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课程下学校如何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创

发布时间:2015-07-06 10:11
摘要:本文立足学校德育工作实践,阐述了在新课程下学校如何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青少年学生;德育;实效性;发展;创新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因此,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校如何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校德育工作实践,依据国家德育的有关精神,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学校德育工作应仍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继承德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遵循德育规律,注意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一、坚持以德为先,努力构建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
  德育的根本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和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贵在建设,“立”字当头,坚持以德为先,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优化德育环境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环境育人,不断完善德育基础设施,让德育融入环境中,让环境蕴涵着德育。如学校要拥有规范的旗杆、大幅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规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宣传栏;有办学宗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有悬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名人名言等。各处室、教研组、各年级组要做到有关制度、职责上墙;各班级有国旗、名人名言、班训、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卫生角等设施。学校要通过陈列室、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来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学校还要通过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和净化等工作来美化校园环境,把卫生保洁工作与创建“绿色学校”工作相结合,做到科学化布局,优化德育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学生德育
  学校要以校园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开拓他们的创新精神。
  另外,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今天的中学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竞争和成长压力。他们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升学、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情绪不良、焦虑厌学、考试恐惧、网络成瘾、道德不良等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使之面临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校园文化活动要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德育的互动工作方式。学校要坚持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党团活动、文体活动、运动会、兴趣小组、书画展、军训、防火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载体,以重大节日、纪念活动为契机,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热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实效,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坚持育人为本,努力构建全员育人的新局面
  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这是新课改教学思想的开放性之所在。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育的新理念、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模式,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首先,解放思想,明确职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学校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站在培养学生德才兼备的高度上去认识和从事德育工作,真正将德育工作提到学校议事日程上来,认真研究、部署,积极探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其次,健全机构,全员育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要抓好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真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到心中有德育,心中有学生,以良好服务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坚持方法创新,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要实现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学校还要坚持方法创新,以“五育”为己任,努力创设德育新环境。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真正做到“五育”,即“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活动育人”,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改进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1.发挥班主任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为密切,对学生最了解,影响最直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组织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寓德育于班级活动与管理之中。
  在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中,本校定期组织召开德育工作研讨会和班主任周前会议,布置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同时,学校还加强班主任工作培训,进行心理教育的研究,分析典型教育案例,充实班主任的心理教育专业知识;增强班主任的心理教育意识;提高班主任的心育工作能力与技巧,做好心育工作。

  2.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管理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就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整合,抓住课堂主渠道,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增长过程,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发展过程。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用知识成就理想,用美德塑造人生。作为政治教师,更要非常明确自己肩负的德育工作重任,要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和文化生活常识;学习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法律常识;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实践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青少年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3.发挥学生在德育工作中主体地位作用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扩大认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干部的培养,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度,对他们的工作既重个别指导,又放手工作,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通过他们自身的榜样,切实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抓好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的常规检查、督促和评比等工作,让他们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得力助手,以此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促进和自我锻造的功能。
  4.发挥“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的重要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增强德育实效,就要使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为此,单靠说教是难以完成的,学校还应借助名著、名画、名曲等文化精品的永恒魅力和厚重内涵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和人生质量,使之成为一种时尚,丰富人生营养,让学生在“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活动中辨别美丑善恶,感受搏击命运的精神力量。
  5.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他们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学校需要通过校园网络系统、家长会、家访、电访、致家长一封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家校教育联手,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发展,形成合力。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学校要多给家长一些建议,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倡导学习型的家庭,采用民主化,公正合理、平等待人、尊重孩子意见,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气氛。“生活即德育”,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寓教于日常言谈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有新的长进、新的体验和新的做法,使学生健康成长。
  6.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要求学校要结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认真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充分挖掘德育资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素质教育。因此,现代德育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还应当走出校外,创新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7.发挥社会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德育工作涉及面广,在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的实践中,学校还要发挥社会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公安、文化、司法、环保、工商、妇联、团委、消防、交警等部门的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积极开展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活动。如:公安部门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的整治力度;文化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经常组织清理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室,加强对“网吧”、书店的管理;环保局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宣传工作;消防部门在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教育活动等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主管部门各尽其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通过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和行为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促进和保护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结束语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工作者,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目标有特色,增强德育实效,推进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创新,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为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现代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竭尽全力,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方法创新,注重实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认真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切实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程振响,王一军.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堂新课

下一篇:试论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