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作文课堂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本文首先阐述了农村作文教学存在的几个困惑,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力求创新,结合中学生的写作特点,让中学生的作文写出特色,化不利为有利,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作文;困惑;对策;
从教初中语文以来,常常遇到老师一说上作文课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老师要他们交作文,他们就敷衍、搪塞,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写作欲望。不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思想、方法、方式上存在着种种偏差,至今还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因此,有必要对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研究对策,以便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摸索出一条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新路子。
一、当前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对作文而言,阅读不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歌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是,我国广大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特别是农村学生更谈不上有多少阅读时间和数量。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守的孩子们靠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其他亲人照看这些留守儿童,一来那些代理家长不懂得该给他们买什么样的课外书,二来有的还根本买不起,即使买了也没有时间看。多数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少,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竟然根本没有读过“一本”名著。
(二)学生写作兴趣不浓,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前提条件和无形动力,而学生学习兴趣不是自身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老师一点一滴的加以培养。
教师关在校园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而农村学生大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没有接触外面的社会的机会,缺乏生活观察、感受和体验。作文自然无话可说,无处下笔。周而复始地练,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越练越没劲,越练越厌恶写作文,加之当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学习紧张,对学习生活感到枯燥乏味,他们不但觉得自己的生活 “没意思”,而且用冷眼看世界,觉得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写作和生活断轨,如何能更好的积累写作素材,又如何能写出好文章?可见改革作文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 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
(三)学生作文久练无长进,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的“效果律”中这样说过,要既重视成功的强化作用,也重视失败的强化作用,尝试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品味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如果是连续失败,他们学习的热情可能会丧失殆尽,而在作文教学中,失败的人数、次数永远高于成功,有些学生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于是就产生惧怕,厌烦心理,这样的写作心态自然不会喜欢写作,就很难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写不好作文就怕写作文,作文就肯定失败,失败多了就没兴趣写作文,作文就自然写不好了。
二、反思作文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恢复自信,激发兴趣
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应从鼓励、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报刊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养成勤写作的好习惯。
(二)面向生活,重在积累
获取写作素材是作文的关键,俗话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作文的欲望和激情也主要来自生活实践,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师就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生活,就是要从生活的源泉中汲取写作素材,我告诉学生,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富有哲理,可以写作的,只要注意观察,并加以领悟就能写出好的句子或篇章。
初中学生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老师要抓住这个时机,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名言、名句、古诗,经典优美段落、篇章;多读一些名著,存储大量的写作材料,为写好作文打好基础,老师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将自己读到的经典句段记下来与老师同学分享,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的激情和兴趣,对那些“懒汉学生”老师还应该督促检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坚持写周记,摘抄,注重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与积累
我认为必要的语言训练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应让学生多动笔,每周写一篇作文,力求让语言能精确地表达心中所想,如经常有意识地引用成语、名言、诗词、歌词,灵活变换句式,采用多种修辞句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平日练笔中就努力锤炼语言,日积月累,语言必将会流动起来,文章必然会少一分呆板,多一点灵气。
(四)写真事,抒真情,写出个性特色
1、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
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
2、在拥有了素材之后,应力求具体细致
无论描写什么,材料都应具体实在,不能抽象笼统。只有具体鲜明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并能使人读后如临其境,产生共鸣。
3、抒情要真挚
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作文教学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具体怎么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全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只要能提高作文教学的写作水平就是可取的,我想只要功夫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作文教学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