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研究
摘 要:近十年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必要性论证,英语学习者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调查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研究者纷纷认为在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为英语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中国文化的英语化教学的必要性已不容质疑。然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的教学定位和具体的教学法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国文化,教学定位
一、前言
近年来,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首先是2000年南京大学从丛教授(2000)指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知识缺失,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能力低下,引起了外语界的广泛关注,并进而激发了关于在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下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本文力图对最近十年来关于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研究予以回顾,以期总结本领域研究现状,发现突出的问题,展望深入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9-2009年十年间的全文期刊用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英语教学策略”等关键词进行多组合检索,然后通过初步研读论文标题和摘要,剔除与本研究无关的论文,获得与本研究主题直接相关的论文85篇。通过仔细研读相关论文,发现近年来关于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的必要性研究是本研究领域中理论性强、研究深入广泛的方面。大多数研究者都基于下列的理论依据,认为英语语言课上必须进行中国文化教育。
1)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语言既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又是文化思维的载体,体现相关文化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同时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和文化总是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语言与文化关系如此紧密,语言教学中没有文化教学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注重语言形式,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 1999: 16)。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从传统的关注语言的教学转向语言与文化并重的教学,英语教材中提供更多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习俗的内容。中国学者陈品(2008)则强调,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文化教学不仅有英语文化教学,更要有母语文化的教学。孙太群,林素容(2008)认为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那么“文化教学中应包含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内容”;吴庄,文卫平(2005)以“拓展的共同潜在能力模型”说明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不仅不会阻碍第二文化系统的发展,相反能为第二文化的深层理解能力提供认知基础”。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是英语语言学习中不可回避的学习内容,只有两种文化并重,英语语言能力才能健康、平衡和持续发展。
2)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母语文化是不可缺失的方面。
跨文化交际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也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交际双方在交流中理解对方,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文化,这种行为是文化共享和文化互相影响的过程,是母语文化和异域文化平等、互动的过程,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arry A. Samovar(2000:253)指出“了解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文化”是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环。“母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平台和桥梁”(雷买利,2006),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是各种不同文化间的互相传译,“传译者要架起跨文化的桥梁,必须精通两种文化,并具备双语交际能力,只精通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无法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张蓓等,2004)。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成果中,许多学者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都把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对异文化的宽容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文化学习者如何才能有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如何才能深刻理解、批判接受并有机整合异文化呢?回答是首先要有坚实的母语文化基础,尤其是在当下异域文化汹涌进入中国的时代。文化学习者只有有了深厚的母语文化底蕴,才会有清晰的母语文化的身份认同感,才能对异文化的文化差异有强烈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也才能理解并批判地吸纳异文化,将其整合进学习者已有的文化图式,以达到内在文化人格的完整和完善。“在培养‘社会文化能力’过程中, 母语文化通过给外语学习者提供相应的“主位”或“客位”视角, 成为外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袁芳,2006)。“如果不能对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意识的比较, 也就不能发现两种文化的类同和差异”(曹瑞明,2006),就不能有效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文化间的双向流动要求我们的外语教育绝对不能单脚前进”(刘略昌,2007)。因此,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母语文化在其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交流沟通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桥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母语文化是对异文化认知的基础,是增强对异文化敏感度和宽容度的基础,更是批判地接纳异文化的基础。
3)素质教育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中国文化这一基石
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须兼顾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英语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兼顾两者,不仅具有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工具性功能,而且具有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人文性功能。《教学要求》和《大纲》要求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鉴于此,国内学者纷纷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中国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一虹(2002)认为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当使学习者在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最大限度地受益”,同时,“学习者来自发展中国家,处于母语环境,所学的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具有社会地位优势。他们现在的(母语文化)自我认同需要特别的关注”。“一个自我实现的双语者将是能整合不同文化价值和享有兼收并蓄不同文化的自我身份,… 他(她)同时是多文化的人和强烈认同本族文化的人”(高一虹,2001:57)。“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含量,
是避免‘全盘西化’的重要举措”(任海棠,2003)。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英语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功能的实现,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教学同样重要。英语学习者只有对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的认知,才能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全面认识中西文化差异和正确理解异文化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调查研究
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的实证调查是在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些实证研究采用测试的方法对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关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习俗、典故和名胜古迹的英文表达进行调查,并结合问卷和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张为民,朱红梅(2002)、张蔚等(2008)和刘世文(2003)分别对不同学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测试,结果“令人堪忧”。对学生的访谈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平时没有接触过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所用教材几乎没有反映中国文化的学习内容。”陆魁秋(1999)对英语专业三年级三十名学生关于中国文化常识的问卷调查,结果是“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几乎没有一道题目的人均得分令人满意”。
针对中国学习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低的现象,研究者们通过实证调查,发现这一现象背后有多方面原因。邓文英(2005)对四川省10所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授课教师(约50人)进行访谈。结果是英语教师在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语表达方面有一定的缺失;他们主要通过课外阅读来自我提高;教师能有意识地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讲授,补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或描述,但不强制学生掌握,更多的是推荐英语经典名著;绝大多数英语教师认为有必要开设中国文化课程。张蓓,马兰(2004)通过问卷、访谈调查我国高校EFL学生对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需求,发现现行多数英语教材未满足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中双向文化的需求。郑晓红(2009)通过对《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教材的显、隐性文化内容的统计研究发现,《综合教程》侧重目标语文化价值取向呈现,本族语文化价值取向呈现不多,整套教材没有一篇课文专门介绍或呈现中国文化。张淑菊(2008)对受试学生就文化意识和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进行的访谈发现学生虽有一定的中国文化意识,但不能将两种文化平等对待,认为要接受外语语言文化就必须尽力减少本族文化的影响。这些实证调查结果反映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低是一个普遍现象,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课程设置的局限,有教材中文化内容的不平衡,有教师的文化素养欠缺,有学生的文化意识不足。
3.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中国文化教学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在普遍认同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学生就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能力低下的现状下,许多研究者纷纷研究教学策略,以期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内加大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的导入,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拓展英语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的研究包括两方面。从宏观上研究者(张淑菊,2008;魏云,2006)认为中国文化教学必须从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强化学生双向平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入手,补充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弥补现行教材中中西文化内容不平衡的不足;加大对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另有研究者论述中国文化教学的指导原则和具体的教学策略。刘长江(2003)提出首先制定出“外语教育中语言和文化有机结合的目的语文化教学大纲和本族语文化教学大纲”,依据“真实性、典型性、得体性、简洁性和规范性的选材原则”将反映“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中西方文化的语言材料选入教材,并提出相关性、实用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原则。张友平(2003)建议编写英文版和英汉对照“中国文化读本”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中国文化教学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文化的英语化教学的必要性已不容质疑。然而,英语教学环境下的中国文化的教学定位和具体的教学法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Samovar, A. Larry 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曹瑞明.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语教学,2006(3).
[3] 陈品.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增).
上一篇: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文教学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