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形象对问题学生的影响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7-06 09:59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问题学生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自卑感强
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
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问题学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着装修饰、工作态度、创新精神、高尚品质等,无不对问题学生的形成和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师形象能对问题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外在形象感染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那些经常以奇装异服和行为怪异以示风度的问题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他的思想情操,使其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而且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一走进去,自然成了全体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们特别是其中的问题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他们产生愉快感,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1.仪表
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时代在前进,过去的观念也应该有些改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的穿着应当跟上时代,应当体现出“职业美”和“现代美”,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让学生觉得他/她太过时,太土,太随便。张扬而不脱俗的仪表美,会潜移默化地感染问题学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追求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可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
2.语言
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教师的语言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此话一点不假。教师在和问题学生的谈心过程中将自己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溶入了语言,他/她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同时在和问题学生的谈心过程中如使用语言的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不但体现了教师的才华、学识、智商及人品,而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心理产生由衷的佩服,从而对他们的谈话才能产生效果。
3.举止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那些行为放纵、自由散漫的学生,并且能使他们从行为上得以教育。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对教师有特别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
二、教师内在形象熏陶
教师的形象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品,才是促进问题学生转化最根本的原因。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于是教师往往成为他们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学生,说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对话。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1.善良与关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问题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问题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问题学生。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
2.宽容与公正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因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问题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问题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簿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3.个性与风趣
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通常是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无个性必平庸。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教师自己就必须有个性。这种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会对那些问题学生产生魅力,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问题学生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作用。充满幽默感的老师永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那些问题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课堂中获得的听课效率将会高得多。幽默感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语言,风趣的语言常能寓人情物理于诙谐之中,让人一笑之余,继以深长思索。
总之,完美的教师形象对问题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那种教师特征模糊、情绪化、随意性对问题学生的影响不能小视,它不利于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培养。我们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品位,做一位现代意识、专业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去追求完美,做问题学生乃至所有学生的偶像、楷模。
1.自卑感强
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
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问题学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着装修饰、工作态度、创新精神、高尚品质等,无不对问题学生的形成和转化产生重要的影响。什么样的教师形象能对问题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外在形象感染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对那些经常以奇装异服和行为怪异以示风度的问题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他的思想情操,使其由受其师而乐于学,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师的衣着、表情、姿态等等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情绪,而且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一走进去,自然成了全体学生注目的中心。学生们特别是其中的问题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教师整洁大方的服饰衣着、庄重优雅的举手投足、亲切热情或幽默睿智的神情,都能使他们产生愉快感,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1.仪表
教师的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时代在前进,过去的观念也应该有些改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的穿着应当跟上时代,应当体现出“职业美”和“现代美”,穿着是一门学问,也是美的教育的一部分。教师不能不修边幅,不能让学生觉得他/她太过时,太土,太随便。张扬而不脱俗的仪表美,会潜移默化地感染问题学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追求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可拉近师与生之间的距离。
2.语言
从职业角度看,教师恐怕是说话最多的了。教师的语言主要在于要有“激情”。“言为心声”此话一点不假。教师在和问题学生的谈心过程中将自己对教育事业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精通溶入了语言,他/她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产生号召力。同时在和问题学生的谈心过程中如使用语言的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言而有信不但体现了教师的才华、学识、智商及人品,而重要的是使他们在心理产生由衷的佩服,从而对他们的谈话才能产生效果。
3.举止
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那些行为放纵、自由散漫的学生,并且能使他们从行为上得以教育。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对教师有特别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
教师面对问题学生时,带着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和颜悦色的表情,优美端庄的仪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舒适感和亲切感,从而使师生之间的谈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内在形象熏陶
教师的形象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品,才是促进问题学生转化最根本的原因。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于是教师往往成为他们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学生,说到底就是把受教育者都当成活生生的人,尊重他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对话。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1.善良与关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问题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往往表现出:和家长对立关系;在班级中没有地位;师生关系紧张;他们经常生活在受人歧视和嫌弃的阴影里,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心,久而久之,就与同学和老师在心理上产生对立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问题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问题学生。但是,在给予他们关心爱护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使他们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
2.宽容与公正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因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问题学生如果总是受到负面的评价,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问题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接受教育。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据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在学生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簿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正,这是孩子信赖教师的基础。
3.个性与风趣
个性,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的才华通常是由人的个性表现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无个性必平庸。人格魅力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发展积极的心态,表现真实的自我。我们希望把学生培养成有个性的人,教师自己就必须有个性。这种个性越突出,越明显,就越会对那些问题学生产生魅力,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消除不良心理,这将对提高问题学生学习信心和成绩起到很大作用。充满幽默感的老师永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而那些问题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课堂中获得的听课效率将会高得多。幽默感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语言,风趣的语言常能寓人情物理于诙谐之中,让人一笑之余,继以深长思索。
总之,完美的教师形象对问题学生的影响力不可低估,那种教师特征模糊、情绪化、随意性对问题学生的影响不能小视,它不利于对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培养。我们要注意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超越,提高自身的人生价值品位,做一位现代意识、专业意识、服务意识强的教师,去追求完美,做问题学生乃至所有学生的偶像、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