2)是当地的共同利益 ,3)是有共识的规则或道理。“草根型”体育社团应积极主动寻找基础之一,达成社会共识,即使没有在民政部门或体育主管部门登记,但却事实性的存在,完成存在的社会合法化。总之,一切“草根型”体育社团都需要通过社会合法化机制获得社会合法性,否则,它们必然不能生存。
3.2理顺“草根型”体育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一方面,政府需要“草根型”体育社团组织行使社会服务功能,并通过其反馈信息,“草根型”体育社团也需要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社团要接受政府考核监督,又不能失去相对独立性;政府要从宏观上进行管理,不应面面俱到, 一包到底,引导和调控其发展, 给其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真正做到“政社分开,管办分离 ”, 实现政府是“支持体系的主角、组织体系的配角”。
3.3理顺“草根型体育社团”与社区的关系
“草
根型”体育社团与社区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社区目前是群众活动活动的基本单位,“草根型”体育社团从活动地点到成员的来源,其根基在社区,只有紧紧地依靠社区,并深深地扎根于社区,才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较充足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体现其无限的生命力,离开了社区的支撑,必将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社区也需要“草根型体育社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4“草根型体育社团”系统运作中, 应坚持4个主要原则
4.1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章程
研究发现 “草根型体育社团”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人员等3 种人员构成,其中专职人员只占总比例的极小的比例,有的体育社团甚至只有兼职人员,而无专职人员,导致了组织领导机构不稳定,社团管理无连续性。因此,应建立相对稳定的,有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领导机构是首要任务,并且能按章程的要求,明确规范社团成员行为。
4.2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
中国的体育社团,被打上了深深的计划经济烙印,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草根型体育社团”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依赖,实现独立自主的发展。独立自主的发展并不代表不接受政府对社团的指导,相反,也要不断地与政府沟通,在展示自身的同时社团应主动承接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移,从政府争取到政策和资金,一个不寻求政府支持的体育社团是不可想象的。
4.3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
稳定的经费来源、必需的物质装备和财产是任何一个体育社团赖以生存和有效开展活动的必备条件,是体育社团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行使法人民事权利和履行法人义务的物质基础。研究发现“草根型体育社团”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有社会捐赠、政府拨款或补贴、会员会费、有偿经营活动,必须合理利用好这些渠道,为社团筹集充足的经费。
4.4完善“草根型体育社团”的自我造血功能
首先,“草根型体育社团”发源于群众,要不断的成熟和壮大,就必须及早了解群众的体育需求,紧紧地依靠社会,并深深地扎根于社会,才能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较充足的人力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体现其无限的生命力,这是“草根型体育社团”的自我造血功能基础。其次,实现社团的合法化,不断完善自身组织建构体系,明确社团的组织纲领,并在实践中落实实施,形成社团体育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的制度化、长效化机制,是“草根型体育社团”的自我造血功能途径。最后应树立新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自主发展观念。变单纯依靠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传统观念和发展路径,为寻找合作伙伴,提供社会服务为发展路径,根除“总体性社会 ”所强加的依附性。
参考文献:
[1]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2).
[2]丁忠言.建立新型产权制度 ,大力发展社团经济[J].中国民政 ,2001 ,(1).
[3] 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
[4]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
[6] 赖其军.郇昌店.肖林鹏. 李宗浩.从政府投入到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