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也谈后进生的转化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5
新课程基本理念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变面向极少数‘优等生’的应试教育为‘大众化’的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后进生是怎么形成的?如何防止他们分化?这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后进生的转化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仅凭单纯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记》上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因而需要分析他们滞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根据本人调查和总结,高中阶段后进生的形成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不学不思。这类学生对学习漠不关心,更谈不上爱学习,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背起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第二类,学而不思。这类学生想学,但学不得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虽然知道概念,定义,定理、公式,但搞不清它们之间的联系,解题时也不能正确运用,只能生搬硬套,题目稍微变化就束手无策;第三类,思而不学。这类学生聪明有余,努力不足,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巩固,学得快,忘得更快,基础知识掌握欠佳,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思路的“乱”和“怪”。这类学生学习普遍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易转移,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严重影响他们成绩的提高。
当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是非智力因素导致这些智力正常甚至超常的孩子轮为师生眼中的“差生”。对于这批学生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资质并不差,缺的是正确的引导。只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他们的特点,遵照德育“知、情、意、行”的教育规律,从思想教育入手,采取诱导的方法,耐心细致地工作,多数后进生一定会向好的方面转化。因而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动之以情,帮其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后进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情感比较丰富,极其敏感,性格有的很内向,相对叛逆,有着较强的自卑感和自尊心。一方面对老师的管教很排斥,对老师的谆谆教导充耳不闻,软硬不吃;另一方面在内心渴望着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是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因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真诚的关爱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亲近感,让他们感到老师在“偏爱”他们,那么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你、爱戴于你,再把“爱”转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为此,我们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把微笑带给他们”,以形成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他们创造一个友爱、互助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们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与其共同携起手来,帮助学生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努力去学习。如:我班王某同学每次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遭到同学们的白眼,老师的训斥。久而久之,他对同学和老师采取敌对的态度,因此成绩越来越差。我知道情况后,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定期到他家去指导他学习,刚开始他还采取强硬的态度,不久就被我所感化,开始向我吐露自己的真实思想。他说“别人要他好,他偏不高兴干”。在对他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加倍地关心他,安排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从此再也没有同学歧视他。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精神支柱,终于使他金石为开。对他以后反复出现的点点错误,我总是耐心地教育、指点,体察谅解,甚至加以策略性的“包庇”。使他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进而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在这次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现在,王某学习热情相当高,他的下一个目标是要进入优秀生行列。

可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唯有动之以情,教师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坚冰,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即使批评教育,也要追求“艺术”性,要“爱”字当头,如同在药片的表面涂上一层糖衣,做到良药不苦口,使他们消除逆反心理,做到心理相容。

其次,以趣促学,由“学会”变为“会学”。
众所周知,后进生成绩之所以差,一个根本原因是没有正确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随时注意后进生学习内容掌握的情况,更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些学生上课易开小差、思想不集中,他们对老师按部就班上课方式不易接受,枯燥无味的语言听不进耳,因此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述数学方面的奇闻趣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恰当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状态;还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巧设悬念,以此来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困惑、紧张、兴奋的情境中不仅了解要学习新概念“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怎么想到”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做法比一厢情愿地介绍新概念,效果要好得多。
此外,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竞争力,争取好成绩的一种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对于一些后进生采取一些竞赛的形式来促进,效果也不错。
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的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一句话,抓住这些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会”之后,指导他们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逐渐变为“会学”。
再次,穷实基础,逐步提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补差工作中,有相当的老师认为“没有熏不透的墙”,采用“题海”战术,作业试题铺天盖地砸向这些后进生,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补习目的,反而会让他们身心疲惫,产生更强的失败感和自卑感。大家都知道后进生基础较差,因此补习教学的起点必须降低,要实行“重基础、精练习、快反馈”的教学方法,重点是穷实基础,使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教学,以所教内容的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以此逐渐提高他们的能力。其次由于后进生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单调不变的习题会使他们学习注意力分散,教学中将每节课练习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
后进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因此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试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和个别相结合,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快反馈”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找到知识之间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海”,要帮助他们,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对老师的能力、毅力、耐心、恒心都是一个大的考验。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数学教学实施指南》陈明华.林益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社,2003年4月。
3.《数学教育学概论》,陈建华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上一篇:简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

下一篇:试析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创设学生有效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