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转换角度 加强沟通

发布时间:2015-12-15 10:53

摘 要:

关键词:
  众所周知,一个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关注。对学龄阶段的孩子,社会上大多认为教育的责任由学校和教师来承担即可,家长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喝,保证身体健康就行了。实际上,家庭教育、尤其是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教育也很关键。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积极与老师交流,共同协商,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因为家庭中担任主要教育角色的家长,由于职业、素养、观念等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大相径庭,并常常以“工作忙”、“有事”为借口拒绝与教师交流沟通,使许多教师大为头痛。多年的班主任经验使我意识到,只要我们教师把握正确的心态,转换角度,掌握沟通的技巧和途径,就能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与家长之间顺畅地沟通是可以做到的。
一、尊重、平等是沟通交流的基础。
  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因为教师掌握着孩子的“教育”大权,所以起主导作用,家长从心里敬畏教师。但是在人格上他们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特别要尊重所谓“差生”和“调皮孩子”家长的人格。家长到来时不能翘着二郎腿,板着脸,不理不睬地把人晾在一边,让家长很尴尬。而要笑脸相迎,起立让座,对支持我们工作的行为表示感谢。在相互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要有策略,不能过于严肃和直白。每个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个宝,俗话说“孩子看着自己的好”。教师要先把孩子的优点、进步告诉家长,称赞家长教子有方,使家长放松戒备,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偷快的交流环境,然后再将孩子的问题摆出来,耐心而平静地给家长分析、解释事情的利弊与对错,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诚恳地征求家长的意见,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果在家长面前,需要当众批评孩子时,要提前与家长说明情况,征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不能对家长“兴师问罪”,更不能训斥、指责,甚至侮辱家长人格,这样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
二、 公平、关爱是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罚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行为和表现上,对学生的人格不要加以褒贬。对成绩糟糕的”差生”不抱成见,对学习上的骄子也不能降低对他的德育要求,以保证其全面发展。而这种公正、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又能成为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基础。因为家长了解教师的途径是孩子,如果有孩子总是跟家长说老师不负责任、偏心等等,家长就对教师形成偏见,一旦有事情需要家长配合完成,家长就会对老师的话半信半疑,配合工作完成得不会很顺利。所以对任何一个孩子都不要恶语相向,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真诚的关心爱护,会使家长增强对你的认同度,支持你的工作。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或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也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偷快的交流环境,让家长觉得自己有尊严有收获,老师有水平有修养,孩子有希望有前途。
三、健康、发展是沟通交流的目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对于成长时期的小学生来说,自我控制能力弱,偶尔出现这样那样行为上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要淡化处理,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并强化利用。当然,并不是要对他们所犯错误采取放任和漠然处之的态度。学生犯错误需要及时予以教育、纠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使之不断进步,逐步完善自我,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及时听取意见,但也不能全盘接受,应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标准,对家长解释清楚教师的想法和目的,期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我班有一名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小程,学习成绩很差,上课时从来不抬头,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没有自尊心,但我还是发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春季运动会上,小程在200米、400米的跑步项目中均获第一名,赛场上他那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中走下赛场时,从那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我分明感受到了他那发自内心的喜悦。
  不久学校要组织足球运动队,选中了他。小程的母亲找到我说:“沈老师,小程各方面刚有点进步,就要参加足球队,我怕影响他的学习,不想让他参加,你劝劝他吧!他最听你的话了。”我对他妈妈说:“小程已不是小孩子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硬是不让他参加,势必形成一种对立情绪,像他这样的孩子有自己的爱好是一件非常让人高兴的事。何不抓住这次机会来教育他督促他呢?”没想到,本来是家长劝我,却变成了我劝家长。
  做通了家长的工作后,我又找到了小程说:“你妈妈本来不让你参加足球队的,怕影响学习,但我对你妈妈说相信你,一定能处理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的,你可要给我争口气,不要让我食言呀!”小程冲我感激地点了点头坚定地说:“老师您就放心吧!”这以后虽然小程每天下午放学训练,但从上课听讲状态和完成作业情况看并没有影响学习,反而加大了他学习的动力。在期末考试中,小程由原来的倒数第一,一下子跃到了中游。我不仅为他发了奖,还亲自到家中为他送去喜报,家长激动地对我说:“孩子现在最大的变化是知道努力了!”教师与家长互相真诚相待,以心换心,何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转换角度,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在观念上与家长达成共识,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上一篇: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兴趣——提高阅读质量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