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试析颜元的成人教育观在漳南书院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5-04-27 15:46
  一、颜元与漳南书院

  颜元(1635~1704),字易直,又字浑然,号习斋,清代直隶博野县北杨村(今属河北省)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他深刻地批判了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书本教育,竭力提倡“实学”和“实用”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革新的作用,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颜元毕生从事教育活动。62岁时,应郝公函之聘,主持肥乡漳南书院。颜元教育生涯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将其实学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在漳南书院的教育活动中。他亲自规划书院规模,制定了“宁粗而实,勿妄而虚”的办学宗旨,这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主张。不久因漳水泛溢,淹没院舍,未及半年颜元即离去。后经修复,屡请颜元主其事,皆辞而不往。

  二、颜元成人教育思想在漳南书院的实践

  颜元主持漳南书院,首先宣读《习斋记余》。《习斋记余》中描绘了颜元的教育蓝图,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等方面加以规范:“东第一斋西向,榜曰: ‘文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西第一斋东向,榜曰:‘武备’,课黄帝、太公以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东第二斋西向,曰‘经史’,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西第二斋东向,曰‘艺能’,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其南相距三五丈为院门,县许公漳南书院匾,不轻改旧称也。门内直东曰‘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直西曰‘帖括斋’,课八股举业,皆北向。以上六斋,斋有长,科有领,而统贯以智、仁、圣、义、忠、和之德,孝、友、睦、姻、任、恤之行。元将与诸子虚心延访,互相师友,庶周、也之故道在斯,尧、舜之奏平成者,亦在斯矣。”

  颜元虽然反对八股取士,但在书院中仍然设置“理学斋”,课程有: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程有八股举业学科,都是北向。颜元声称之所以暂时收入“理学斋”和“帖括斋”,一是为了顺应“时制”,二是为了显示“吾道之广”,等到将来废除八股取士的制度后,它们自然会被取缔。因此,颜元“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大大超越了“六艺”教育。除经史礼乐等知识以外,还把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军事知识和技能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并且实行分科设教,这在当时确实是别开生面的,已经蕴含着近代成人教育课程设置的萌芽,将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内容的理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颜元的成人教育思想创新

  1.多元化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在颜元所处的时代,教育过于注重章句功夫,脱离了实际情况,不能很好地培养人才,为此他提出了培养实才的教育目标。“古人于必用而不常用之官,多命专家,使世修其职,如历与史之类。一欲其精也,一不欲多费人才于不常用之学也。”因此颜元提出朴素的成人教育思想。“学须一件做成,便有用,便是圣贤一流。试观虞廷五臣,只各专一事终身不改,便是圣;孔门诸贤,各专一事,不必多长,便是贤;汉室三杰,各专一事,未尝兼摄,亦便是豪杰。”他又说:“人于六艺,但能究心一二端,深之以讨论,重之以体验,使可见之施行,则如禹终身司空,弃终身教稼,皋终身专刑,契终身专教,而已皆成其圣矣。如仲之专治赋,冉之专足民,公西之专礼乐,而已各成其贤矣。”“如六艺不能兼,终身止精一艺可也;如一艺不能全,数人共学一艺,如习礼者某冠昏,某丧祭,某宗庙,某会同,亦可也。”颜元认为,只要学好“六德之一德,六行之一行,六艺之一艺”,能用来“修身、齐家、仪风、式俗”,“致治、拨乱、康济民命”,就不枉“生也为一人,列名为一儒”。在漳南书院,李堆多才多艺,颜元就打算把他培养成通儒;王源喜兵,颜元便多与他讨论军事问题;曹可成识云而知雨,颜元就建议他向天文方面发展。

  2.“习行”教学法

  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学风而言,“书生徒讲文理,不揣时势。”“明季士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11] “明之季年,道学弥尊,科甲弥重。于是黠者坐讲心学,以攀援声气。朴者株守课册,以求取功名。致读书之人,十无一二,能解事者。”颜元成人教育思想的形成不能不受此影响。颜元反对程朱理学,反对宋儒“以偏为恶”的观念,尤其对学校仅为培养考取功名之人不满。因此,颜元主持漳南书院期间,课程设置上显著的特征是除了要求成人学生学习“六艺”,还强调“习行”。

  颜元认为当时的书院教育有两大弊端:一是“返观打坐”和“对谭静敬”的习静教育,二是“执书伊吾,翅笔著述”的书本教育。他认为“六艺之教”就是培养成人学生自己动手,在“习行”中学,从而得六艺实学知识。漳南书院这种“习行经济”的成人教育方法和思想为晚清洋务派、改良派汲取,用于革新传统教育、创建新式学堂。

  “习行”教学法,一方面同他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密切关系,他主张“见理于事,因行得知”,认为“理”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只有接触事物,躬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他重视“习行”教学法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反对理学家静坐读书、空谈心性的教学方法。在他看来,“从静坐讲书中讨来识见议论”,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且终日坐书房中,影响健康。为了改变理学家这种把道全看在书上,把学全看在读和讲上的教学方法,颜元大力提倡“习行”教学法。他认为“思不如学,学而必习,习而必行”,强调“吾辈只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言语文字上著力”。因为那种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的”教学,在他看来“皆无用之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要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这样,所学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

  但需要指出的是,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他认为书本记载的“原是穷理之文,处事之道,岂可全不读书”。因而通过读书获得知识,“乃致知中一事”。但“将学全看在读上”,“专为之则浮学”,且书读得愈多,愈缺乏实际办事能力。因而颜元主张读书、讲说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功夫,花更多精力。颜元反对脱离实际、注入式、背诵教条的教学方法,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从亲身躬行实践中获得知识,这可说是中国近代成人教育教学法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创新。

  3.“真学实学”教学内容

  颜元极力反对理学和八股的虚浮空疏,主张“真学”、 “实学”的成人教育内容,他认为“救弊之道在于实学而不在于空言。”但汉宋儒专以“讲读著述为学……凡遇着实用功处,便含糊脱略过去……渠满眼只看得几册文字是文……只见其虚不见其实。”这种虚学的教育,就如同镜中花、水中月,是空疏无用之物,学习只能纸上谈兵,当有问题出现之时,则不知所措,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因此颜元极力主张改变空谈虚学的学校教育,实行实学的教育内容,学习那些对国计民生有用的知识。他所倡导的以实用为主的教育内容是“六府”、“三事”、“三物”。“六府”是指金、木、水、火、土、谷;“三事”包括“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和“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而“三物”也就是“三事”,两者异名同实。“三物”之重以“六艺”为根本,“六德”、“六行”分别是“六艺”的作用和体现。因此,“六艺”的内容十分广泛,它既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又包括“兵、农、钱、谷、水、火、工、虞”,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实用科学。

  四、余论

  颜元在漳南书院身体力行,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大无畏的战斗精神,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了传统教育,尤其是程朱理学教育,并在批判中创立了以“实学”为特征的成人教育理论体系。他主张学校为 “人才之本”,必须培养“实才实德之士”,提出应该传授包括诸多门类的自然科技知识,各种军事知识和技能在内的“真学”、“实学”,强调接触实际,在躬行中获得知识的“习行”教学法等。颜元为漳南书院所作的课程设置已经蕴涵着今天成人课程设置的萌芽,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一篇:新时期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下一篇:浅谈重构母语教育的创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