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格商化中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危机
发布时间:2015-07-06 10:07
[论文摘要]现代社会,人格正朝着普遍商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受其影响,成人教育一步步陷入产业化、营利性及工具性的功利主义危机之中。功利主义促进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向往与实现,实现了近期目标,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格褊狭与学历商品化。唯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人格矫治,才能促使成人教育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人格商化;成人教育;功利主义;危害性;人格矫治
法国土伦大学曝出中国留学生买卖文凭事件,法国举国震惊,警方也随即介入调查。我国有些媒体却不以为然,甚至有人以中国造假劣根性牵涉到高等教育而已一笑了之。但更多的是指责、谩骂,怒斥现代学生的人格低劣。殊不知,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中此类事件早已司空见惯。科技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人格正朝着普遍商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形成。
一、人格商化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大脑已经充分进化,人们已经能朝着自己所设定的方向自由行为并将自己意志定着其上。很早以前,我们还在为生存奋斗,现在却为利益不择手段。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从事经营活动,人人都以誊利为己任。民主主义者将此种情形称为“自由”,这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经济学者则称之为“经济人”理性。这预示着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能从行为与效益的反向运动中寻求利益最优化的效果。换句话说,经济社会中人格商化了。
从广义说,人格商品化是人格商化的另类表现形式。自然人的肖像、姓名、形象、声音,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商业形象等人格要素可以与人格主体分离使用并带来经济利益,名人广告、名人商标注册、形象代言等无不打上商化的烙印。
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人格也正在资本化了。经济学家往往只承认人力资本问题。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贝克尔则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问因素联系起来,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实际上是深层次的人格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不断商化并获取利益的过程,进而使整个人格主体也呈现出商化的效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发生逆转。建国初期,社会崇尚“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改革开放前期宣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则是社会个体“自我价值”独自实现的舞台。社会个体逐渐注重个性,崇尚自由和独立,要求社会承认和尊重个人需要,反对他人、社会对自我评价设定标准,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利益。
当今时代,个体人格商化的同时,国家、社会及各种组织也人格化了。从社会契约出发,人与人之间为了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争取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最大化而不防碍他人同等的自由与幸福机会的实现,人们通常结成国家、社会或各种现实组织。这些单位在制定政策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内部成员的利益,他们将根据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地寻找最佳策略,追求国家同社会及组织利益的最大化。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事产、供、销等各种物质活动,也要从事阅读、创作、欣赏等精神活动,从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国家社会也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主要是教育手段塑造人的心灵、完美人的性格。但是人格商化却促使人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人格畸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成人教育中,也充斥着赤裸裸的人格商化现象,成人教育正一步步陷入功利主义的危机之中。
二、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危机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用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它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功利主义基于这样一种伦理原则: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是受功利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而对于社会或政府来说,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职能。在成人教育领域,受人格商化的影响,人们较为关心的是成人教育的现实功能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行为目的来看,适应生活,适应人格自身取向使得成人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以有效维持个人的生计并满足高新科技发展对人素质的需求,这样我们的现代成人教育视野缺失了人文关怀,功利主义思想正充斥整个教育过程。
(一)国家呦利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经济理念深深影响到国家的各项工作,成人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功利主义。这种豪情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为我们已由精英主义教育提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上世纪末所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但我们提前八年完成这个指标。2008年最新秋季学年新生人数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599万人,毛入学率达最高点23%。据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这种盲目冒进主义思想确实值得怀疑。
在国家人格化驱动下,教育正形成一种产业。早在1992年,中央就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首次把教育划入第三产业范畴,要求教育加快发展,更有效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世界贸易组织gats把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l2个行业,包括商业、通讯、建筑与工程、配送、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业、娱乐、文化和体育业、交通以及其他服务。教育作为服务产业融人全球化,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样教育冒进主义者将会更有信心发展教育产业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方面,已经形成全日制为主体、函授、夜大、自考等为补充的成人教育形式,又推出69所高等学校网络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此外,还有党校这种内部学历教育形式。甚至不少高校在高等学校开辟了二学历文凭教育。在学历层次上,成人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已经扩展到在职硕士、博士教育了,就是说,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便可以轻易地取得成人硕士、博士文凭。
在学制期限方面,高等教育期限一再压缩,2002年以来,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开始把研究生培养的三年制,缩短为两年。2004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意见,十分明确地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由三年过渡为两年,以两年制为主。函授本科、专科教育分别由三年缩短为两年与两年半,甚至有些学校实行函授弹性学制了。
各种努力表明,不久将来,我们便能通过开放式教育,实现全民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了。尽管在经济上我们的人均gdp国际排名还处于100多位,但我们首先可能在成人教育方面脱颖而出。
(二)社会功利主义
在经济功利的引领下,整个社会变得近乎疯狂。从社会评价体系来看,学历文凭已经成为衡量人的素质、技能、价值的重要指标,文凭是人的能力体现,用人单位招录员工首先确定文凭,职称、晋级、考核等无不与文凭挂钩,文凭也是单位整体能力的象征。但是在关注文凭表面价值背后,社会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拓展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如何将成人教育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从经济人理性出发,单位意图用最小的成本换来职工文凭,于是在职工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方面几乎没有经济投入。我国《教育法》第40条所规定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成为虚设,职工人力资源的获取完全是职工个人的事,资源的运用带来丰厚的利润却是单位受益。职工不能从单位得到经济时间保障,可能还会以请假、旷工为借口遭受处罚。《教育法》第40条所规定的“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成了一纸空文,成人教育完全成了个人自己的私事,各个单位可以从中解脱了。
受经费紧张及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高校也正沦为商化主体了。现在,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扩大生源,占领成人教育市场,许多高校在各地设置函授教学站点,就地聘请没有资质的教师,任由函授站松散管理,或者通过发行光盘的形式替代教师面授,甚至许多高校将函授站交给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承包。
在营利动机下,降低教学标准和要求,教学环节过度简化必然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比较普遍现象。《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规定,本、专科函授教育毕业生必须达到高等学校同层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相应水平,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自学、面授、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或毕业论文及答辩,或毕业考试)。面授及教师指导的试验、实习占高等学校同层次同专业授课总学时的30%左右。然而,现在许多高等学校在举办高等函授教育时,任意简化教学环节,最主要的教学环节——自学被取消或极度弱化,面授时间过度压缩,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被取消学员大部分顺利过关。电大、二学历等成人教育情况都存在类似情形,远程教育情形更是不容乐观。
人们普遍认为,后现代社会将是一个“危机社会”,职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个人和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准,进行终生的职业生涯开发。…对于个人来说,文凭便成了个体获得职业、凝炼自身价值的外在证明。凭着学历,个体可以避开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轻松的脑力工作获取优厚的待遇,凭着学历个体可以象征成功、笼罩知识的光环。
在此意义上说,学历只是一种获取利益的工具而已。于是参加高等教育获取文凭便成了一种投资手段。
另外,许多个体视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种经营活动,获取文凭是其最终结果,参加学习是经营过程。个体付出经济与智力资本,最终获取丰硕成果“文凭”。在成本——效益衡量下,个体乐于寻找一种效益最大化的途径。由于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形式经济付出与智力投资有所不同。于是,个体便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何种教育。如果能力强者,可以参加自学考试,还可以节省一部分学费;次之,可以参加函授学习,但那需要入学考试。尽管现在的成人教育入学考试分数线极低,但依然有许多人不能通过。实在不行,就选择电大,那是无须入学考试的。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选择远程教育形式。无论哪种教育形式,一旦选择之后,其中所需花费的经济资本基本衡定,可以节省的便是智力资本了。于是面授不参加、作业不做、考试抄袭、寻人替考等现象无不显现出来。
三、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危害性
功利主义促进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向往与实现,达到了近期目标,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格的褊狭与学历的商品化。
(一)人格扭曲
文凭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社会对个人通过艰苦的智力活动追求知识所达到的一种知识水平的确认。在文凭实现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辛苦的汗水,而文凭商品化则抹煞了个人的智力活动,不利于公平竞争,也导致人格扭曲,破坏人格完善。人格的完善是指个体自觉的自我认识,维持身心的相对平衡状态,促使自己向着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人格商化却促使高等教育成了个人投资的工具,教育只是人们在获利过程中的一个准备阶段,通过文凭获取经济利益才是个体及社会的真正目的。在此意义上,教育过程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为自我、为物质利益奋斗成了个体的座右铭。人成了纯粹意义上的“动物人”。在物欲至上,金钱万能观的冲击下,心理失去平衡,思想道德堕落。个体人格所需要的人格要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调,以致涌现出了经济科技高度发达下人们的社会行为偏差即当今世界的“野蛮行为”。
个人主义的盛行也是人格扭曲的另类表现。“功利主义观点的突出特征是:它直接地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但除此之外,就不再关心(除了间接的)满足的问题怎样在个人之间分配。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社会个体凭着智力、经济资本获取一定文凭,再以此投资,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能够处于社会上层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地位所得仅仅是自己的自我奋斗结果,理应受到社会的优待。与此相对应,欠缺经济、智力资本的人则只能沦为出卖体力、为人打工的下层了。因此,社会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也会产生隔阂,社会矛盾可能激化。
(二)学历商品化
在成人教育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文凭成了可以买卖的东西。~方面,文凭的实现过程充满经济动因。高等学校将各学科成绩轻易地卖给学生,上课、考试过程纯粹是形式,学与不学完全是学生个人的事,学校没有一点要求。这种买卖在我国的函授、电大、二学历及远程教育等过程中甚至是全日制高校中早已司空见惯。
另一方面,文凭本身就能成为商品,可能作为直接合同标的予以出卖。据《光明日报》报道,去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填写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这就意味着持有假文凭者的队伍是庞大的。而其中大多数是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学历商品化使得教学质量极其低下,以至“博士不博,硕士不硕”,成人专科本科滥竽充数。如果南开大学张爱民毕业论文抄袭、浙江大学博士后贺海波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因为全日制最高学历教育而成为新闻焦点的话,那么许多本科生包括函授、电大等论文全文抄袭也就不值得惊奇了。教学质量的低下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学历商品化也使得师生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学历商品化中,学生不思学习,寻求一份好的就业是其目标;教师不安心上课,写论文、搞科研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学只是附带工作。传统的恩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关系被老板与学徒之间的关系所取代。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人格矫治
成人教育包括函授、电大、二学历、网络远程教育等形式无不充斥着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动机,其根本原因是人格商化。人格商化促成个体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异化,也促使成人教育举办者目的异化。反之,功利主义也反作用于人格商化,以至恶性循环,致使教育日益陷入颓废境况。因此,为了矫治功利主义,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目的,矫治人格。
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理性力量,也需要人格力量,否则,就不是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倡导把科学和人文教育在新形势下重新统一起来,重视人的人格因素而不单单追求人的能力发展,走向“和谐的人格”的呼声,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成人教育应当把人的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使成人的知识和修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使成人形成完整的人格。
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应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呼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重视人的和谐发展,重视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内的人的全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应该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一内在的财富》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通过“四个学会”来实现,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人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即“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令面发展。”学会做人中的“tobe”的原意,在这里不应是“生存”、“存在”,而应是“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成为完整的人”。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学习型社会就是着眼于对人、对人性以及对“人生真正的价值”的培养和实现。
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人类优秀的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树立个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成人对社会、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发展潜能,将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既帮助受教育者凭借所学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也帮助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中有所发展。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功利主义思想,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使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真正过渡到终身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让全面的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由被动适应社会的技能、文凭式学习转变成主动的人格锤炼式学习。
[论文关键词]人格商化;成人教育;功利主义;危害性;人格矫治
法国土伦大学曝出中国留学生买卖文凭事件,法国举国震惊,警方也随即介入调查。我国有些媒体却不以为然,甚至有人以中国造假劣根性牵涉到高等教育而已一笑了之。但更多的是指责、谩骂,怒斥现代学生的人格低劣。殊不知,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教育中此类事件早已司空见惯。科技的推动、经济的发展,人格正朝着普遍商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从而促进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形成。
一、人格商化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大脑已经充分进化,人们已经能朝着自己所设定的方向自由行为并将自己意志定着其上。很早以前,我们还在为生存奋斗,现在却为利益不择手段。现代社会中,人人都在从事经营活动,人人都以誊利为己任。民主主义者将此种情形称为“自由”,这是人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经济学者则称之为“经济人”理性。这预示着社会生活中,人们都能从行为与效益的反向运动中寻求利益最优化的效果。换句话说,经济社会中人格商化了。
从广义说,人格商品化是人格商化的另类表现形式。自然人的肖像、姓名、形象、声音,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商业形象等人格要素可以与人格主体分离使用并带来经济利益,名人广告、名人商标注册、形象代言等无不打上商化的烙印。
从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人格也正在资本化了。经济学家往往只承认人力资本问题。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贝克尔则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问因素联系起来,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实际上是深层次的人格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不断商化并获取利益的过程,进而使整个人格主体也呈现出商化的效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发生逆转。建国初期,社会崇尚“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改革开放前期宣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则是社会个体“自我价值”独自实现的舞台。社会个体逐渐注重个性,崇尚自由和独立,要求社会承认和尊重个人需要,反对他人、社会对自我评价设定标准,坚持“走自己的路”,实现自我价值,追求个人利益。
当今时代,个体人格商化的同时,国家、社会及各种组织也人格化了。从社会契约出发,人与人之间为了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争取实现个人的自由与幸福最大化而不防碍他人同等的自由与幸福机会的实现,人们通常结成国家、社会或各种现实组织。这些单位在制定政策时已充分考虑到了内部成员的利益,他们将根据内部与外部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地寻找最佳策略,追求国家同社会及组织利益的最大化。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事产、供、销等各种物质活动,也要从事阅读、创作、欣赏等精神活动,从中陶冶情操、完善自我。国家社会也积极采取各种方式主要是教育手段塑造人的心灵、完美人的性格。但是人格商化却促使人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人格畸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成人教育中,也充斥着赤裸裸的人格商化现象,成人教育正一步步陷入功利主义的危机之中。
二、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危机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用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它产生于近代英国,是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功利主义基于这样一种伦理原则:人的本性是避苦求乐的,人的行为是受功利支配的,追求功利就是追求幸福;而对于社会或政府来说,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基本职能。在成人教育领域,受人格商化的影响,人们较为关心的是成人教育的现实功能和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行为目的来看,适应生活,适应人格自身取向使得成人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以有效维持个人的生计并满足高新科技发展对人素质的需求,这样我们的现代成人教育视野缺失了人文关怀,功利主义思想正充斥整个教育过程。
(一)国家呦利主义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们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经济理念深深影响到国家的各项工作,成人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渗入功利主义。这种豪情在高等教育方面表现为我们已由精英主义教育提前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上世纪末所制定的《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但我们提前八年完成这个指标。2008年最新秋季学年新生人数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599万人,毛入学率达最高点23%。据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阶段认定,毛入学率低于15%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超过50%为普及阶段。这种盲目冒进主义思想确实值得怀疑。
在国家人格化驱动下,教育正形成一种产业。早在1992年,中央就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首次把教育划入第三产业范畴,要求教育加快发展,更有效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世界贸易组织gats把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l2个行业,包括商业、通讯、建筑与工程、配送、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业、娱乐、文化和体育业、交通以及其他服务。教育作为服务产业融人全球化,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样教育冒进主义者将会更有信心发展教育产业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式方面,已经形成全日制为主体、函授、夜大、自考等为补充的成人教育形式,又推出69所高等学校网络远程教育的试点工作。此外,还有党校这种内部学历教育形式。甚至不少高校在高等学校开辟了二学历文凭教育。在学历层次上,成人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已经扩展到在职硕士、博士教育了,就是说,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便可以轻易地取得成人硕士、博士文凭。
在学制期限方面,高等教育期限一再压缩,2002年以来,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开始把研究生培养的三年制,缩短为两年。2004年教育部等部门出台意见,十分明确地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由三年过渡为两年,以两年制为主。函授本科、专科教育分别由三年缩短为两年与两年半,甚至有些学校实行函授弹性学制了。
各种努力表明,不久将来,我们便能通过开放式教育,实现全民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了。尽管在经济上我们的人均gdp国际排名还处于100多位,但我们首先可能在成人教育方面脱颖而出。
(二)社会功利主义
在经济功利的引领下,整个社会变得近乎疯狂。从社会评价体系来看,学历文凭已经成为衡量人的素质、技能、价值的重要指标,文凭是人的能力体现,用人单位招录员工首先确定文凭,职称、晋级、考核等无不与文凭挂钩,文凭也是单位整体能力的象征。但是在关注文凭表面价值背后,社会更多的是关注如何拓展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如何将成人教育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从经济人理性出发,单位意图用最小的成本换来职工文凭,于是在职工的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等方面几乎没有经济投入。我国《教育法》第40条所规定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为本单位职工的学习和培训提供条件和便利”成为虚设,职工人力资源的获取完全是职工个人的事,资源的运用带来丰厚的利润却是单位受益。职工不能从单位得到经济时间保障,可能还会以请假、旷工为借口遭受处罚。《教育法》第40条所规定的“从业人员有依法接受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成了一纸空文,成人教育完全成了个人自己的私事,各个单位可以从中解脱了。
受经费紧张及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高校也正沦为商化主体了。现在,大多数普通高等学校把举办成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扩大生源,占领成人教育市场,许多高校在各地设置函授教学站点,就地聘请没有资质的教师,任由函授站松散管理,或者通过发行光盘的形式替代教师面授,甚至许多高校将函授站交给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承包。
在营利动机下,降低教学标准和要求,教学环节过度简化必然成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比较普遍现象。《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规定,本、专科函授教育毕业生必须达到高等学校同层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相应水平,函授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自学、面授、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考试(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答辩(或毕业论文及答辩,或毕业考试)。面授及教师指导的试验、实习占高等学校同层次同专业授课总学时的30%左右。然而,现在许多高等学校在举办高等函授教育时,任意简化教学环节,最主要的教学环节——自学被取消或极度弱化,面授时间过度压缩,辅导答疑、作业、试验、实习被取消学员大部分顺利过关。电大、二学历等成人教育情况都存在类似情形,远程教育情形更是不容乐观。
(三)个人功利主义
人们普遍认为,后现代社会将是一个“危机社会”,职位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个人和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准,进行终生的职业生涯开发。…对于个人来说,文凭便成了个体获得职业、凝炼自身价值的外在证明。凭着学历,个体可以避开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事轻松的脑力工作获取优厚的待遇,凭着学历个体可以象征成功、笼罩知识的光环。
在此意义上说,学历只是一种获取利益的工具而已。于是参加高等教育获取文凭便成了一种投资手段。
另外,许多个体视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种经营活动,获取文凭是其最终结果,参加学习是经营过程。个体付出经济与智力资本,最终获取丰硕成果“文凭”。在成本——效益衡量下,个体乐于寻找一种效益最大化的途径。由于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形式经济付出与智力投资有所不同。于是,个体便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参加何种教育。如果能力强者,可以参加自学考试,还可以节省一部分学费;次之,可以参加函授学习,但那需要入学考试。尽管现在的成人教育入学考试分数线极低,但依然有许多人不能通过。实在不行,就选择电大,那是无须入学考试的。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选择远程教育形式。无论哪种教育形式,一旦选择之后,其中所需花费的经济资本基本衡定,可以节省的便是智力资本了。于是面授不参加、作业不做、考试抄袭、寻人替考等现象无不显现出来。
三、成人教育功利主义的危害性
功利主义促进人们对经济利益的向往与实现,达到了近期目标,但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格的褊狭与学历的商品化。
(一)人格扭曲
文凭就其本质而言,是国家社会对个人通过艰苦的智力活动追求知识所达到的一种知识水平的确认。在文凭实现过程中,需要付出许多辛苦的汗水,而文凭商品化则抹煞了个人的智力活动,不利于公平竞争,也导致人格扭曲,破坏人格完善。人格的完善是指个体自觉的自我认识,维持身心的相对平衡状态,促使自己向着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人格商化却促使高等教育成了个人投资的工具,教育只是人们在获利过程中的一个准备阶段,通过文凭获取经济利益才是个体及社会的真正目的。在此意义上,教育过程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为自我、为物质利益奋斗成了个体的座右铭。人成了纯粹意义上的“动物人”。在物欲至上,金钱万能观的冲击下,心理失去平衡,思想道德堕落。个体人格所需要的人格要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失调,以致涌现出了经济科技高度发达下人们的社会行为偏差即当今世界的“野蛮行为”。
个人主义的盛行也是人格扭曲的另类表现。“功利主义观点的突出特征是:它直接地涉及一个人怎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分配他的满足,但除此之外,就不再关心(除了间接的)满足的问题怎样在个人之间分配。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社会个体凭着智力、经济资本获取一定文凭,再以此投资,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能够处于社会上层并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的地位所得仅仅是自己的自我奋斗结果,理应受到社会的优待。与此相对应,欠缺经济、智力资本的人则只能沦为出卖体力、为人打工的下层了。因此,社会贫富悬殊进一步拉大,人与人之间思想观念也会产生隔阂,社会矛盾可能激化。
(二)学历商品化
在成人教育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文凭成了可以买卖的东西。~方面,文凭的实现过程充满经济动因。高等学校将各学科成绩轻易地卖给学生,上课、考试过程纯粹是形式,学与不学完全是学生个人的事,学校没有一点要求。这种买卖在我国的函授、电大、二学历及远程教育等过程中甚至是全日制高校中早已司空见惯。
另一方面,文凭本身就能成为商品,可能作为直接合同标的予以出卖。据《光明日报》报道,去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填写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这就意味着持有假文凭者的队伍是庞大的。而其中大多数是党政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学历商品化使得教学质量极其低下,以至“博士不博,硕士不硕”,成人专科本科滥竽充数。如果南开大学张爱民毕业论文抄袭、浙江大学博士后贺海波学术论文造假事件因为全日制最高学历教育而成为新闻焦点的话,那么许多本科生包括函授、电大等论文全文抄袭也就不值得惊奇了。教学质量的低下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学历商品化也使得师生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学历商品化中,学生不思学习,寻求一份好的就业是其目标;教师不安心上课,写论文、搞科研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教学只是附带工作。传统的恩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关系被老板与学徒之间的关系所取代。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人格矫治
成人教育包括函授、电大、二学历、网络远程教育等形式无不充斥着赤裸裸的功利主义动机,其根本原因是人格商化。人格商化促成个体参加成人教育的目的异化,也促使成人教育举办者目的异化。反之,功利主义也反作用于人格商化,以至恶性循环,致使教育日益陷入颓废境况。因此,为了矫治功利主义,首先应该明确教育目的,矫治人格。
一个完整的人既需要理性力量,也需要人格力量,否则,就不是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倡导把科学和人文教育在新形势下重新统一起来,重视人的人格因素而不单单追求人的能力发展,走向“和谐的人格”的呼声,在今天显得尤为迫切。成人教育应当把人的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修养,使成人的知识和修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促使成人形成完整的人格。
1995年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行动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发展应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呼吁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重视人的和谐发展,重视包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在内的人的全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应该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习一内在的财富》认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通过“四个学会”来实现,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人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即“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的令面发展。”学会做人中的“tobe”的原意,在这里不应是“生存”、“存在”,而应是“成为(真正意义的)人”,“成为完整的人”。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学习型社会就是着眼于对人、对人性以及对“人生真正的价值”的培养和实现。
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应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人类优秀的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树立个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并在价值观上确立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辩证统一观,强调基础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的一体性,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成人对社会、对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发展潜能,将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相结合,既帮助受教育者凭借所学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也帮助受教育者在未来社会中有所发展。一方面,国家与社会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功利主义思想,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使成人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真正过渡到终身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形式。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也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让全面的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由被动适应社会的技能、文凭式学习转变成主动的人格锤炼式学习。
下一篇:管窥教育系统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