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运用教材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布时间:2015-07-01 16:00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特别是作品中的艺术美,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运用美育理论指导学生分析领会,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艺术美 语言美 想象美 意境美
  
  作品的艺术美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根据审美规律,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色彩、声音、线条、形体、语言等)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化的产物。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是美的最高形式。语文教材中有关艺术美的内容很多,它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艺术语言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培育对语文中文学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语言的“意象”性特点的把握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意象”把握,接受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识,进而实现审美的心理构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一、咀嚼文字,领会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时只有通过语言这中介,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能力,才能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可以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老明确指出从文字“入手”,而且品析要达到“透彻地了解”的程度。“妻子也是一盏灯。”(《光明日报》),“科技,托起城市的辉煌。”“我们用青春筑丰碑。”“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我叫唤。”(约翰·唐《香味》),“雨过树头云气温,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这些语言,虽然不合语法常规,甚至也不符合事理逻辑,但仔细品味却很有美感。WWw.lw881.com按照当代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的观点,这是艺术化的变异语言。正是由对语法的偏离和对逻辑的“违背”,这些语言才产生了无穷的美感力量。这类语言在中学教材中也颇为常见。“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着我优美的思想。”(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教育改革呼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写作中的“变异”语言切忌错判,以免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的古人也说过:“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只有对作家苦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透彻领会其中的意趣。
  二、驰骋思维,领会想象美
  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想象的作用才能达到。独特的想象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作品。作者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表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文学在作品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李白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他的诗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的感情印象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而且总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驰骋想象,因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凌空而降,飞涌直泻,势如破竹,加之山势高峻陡峭,自然是如天而将,“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水到渠成的想象。“相思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看人,人看山,互相敬爱,这时独自久坐产生的想象,大自然也具有了情感和生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助夸张的想象,写出愁思如春水一样奔放倾泻,汪洋恣肆,又如春水昼夜不舍,长流不逝,无穷无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峻拔奇特的想象:寒风吹落的雪花压满枝头,在诗人眼中如春风中绽放的雪白梨花,生机无限,春意盎然。读后,使人陶醉在这想象所造成的艺术境界中,这是创造性的想象赋予艺术形象以鲜活的生命,给读者以审美熏陶和艺术享受。
  三、融情入境,领会意境美
  与品析语言比较起来,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意境创造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意境即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包括情景交融和理趣相生两种形式。
  情景交融是形成意境的通常手法。情是作家内心独特的精神体验,景是作家为表达情感而捕捉的外物表象。当二者结合起来,作家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感情的载体。情景交融的意境蕴涵了极为丰富的美感。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郁达夫《故都的秋》)
  这是一幅宏大的画面,带有主题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圈;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瓦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辽阔的碧空,倾身撷牵牛花,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动静结合,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百花之中。这种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画面中作者对色彩的选配也颇具匠心,大多是“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薄的特征。若改用红、橙、黄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在孙梨的《荷花淀》中,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以月华如水的夜景描写和人物动作的优美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美,情和景水乳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我国古典诗词尤其讲究情景交融,“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行,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一首“大江东去”俯瞰千古,起笔就把我们带入辽阔深远的意境,使眼前的江水和历史长河融为一体;江中的浪花激起诗人心潮的激荡和起伏。因此,诗人才把奔逝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产生无限深沉的历史感。这时的江水、浪涛与历史、英雄交织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历史画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空灵辽远。如此,皆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就要体味蕴藏于景物中的深切情感,这样才能领会物所包含的内在意韵。

 理趣相生是意境创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通常是借助自然景色形成的画面,表达某种哲学思辨,通过艺术形象巧妙地揭示诗人所悟出的生活哲理,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艺术的情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苏轼看到的庐山景色,突出了层峦叠嶂美不胜收,远近高低风景各异的特点。置身其中,细想起来,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得到某些局部的景观,因此,自然发出“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慨叹。作者以山作喻,进行了哲理的思考,进而启发人们思索人生世事的道理,可谓理趣相生,平中见奇,发人深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这首诗,本是谈读书的好处,却全用比喻说出。把书比作方塘,方塘如镜,对着它可与“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说读书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且乐趣无穷。最后两句是说读书的作用,该诗融深刻的道理于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读来妙趣横生。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涵着无穷无尽的美育因素。是极好的美育教材,教师应在教学中挖掘这些因素,运用美学理论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云南省宣威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家”文化引入大学寝室人际关系管理的合理性

下一篇:简论任务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