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如何面对社会道德环境之痛
发布时间:2015-07-06 10:10
论文关键词:学校德育 社会道德环境
论文摘要: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普陀山的鹦鹉”是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的一则寓言。寓言大意是:一天,普陀山起了一场大火,一群鹦鹉看到起了火,就用自己的翅膀在湖里沾了水,然后飞到普陀山,将翅膀上的水滴到普陀山上,试图把火扑灭。天神看到了这一幕,带着嘲弄的眼光说,这有什么用呢?那群鹦鹉回答说,我们在这个山上住,这是我们自己的山,我们不能看它被火烧毁。“这是我们自己的山”,短短的一句话透着浓浓的家园情怀,因为这份情怀,即便知道是杯水车薪,也要执着向前、竭尽全力、甚而奋不顾身。如此努力,有谁能够断言一定不会有奇迹发生?有感于小小鹦鹉对家园的坚守与关切,笔者将这则寓言搬进了德育课堂,在新学年的第一次课,向那些充满朝气而又不乏一丝稚嫩的新面孔传递一种家国责任意识,一份众志成城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心灵能给我们所在的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带去更多的明亮,而不是被其中的阴暗所吞噬。
2009年2月23日的《南京晨报》有一则报道:前一日上午,一名75岁的老汉在南京下关区一公交站台下车时,从公交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众乘客才上前救他。老人一声“是我自己跌的”,喊出的是社会道德环境之痛,折射出当下社会人们相互间缺乏信任、道德堪忧的现状。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一方面多数社会成员秉承了以爱国诚信、厚仁重义、勤俭奉公、谦和礼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但毋庸讳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受市场经济自发性、趋利性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呈现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再加上社会评价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环境发展不尽如人意。对当下的道德现状,广东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概括为:“虽然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但缺德、失德、轻德现象比较普遍。”其具体表现是:官场中官德缺失,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屡禁不止;市场中商德缺失,以假当真、以劣冒优、以次充好层出不穷;文场中文德缺失,弄虚作假、剿窃舞弊、买卖文凭等事屡有发生。
上述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也浸润着学校文化环境,成为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因素。首先,这种现象易于动摇青年学生的道德信念。在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的主流教育环境一直在向他们传递“做个好孩子”、“做个好人”的声音,在一遍遍的重复和强化下,“做个有德之人”逐渐固化为个体的内在信念,可当他们眼前的世界一点点被打开、已趋向独立但又远未成熟的心灵面对一幕幕成王败寇背后的利己、谎言与不择手段时,既有的信念就会被怀疑甚至被颠覆。其次,它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笔者和一个学生在课后闲谈时,学生说起了他的家庭,这个家庭有多人以承包工程为谋生之道,其家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信息是:只要有钱就可以搞定所有关系。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但这种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极具杀伤力的价值引导却时时通过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干扰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学校德育如何面对社会道德环境之痛
面对社会道德环境之痛,学校德育该何去何从?要解决“5十2二0”(意为5天学校的正面教育效果被2天双休日在社会上受的负面影响效果抵消)的尴尬,仅仅发出感叹或呼吁社会外部力量改善道德环境是不够的,学校本身亦应有所作为。
第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道德主体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道德生活过程中应具有的自主、自觉、自律、自我完善的意识以及创造意识。道德主体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应具有的道德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道德世界,道德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自觉意识到,道德活动是人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必然形式,是做人之根本,无论何时,个体都应当保持自主独立之品质,面对各种压力、诱惑、困扰,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做出恰当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并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甚而改变社会。要使学生树立道德主体意识,提高道德主体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引发和促使他们对道德问题进行深人的思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如本文提及的南京老汉跌倒事件就可以交由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在这一事件中,很多人将众乘客的行为选择归责于之前同样发生在南京的因救助老太做好事而被法官打板子的彭宇案。的确,在彭宇案中,善良被裹读和敲诈,也由此带来人们的道德恐惧:好人难做,不如不做。但这种看似理性的选择会导致何种后果?你担忧我担忧,你不敢伸手我不敢伸手,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跌倒,是否也会面对无人肯救的窘境?
第三,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社会道德现状,树立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只有对社会道德现实进行客观、全面地审视,才能既看到不足,又能够发掘其中的美好与善良。仅以刚刚过去的2008年为例,其间,既有“正龙拍虎”的荒谬、三鹿奶粉事件映射出的企业家道德精神的缺乏,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数万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尤其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是面对大灾大难,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风雨同舟、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的不屈精神。2008年以迸发姿态展现出的民族精神让许多人感受到中国道德建设的力量所在,中国道德发展的希望所在。而这种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往往会强化个体内心向善的力量,因为“当个人对社会有了信心,他就不再是消极、颓废的。他的道德追求在现实中有了希望,就不会以消极遁世的态度去成全自己,而是力求在改变现实中成全自己。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应仔细考量该以何种视角向学生展示社会道德面貌,并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第四,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尤其要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德育不只是课堂上的说教,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品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在个体道德成长的历程中,校园是他们接触最为频繁密切的生活场景之一,也是他们寄予很高道德期望的生活场景,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接受和宽容外部世界的道德缺陷,但却无法原谅来自学校体制的不公或教师有悖于道德的言行。我们不要责怪学生的苛刻,只因为这里是塑造灵魂的场所。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树立起对学校道德的信心,又怎能期待他们树立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因此,尽管教师是平凡之人,但必是有德之人;无法与世隔绝的校园不可能是道德圣地,但应当是道德高地。
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势必极大改善社会道德风貌,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但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些错误、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不会马上从社会这本教科书上消失,对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还需时时警醒,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论文摘要:现阶段社会道德环境中的失德现象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它易于动摇学生的道德信念,并直接影响学生的价值选择。要破解这一困局,就要突出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并积极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普陀山的鹦鹉”是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讲的一则寓言。寓言大意是:一天,普陀山起了一场大火,一群鹦鹉看到起了火,就用自己的翅膀在湖里沾了水,然后飞到普陀山,将翅膀上的水滴到普陀山上,试图把火扑灭。天神看到了这一幕,带着嘲弄的眼光说,这有什么用呢?那群鹦鹉回答说,我们在这个山上住,这是我们自己的山,我们不能看它被火烧毁。“这是我们自己的山”,短短的一句话透着浓浓的家园情怀,因为这份情怀,即便知道是杯水车薪,也要执着向前、竭尽全力、甚而奋不顾身。如此努力,有谁能够断言一定不会有奇迹发生?有感于小小鹦鹉对家园的坚守与关切,笔者将这则寓言搬进了德育课堂,在新学年的第一次课,向那些充满朝气而又不乏一丝稚嫩的新面孔传递一种家国责任意识,一份众志成城的信心和勇气,因为,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心灵能给我们所在的这个并不完美的社会带去更多的明亮,而不是被其中的阴暗所吞噬。
2009年2月23日的《南京晨报》有一则报道:前一日上午,一名75岁的老汉在南京下关区一公交站台下车时,从公交车后门跌倒在地,当场爬不起来,跟在身后的乘客都不敢上前救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众乘客才上前救他。老人一声“是我自己跌的”,喊出的是社会道德环境之痛,折射出当下社会人们相互间缺乏信任、道德堪忧的现状。
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一方面多数社会成员秉承了以爱国诚信、厚仁重义、勤俭奉公、谦和礼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在融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但毋庸讳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在此背景下,受市场经济自发性、趋利性的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呈现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再加上社会评价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社会道德环境发展不尽如人意。对当下的道德现状,广东中山大学郑永廷教授概括为:“虽然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但缺德、失德、轻德现象比较普遍。”其具体表现是:官场中官德缺失,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现象屡禁不止;市场中商德缺失,以假当真、以劣冒优、以次充好层出不穷;文场中文德缺失,弄虚作假、剿窃舞弊、买卖文凭等事屡有发生。
上述社会道德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也浸润着学校文化环境,成为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因素。首先,这种现象易于动摇青年学生的道德信念。在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十几年的人生历程中,我们的主流教育环境一直在向他们传递“做个好孩子”、“做个好人”的声音,在一遍遍的重复和强化下,“做个有德之人”逐渐固化为个体的内在信念,可当他们眼前的世界一点点被打开、已趋向独立但又远未成熟的心灵面对一幕幕成王败寇背后的利己、谎言与不择手段时,既有的信念就会被怀疑甚至被颠覆。其次,它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笔者和一个学生在课后闲谈时,学生说起了他的家庭,这个家庭有多人以承包工程为谋生之道,其家人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信息是:只要有钱就可以搞定所有关系。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家庭环境,但这种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极具杀伤力的价值引导却时时通过媒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干扰着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学校德育如何面对社会道德环境之痛
面对社会道德环境之痛,学校德育该何去何从?要解决“5十2二0”(意为5天学校的正面教育效果被2天双休日在社会上受的负面影响效果抵消)的尴尬,仅仅发出感叹或呼吁社会外部力量改善道德环境是不够的,学校本身亦应有所作为。
第一,要重视学校德育对社会的引领性作用。面对社会失德现象,学校德育工作者既不能对此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味被动应对,降低对学生的道德要求,更不能失去信心,自认无能为力。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具有社会引领性的特点,即能够引领社会风气风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以形成人的超越性生活理念为旨趣的教育。教育不仅要使人把握现实的生活是什么,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人去探寻理想的生活可能是什么。帮助人树立起生活是可以更加美好的信念,形成人改变生活、改造世界的实践指向。”因此,学校德育的功能不仅仅是向受教育者灌输既有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使他们具有对自身及社会的反思及批判意识、改变现实生活的勇气、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如同寓言中的鹦鹉,在家园处于危情之时,面对嘲笑的声音,没有畏惧退缩,而是全力挽救,义无反顾。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对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年头毕业的北京高校生说:“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无论是五十多年前,还是今天,学校教育所担负的改造社会生活、引领社会进步的职责不会改变,在这方面,以塑造个体及社会思想灵魂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更是责无旁贷。
第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并提高其道德主体能力。道德主体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人在道德生活过程中应具有的自主、自觉、自律、自我完善的意识以及创造意识。道德主体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应具有的道德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道德世界,道德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自觉意识到,道德活动是人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一种必然形式,是做人之根本,无论何时,个体都应当保持自主独立之品质,面对各种压力、诱惑、困扰,能够进行理性思考,做出恰当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并不断超越自己、完善自己,甚而改变社会。要使学生树立道德主体意识,提高道德主体能力,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引发和促使他们对道德问题进行深人的思考,使他们真正认识到道德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如本文提及的南京老汉跌倒事件就可以交由学生讨论并加以引导。在这一事件中,很多人将众乘客的行为选择归责于之前同样发生在南京的因救助老太做好事而被法官打板子的彭宇案。的确,在彭宇案中,善良被裹读和敲诈,也由此带来人们的道德恐惧:好人难做,不如不做。但这种看似理性的选择会导致何种后果?你担忧我担忧,你不敢伸手我不敢伸手,到最后,如果有一天我们自己跌倒,是否也会面对无人肯救的窘境?
第三,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社会道德现状,树立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只有对社会道德现实进行客观、全面地审视,才能既看到不足,又能够发掘其中的美好与善良。仅以刚刚过去的2008年为例,其间,既有“正龙拍虎”的荒谬、三鹿奶粉事件映射出的企业家道德精神的缺乏,但同时我们又看到北京奥运会上数万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身影,尤其给人以心灵震撼的是面对大灾大难,中华民族所体现出的风雨同舟、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的不屈精神。2008年以迸发姿态展现出的民族精神让许多人感受到中国道德建设的力量所在,中国道德发展的希望所在。而这种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往往会强化个体内心向善的力量,因为“当个人对社会有了信心,他就不再是消极、颓废的。他的道德追求在现实中有了希望,就不会以消极遁世的态度去成全自己,而是力求在改变现实中成全自己。因此,在学校德育中,教师应仔细考量该以何种视角向学生展示社会道德面貌,并不断提高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观察、判断和分析能力。
第四,不断优化校园德育环境,尤其要加强师德建设和学校制度建设。德育不只是课堂上的说教,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的道德品质归根结底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在个体道德成长的历程中,校园是他们接触最为频繁密切的生活场景之一,也是他们寄予很高道德期望的生活场景,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接受和宽容外部世界的道德缺陷,但却无法原谅来自学校体制的不公或教师有悖于道德的言行。我们不要责怪学生的苛刻,只因为这里是塑造灵魂的场所。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树立起对学校道德的信心,又怎能期待他们树立对社会道德的信心?因此,尽管教师是平凡之人,但必是有德之人;无法与世隔绝的校园不可能是道德圣地,但应当是道德高地。
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势必极大改善社会道德风貌,优化社会道德环境。但社会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些错误、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不会马上从社会这本教科书上消失,对此,学校德育工作者还需时时警醒,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做好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
上一篇:关于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思考
下一篇:情境设置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