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运用
摘 要: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要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建立学生新的学习观,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使学生互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科学与民主相结合。
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
二、用新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在传授新课时,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在课堂讨论中,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
三、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一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互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在最新人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弱化知识点,删掉了一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学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二是在认知规律中,注重思维方式转变的训练,其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品质、特点、规律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使学生超越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贯穿于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调整好人的情感领域,包括好奇与兴趣、动机与效果、情绪与情感、气质与性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独立自由发展的人格。如果教师没有丰富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鸣”。
四、形成最佳教学空间,实现最佳教学结构。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体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的讲,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的手段。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篇:公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