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语文活动课素质教育

发布时间:2016-06-02 11:14

  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创设生动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素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语文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智育与德育渗透

 

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促使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从思想品质、情感教育中得到熏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设置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我们开展的语文活动课,有意识地加强了思想教育。语文课堂的导语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导语设计得巧妙,语言生动,能起到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

 

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例如活动课小小故事家,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听故事受教育,还进行延伸拓展活动,让学生就听到的故事谈谈感受,互相交流,之后整理成一则短文或续写故事之后挑选较精彩的文章,编辑出版专辑,供大家传阅,使所有学生进一步感受。又如在《互赠箴言》活动中,学生有针对性地对同学朋友赠言,勉励别人、自我教育。有一位学生把白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句子送给同学,那位同学很受教育,感慨地说:我以前学习不够刻苦,不珍惜时间今天这条赠言对我启发很大,我一定改正,努力学习。在开展语文活动课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健康的审美观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知识与能力并行

 

应试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分数,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在教给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基本能力,二者不能偏废。知识与能力,二者相辅相成。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语文活动课应在这方面予以重视。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字形体对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提高阅读能力也为学习其他知识提供了条件,这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具体体现。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例如开展《情节连环赛》时,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活动准备阶段,事先向提出明确任务,指导学生有步骤地观察,并记下所见所感。

 语文活动课素质教育

在教学《最后一课》一课时,开始我就通过故事形式,介绍了文章的背景是普法战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课文范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再细读课文,让学生通过任务的细节描写,从各个方面感受课文内容。这些不断创设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以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为代表的法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这时,老师适时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设情境,进行推波助澜式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引发情感共鸣。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互相渗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又如《对联集锦》,既使学生掌握了有关对联常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遣词炼句能力;《广告词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想象能力……总之,我们在语文活动课中,力求知行合一,智能兼优。

 

  三、教师与学生快乐学习

 

  创设生动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的熏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培养学生素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是挖掘美的矿藏,蕴含各种各样的美。关键在于语文老师善于挖掘,善于分析引导。如《三峡》、《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所呈现出的大自然的美丽,可陶冶学生心灵,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语文自模仿始,但素质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创造型人才。为学生营造民主、科学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多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看法,最终找出最好、最有创意的答案。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进行相同训练。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则使教学气氛顿然了起来。在形式结构上,竞赛形式,既紧张又热烈;它可以是演讲式的,同学们轮流上台发表见解;它可以是表演式的,如课本剧表演;它可以是制作式的,制作某些物品;它还可以是开放式的,带同学们到校外……生机勃勃的创造性劳动将是未来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因此,语文活动课营造了宽松的氛围,给予了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这对培养创造力十分重要。辩论赛、手抄报比赛、精彩演讲……无不表明语文活动课在发展创造力上的优势。

 

  四、教师主导,学生主动

 

教师和学生是学科教育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两个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活动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观。语文课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突出的是语言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说,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有什么说什么,学生就有成功的喜悦感。教师的主导,在活动课前,体现为编导和指导;在活动课上,体现为诱导和疏导。

 

至于学生的主动作用,则体现在活动课的始终。例如开展诗词大赛,学生主动熟读、背诵古诗词,并了解古诗词的有关常识。在课中,让学生组织课堂教学,评价自身活动,把学习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活动课丰富多彩:做广告、打电话、猜灯谜、找病句、联想与想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而精心组织进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总之,语文活动课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于一体,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教师要积极推进,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各尽其能,各有收获。

 

  作者:陈相林 来源:考试周刊 201637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生态文化探究

下一篇:“真”教育理论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