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灵动的语文课堂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有价值的“生命体”,利用师生的多重组合来推进教学进程。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需要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简化目标预设、粗话问题设置、精化多媒体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灵动的语文课堂中得到充分张扬。
关键词:学生;灵动;语文课堂
正 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倡导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有价值的“生命体”,利用师生的多重组合来推进教学进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洋溢的是教师的思想,而学习的主角学生,却只能“退居二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需要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简化目标预设、粗话问题设置、精化多媒体应用,还学生一个开放的、有生命力的、灵动的语文课堂。
一、目标预设宜简不宜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有灵动的课堂,首先要有精心的预设。但是由于语文体系的模糊性和隐秘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目标预设的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有些教师似乎很想发挥单位时间内的最大效益:在一堂课中既想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又想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路脉络;既想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又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既想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想拓展学生的视野......短短的一堂课,难道真能解决这么多问题?达成这么多目标?课堂表面的大容量、多方位、快节奏掩盖了学生思考的缺位、思绪的单薄和思想的贫乏。学生思维的火花、思辨的热情在向多元而繁复的教学目标的攀爬中灰飞湮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老师思想的盲从和自身行为的迷失。
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因而,对一堂课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不妨集中一些、简单一些,通过删繁就简为学生创设一个灵动的发展时空。因为,这样的预设不仅能给课堂教学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能让我们的教学行为随着学生状态的变化、教学资源的变化,开放地接纳一些始料未及的信息,并对预设目标中不合理、不完善的成分进行删减、升降,生成即时目标。同时,这样的预设也能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获得新知、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二、问题设置宜粗不宜细
自从“讲”这种教学方式屡遭诟病以来,“问”几乎成了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的最主要方式。固然,问得恰当可以点亮学生思想的火花,问得巧妙可以引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但,问的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问的过多,混淆了内容重点,无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问题设置宜“粗”不宜“细”。当然,这里的“粗”需要遵从文本特点、编者意图、学者需求、教者思路等基本要求,也要从宏观上整体观照教学行为的目标达成。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上下功夫,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问题“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想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寻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
同时,有效的课堂提问还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出发,注意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奋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学会求知、学会独立思考。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设问方式: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最后,教者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当然这需要教者站在一定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的目标达成来谋划。
三、多媒体应用宜精不宜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使用已成普遍现象。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大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它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让它成为课堂上的主要成员,还是仅让其充当助手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它只能起辅助作用,而且它的使用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定,如果滥用或用得不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场和教学行为表面热闹的活动场。
如 :有人在授《俗世奇人》这一课时,就出现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导致一堂公开课“演”砸了。他在备课时,将重点放在“奇”上,据此还预设了以下问题:你从标题中想获得那些信息?“刷子李”和“泥人张”的“奇”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刻画二人的“奇”的?同时还进行了拓展延伸“我来说说身边的‘俗世奇人’”。为了能更好地完成任务,他把这些环节的相关内容制成了二十多张幻灯片。本以为按照这样的思路和程序上下来,不成功才怪呢?紧扣文本,目标明确,又联系现实生活适当地拓展延伸,基本上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况且还有这么多幻灯片的配合。然而正是这一配合,成了这堂课失败的关键,它从听觉、视觉等多重感官完全牵制住了学生,使学生全然没有了阅读文本,自主思考问题的时间。
多媒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应不能让它冲淡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师生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更不能牵制住学生积极思维的发展。相反,要借助它来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进入文本。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从直观的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热烈、雄浑、磅礴的气势。这种展示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是对文本文字的有力补充: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安塞腰鼓特点的认识,而且还能引领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陕北人民精神的赞美。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语文课堂上的多媒体应用,一定要从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不可多用、滥用,让其成为一种美丽的“包装”,而要做到适用、精用,让它与传统媒体相互兼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阳光、更充满活力,更富有情趣。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多层面探讨,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在灵动的语文课堂中得到充分张扬!
上一篇:浅谈班集体的建设
下一篇:基于商务英语特点的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