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2

摘要:要真正促使学生走上创作之路,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给学生多一些的成就感,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
关键词:写作;学生;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在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中,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第一学段的相关表述是“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的相关表述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到第三学段才过渡到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四学段则提出“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具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同时,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而这一点是过去被忽略的,标准对此有意作了强化,在不同学段分别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要求。
大凡爱上写作的同志都有类似的经历:他爱上写作不是第一次获奖,也不是作品变成铅字,或许都难忘教师曾把他的作品当范文来读,哪怕是有人曾表扬他的一个字用得恰当。如果要让学生爱上写作,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很管用:
一、“海选”——发现闪光点
不是每一个孩子天生就是作家。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尽可能创造成功的机会,鼓励和帮助学生去获得成功的体验,用满意的效果去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要充分挖掘和捕捉每一个学生作文的成功点、闪光点,大至节段篇,小至字词句,都要及时加以肯定。学生作文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绝对一无是处。教师的评判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点滴的成功会使学生激起喜悦的心情,这样就能调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总是体验不到成功的快感,就会焦虑、自卑,因而失去学习作文的兴趣。教师应该沉到作文中去,从粗石中挑出白玉,挑出学生的自信心,挑出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补齐不足、发挥优点。
记得班上有一学生成绩是最后一名,作文从来也没有写到500字,甚至没有几句是通顺的,有一次他写了《我最爱的小狗》一文,其中有句写到“每天放学回家,小狗都要扑到我的身上”,笔者就抓这一句表扬了他的作文很有真情实感,恰巧那天他请假了,笔者于是请边上的同学传话给他。第二次作文时,他的作文破天荒地写到了800字。
也有一位调皮的孩子,他对大自然情有独钟,每次写到家乡的时候总能用很抒情的话赞美家乡:“弯弯的小溪,宁静的田野,那里是我的乐园。可这一切都因为读书而离我远去”。那次,笔者也把他写景的句子在班级读了,笔者读到了他眼里的感动。
还有一学生天生怕写字,有一次日记里写了一篇半抄半改的文章,笔者建议他抄到班级选刊里,他热情高涨,一次又一次改直到完全满意为止。
所以,科学地使用“表扬”以尽快激励学生进入某种层次的写作状态,这一点很管用。再差的作文,也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某句话写得顺畅,你就把它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捧出来,表扬,夸!带着一种爱、尊与惊喜,一股劲地去夸,夸……就这样由此一点,扩而大之,扩而大之……你所用心捧出的这朵小花,就十有八九会成为一朵大花、真花。这种效应,是神奇的。不信,尽可一试。
二、“打造”——授人以渔
不规矩无以成方圆,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自信,自信自己是写作的料时,就得适当地授之以渔,学会写作。笔者认为提建议得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时机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笔者认为忠言也可顺耳,更利于行。如果你的建议是在学生想去投稿时或是在表扬之后,那么一定很受用。记得每次学生的作文被选上时,笔者都建议学生自己修改,请同学修改,然后接受教师的建议,这样几次修改学生都欣然接受,真有“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2.注意分寸
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在教方法的时候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作文特点、个性特点,以便对症下药,在这点上面批很有必要。
3.注意方法
笔者总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方法,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真要践行起来却又无所适从。
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得充分利用以下榜样的作用:
1.同学的范文
每次作文讲评时都不要忘记读读学生闪亮的句子,也不吝啬推荐几篇佳作课后请其他同学拜读。
2.教师的范文
常言道:“老师傅不高,教下的徒弟凹腰。”“身教重于言教”。特别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不仅应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策划者,更应当是与学生平等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但能掌握上好作文课的主动权,而且能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学生还能把你当作他们的良师益友和学习的合作伙伴,从而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强烈兴趣,极大地调动他们写好作文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人人都跃跃欲试,一争高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竞争态势,使他们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作文潜力,使每个学生都进入一个写好作文的最佳心境。
3.教材的示范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在安排材料、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独具匠心,都能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学生可以把教材当作一面“镜子”,通过模仿,照出自己的习作风采。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指出:“在儿童的发展中,模仿尤其会带给人类智慧和才能,并引导儿童走向新的发展水平。”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找准和把握仿点,引导学生仿其言、仿其格、仿其法,用以表现自己的生活实践。教材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一根借以支撑的拐棍,支持他们不断向前探索、创新。

总之,学会写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兼容并蓄。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三、“出炉”——创建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结果,他们的学习意愿就全消失……”这句话讲得十分精辟。所以要不断地让孩子有成就感。成就,是每个人的终生追求。有了成就,无论其大小,就等于有了人生的辉煌。因此,成就愈大,奋斗愈甚,而奋斗愈甚,成就也就愈大。这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法则,然而,它却在现实中被到处弥漫着的浮躁与急功近利掩埋着,很少有人去研究、去运用。作文教学长期陷入自戕与沉寂,也就理所当然了。
除了上课作文外,笔者还在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创建了成功的舞台,也许没有更多的鲜花和掌声,也许没有昂贵的奖品,有的只是同学和教师给他的认可。
首先,设班级周刊。笔者在每周学生的日记本里选出好的作品。每次日记本发回时,学生很是渴望看见“选”字,然后欣喜地等教师宣读本周入选的同学名单。再收到一张白纸,然后用最美的字抄上自己入选的作文,还要设计精美的插图。一周后,班级的图书角又多了一本“班刊”,作者是我们自己。
其次,推选佳作到校刊。学校每月都有一期校刊。每次笔者都会选中可以入选的作品,然后让作者自己组织修改,同学、朋友、家人都可以是修改者。一周后在班级宣读,共同修改,直到大家都满意为止。
再者,鼓励学生向报社投稿。每次学生收到稿费时,我们都要举办庆功会,让获奖的学生说获奖感言,让同学用诗歌散文的形式祝贺,让所有的同学分享成功的喜悦。
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如果青少年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深刻又浓厚的兴趣,就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培养起坚韧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激发勤写多练的写作热情,就能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是个慢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笔者深信,如果每个学生都爱上了她,那么就没有追不到的美文。那么作为教师,当务之急就是牵线搭桥,给孩子鼓励的美言,让他们对作文产生好感。然后锲而不舍地给孩子制造机会,让孩子真正爱上写作,这一过程并不需要更多的豪言壮语,需要的是你发现美的眼睛和爱孩子的心。如果一以贯之地做下去,也许不伟大,但一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生明.语文教师应写好“下水作文”[j].素质教育论坛(上半月),2009(4).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students in the way to creation, teachers must motivate students’ writing interest and give students more sense of achievement so as to develop students’ writing habit.
key words: writing; students; interest

上一篇: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下一篇:制约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