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加强教师教字常规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4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学管理 教学常规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以学生为本
论文摘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加强新时期学校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教育常规制度内容的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中小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惯于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已显得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是教学常规制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变革与创新。
一、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这是由过去长期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文化态势所决定的。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以学论教”的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已不再处于传统的中心地位,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新变化,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这也决定了教师将仍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依然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部分。
审视当前一些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就制度所涉及的内容而言,相对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有一份对某县中小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文本调研资料显示:全县31所中小学校,在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方面,其中教师备、讲、批、辅、考、研等六项具体制度健全的有11所学校,占35.5%;涉及五项以上具体制度比较健全的有20所学校,占64.2%;其他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略有缺项,但总体上说比较健全。有的学校把“实验”单独作为一项常规制度,也未尝不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图、文、声、像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呈现了千变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课堂教学丰富发展了,是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单独规定,还是将其有机纳人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常规制度中,要视学校的实际而定。相对来说,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重要的不是补充制度缺项,而是需要常规制度实质性内容上的创新。
二、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创新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是事物发展变革的基础,只有创新,事物发展才有活力。常规不常,没有不变的万古教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不变。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措施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革人手。制度创新是基础,是事物发展的生长点。不创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成效不大,就与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滞后有重要关系。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又缺乏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保证,缺失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到头来学生考试分数又提高不上去,这就是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症结。
2.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有时代精神内涵。
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关新思想、新规定、新要求内化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教学制度规范和保障。就教学的每一项常规制度内容来说,是有结构性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规矩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三方面,构成了教学常规制度的严密统一体。教学常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相对稳定的、具有实质性内涵的教学标准规范的主体部分,也包括指导性理念创新。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为现实基础,以新时期我国重要教育法律法规为政策规范基础,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以保障学校教学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
要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有些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有机融人教学常规制度的内涵中,如“所留作业要有典型性、精确性、指导性”等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纳入作业选留常规制度中;有些内容要求,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主体、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减轻课业负担等内容可以作为刚性的规定,直接纳人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人本教学文化,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规范性。
三、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
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与学生学习常规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和影响,但又有其制度的内涵特点。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主体发展应全面和谐,创新人才素质应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与素质的关系,在教学常规制度建设内涵上,要体现使学生主动发展、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融人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各子项制度中,以彰显新时期人本教学思想文化。如在教师备课常规制度中,要突显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等“备学生”的制度理念,以优化教学设计。
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注重其个性化教学,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既是策略方法,又是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就不能“一锅煮”,要区别情况,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在作业、考试、辅导等教学环节分层要求,扬长避短,讲求实效。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要将这一教学理念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各子项制度中,以使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思考和创新。
3.尊重主体,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就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代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关系由教与学的支配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和谐互动关系和教学相长关系;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由过去学生适应教师“教”到教师适应学生“学”的转变,使教与学和谐互动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智力发展活动,在教与学不断转换过程中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机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子项制度中,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指出,“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新《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主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有与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势,可以适合于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学。凡有教学的地方,无论是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疑难问题,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实行启发式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全新的保障意义。
启发式与灌输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温总理在谈到启发式教育说:实行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将启发式教学理念融人教师教学、教研等教学常规制度中,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体现过程。
5.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我国建国60年来一直的教育主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涉及到办学规范、教学评价、考试改革等诸多问题。就学校教学来说,要使学生愉快幸福地学习,需要坚决摈弃以牺牲学生生命健康为代价“拼消耗”的违背教育科学的违规教学行为;需要学生从过长的学习时间、过多的作业量和过频的考试中得到解放;需要在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和控制考试次数上进行刚性制度规范;需要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及改进教学评价上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将国家有关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真正纳人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中,才有利于使学生生命健康幸福地成长。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具有新时期的教师教学新规范,彰显出新时期的教学新文化,才能使学校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促进学校教学的健康发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时代精神。
论文摘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加强新时期学校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教育常规制度内容的完善与创新。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主体,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以新课程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发展,使我国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使中小学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面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习惯于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已显得不适应教学改革的创新和发展。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是在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的发展性建设,是教学常规制度内容的充实与完善、变革与创新。
一、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
在传统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教师教学常规制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这是由过去长期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文化态势所决定的。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在“以学论教”的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已不再处于传统的中心地位,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新变化,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是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这也决定了教师将仍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依然是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主体部分。
审视当前一些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就制度所涉及的内容而言,相对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学管理常规制度来说,还是比较健全的。有一份对某县中小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文本调研资料显示:全县31所中小学校,在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方面,其中教师备、讲、批、辅、考、研等六项具体制度健全的有11所学校,占35.5%;涉及五项以上具体制度比较健全的有20所学校,占64.2%;其他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略有缺项,但总体上说比较健全。有的学校把“实验”单独作为一项常规制度,也未尝不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图、文、声、像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呈现了千变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课堂教学丰富发展了,是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项常规单独规定,还是将其有机纳人到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有关常规制度中,要视学校的实际而定。相对来说,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重要的不是补充制度缺项,而是需要常规制度实质性内容上的创新。
二、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要创新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是事物发展变革的基础,只有创新,事物发展才有活力。常规不常,没有不变的万古教条,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相对稳定并不是绝对不变。教学常规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加以修订和完善,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措施保证。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需要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革人手。制度创新是基础,是事物发展的生长点。不创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在一些地方的学校成效不大,就与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制度滞后有重要关系。把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又缺乏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保证,缺失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到头来学生考试分数又提高不上去,这就是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症结。
2.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有时代精神内涵。
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将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有关新思想、新规定、新要求内化为学校教师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学校教学制度规范和保障。就教学的每一项常规制度内容来说,是有结构性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规矩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三方面,构成了教学常规制度的严密统一体。教学常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相对稳定的、具有实质性内涵的教学标准规范的主体部分,也包括指导性理念创新。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新课程实施的教学实践为现实基础,以新时期我国重要教育法律法规为政策规范基础,使新时期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有时代精神内涵,以保障学校教学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
要加强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重要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宗旨。有些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有机融人教学常规制度的内涵中,如“所留作业要有典型性、精确性、指导性”等内容要求,可以作为弹性制度纳入作业选留常规制度中;有些内容要求,如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尊重主体、因材施教、实行启发式、减轻课业负担等内容可以作为刚性的规定,直接纳人到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真正体现人本教学文化,并具有创新性和科学规范性。
三、新时期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的基本特点
教师教学常规制度与学生学习常规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和影响,但又有其制度的内涵特点。
1.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主体发展应全面和谐,创新人才素质应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知识、能力、情感与素质的关系,在教学常规制度建设内涵上,要体现使学生主动发展、互动发展、和谐发展、综合发展的价值取向。要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核心理念融人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讲、批、辅、考、研等各子项制度中,以彰显新时期人本教学思想文化。如在教师备课常规制度中,要突显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等“备学生”的制度理念,以优化教学设计。
2.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内在统一的辩证逻辑关系。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注重其个性化教学,承认差异,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因材施教,既是策略方法,又是教学理念、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就不能“一锅煮”,要区别情况,根据学生差异特点,在作业、考试、辅导等教学环节分层要求,扬长避短,讲求实效。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和条件,要将这一教学理念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各子项制度中,以使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会思考和创新。
3.尊重主体,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就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现代教学的发展和新课程实施,使教学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学关系由教与学的支配从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关系、和谐互动关系和教学相长关系;教师由过去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实现由过去学生适应教师“教”到教师适应学生“学”的转变,使教与学和谐互动成为螺旋式上升的智力发展活动,在教与学不断转换过程中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将这一教学理念有机纳入到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的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相关子项制度中,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4.实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
启发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温家宝总理在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指出,“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新《义务教育法》第34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的主旨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有与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势,可以适合于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学。凡有教学的地方,无论是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教学中,还是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遇到疑难问题,都需要得到教师的启发和帮助。实行启发式教学,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全新的保障意义。
启发式与灌输式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温总理在谈到启发式教育说:实行启发式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启发式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善于设问、激疑、点拨、诱导、激励和鼓舞,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学习。将启发式教学理念融人教师教学、教研等教学常规制度中,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生命体现过程。
5.轻负担,高质量,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我国建国60年来一直的教育主张。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才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涉及到办学规范、教学评价、考试改革等诸多问题。就学校教学来说,要使学生愉快幸福地学习,需要坚决摈弃以牺牲学生生命健康为代价“拼消耗”的违背教育科学的违规教学行为;需要学生从过长的学习时间、过多的作业量和过频的考试中得到解放;需要在控制学生作息时间、控制作业量和控制考试次数上进行刚性制度规范;需要在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作业质量及改进教学评价上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将国家有关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理念真正纳人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建设中,才有利于使学生生命健康幸福地成长。
学校教师教学常规制度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具有新时期的教师教学新规范,彰显出新时期的教学新文化,才能使学校教学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促进学校教学的健康发展,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