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0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迸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首先应考虑到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学习动机的培养是使学生把社会和教育对他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高科技发展加快,对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用人单位要求应聘大学生必须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那么,在校高中生就会因为社会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顺应时代要求。
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一、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是学生近期内或长远的达成目标,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准射击,有了目标才能为之努力奋斗,不管有多大困难,都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排除一切干扰,达到理想的彼岸。wWw.lw881.com学习目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远大的理想联系起来,与集体利益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间接的、长远的学习动机。这类学习动机具有持久而强大的动力作用,它能推动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应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教育方式,易于接受,生动具体,富有感染性,使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学习动机。诱导学生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国家人民利益结合起来,不要产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不良倾向。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知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对社会和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学习的需要,而且在满足这种需要所从事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讲授每门学科或每章每节之前,必须生动有力地讲清目的、要求和任务,并结合教材内容阐明其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另外,教师应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条,只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学生获得更直观、形象的认识。丰富有趣、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法及作业的多样化,可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三、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信息反馈作用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因此,应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出的正确答案、学习成绩的进步以及在实际中应用知识的成效等,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在教学中,有时进行一种专项训练,可以让学生自行做练习,并规定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完成。通过反馈,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紧迫感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时取长补短激发上进心。如果没有反馈,则缺乏激励很少进步。无论哪一门学科,没有随堂检测,效果往往不佳。
四、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评价和表扬鼓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而后者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扬与鼓励是教师对学生免费的赐予,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要吝啬你的表扬鼓励。
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但也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过分的表扬也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使其忽视自己的缺点从而导致消极的结果。有经验的教师在表扬学生时也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采用“建议”口吻,“希望”语气,鼓励他们继续上进。学无止境,人无完人,让学生永远处在不懈追求远大目标的状态中,才能产生压力和动力。在批评时,要注意分寸,针对不同环境、对象、时间、地点,运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特征的方式、方法,从积极方面把鼓励与批评结合起来,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五、适当举办学习竞赛
人们通常认为,竞赛是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举办学习竞赛,如征文、读书、书法、手工制作、小发明等,形式要多样,使每个参赛者都有成功的机会。有些长于抽象思维、有些长于形象思维;有些长于表达、有些长于运动和操作等。当然,进行竞赛的重点在于激励学生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学生竞赛不宜过多过滥,过多竞赛会失去激励作用,反而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因失败而丧失信心和兴趣。竞赛后的总结工作也要跟上,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纠正错误的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其理论性,更有其实践性,教育工作者应在实际操作中获得认识的提升和飞跃,最终促进教书、育人双提高。

上一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下一篇:把学生对英语的“恐厌”变“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