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经济与高等自学考试制度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3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的到来,原有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高等自学考试制度优越性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是完成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自学考试制度
江泽民同志在会见“两院”院士时强调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来临,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自学考试制度因其本身固有特点,使其在内容、形式诸方面独具特色,自成体系。高等自学考试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进行继续和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现实高等教育的挑战
所谓知识经济指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江总书记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较强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教育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
(一)科技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基础是教育。在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方面,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社会知识总量指数的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导致知识的继承与传输越来越困难。“知识老化周期”变短、产品换代加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单一专业”与“终身职业”也成了昨日黄花。它预示着学校教育再也不可能是人生受教育的终结和唯一空间。
(二)社会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现实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性、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固有的滞后性、统一性、稳定性发生矛盾,导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各行各业急需大批量的高科技人才。
(三)人的发展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现实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知识经济环境下人们日益强烈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即人类行为非规范性与学校育才规格的规范发生矛盾。矛盾的发展,使学校在教育的共性目标与个人的特殊兴趣之间的平衡协调显得更加困难。
(四)现实向教育理想的挑战
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方面,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与教育理想价值观的需求发生矛盾,使高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在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价值观方面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一个个的矛盾,面对种种新的挑战,使人们不得不在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领域内,思考现实与未来的高等教育问题,寻求某种新的价值尺度来评估高等教育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以求得高等教育诸多矛盾的新的平衡和统一。
二、日趋完善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1977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规模在逐年增大。1981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试点,1983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行,很快就遍及全国各省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中国能迅速发展和普及有三个重要因素:其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其二是十年“文革”使许多人学业荒废,这些人亟待学习和提高素质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其三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于招生人数和年龄有限制,面对这百业俱兴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并日臻完善。事实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具有其它高等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涉及面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适合我国国情,是穷办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与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学考试制度的诞生,自学考试的方式也随之产生。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所以说,自学考试是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融为一体的一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专门高级人才的途径。正如<条例》中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根本方向,以讲求社会效益、保证人才质量为基本原则。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对人才需求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设置考试专业,及时调整考试科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最明显的优势有四点:一是广泛性,参加的学员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和学力的限制;-是灵活性,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教学设备和教员的束缚;三是时空性,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可期或短期安排所学科目,既可脱产学习,也可业余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四是实用性,考生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需要,自主地选择考试科目和专业,既可考取某些单科成绩合格证,也可获得某一专业的毕业证书,以证实自己的实能力和学业水平。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带之而来的是对人才需求的转轨。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和规模层次无疑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要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大量专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普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均不完全具备。因此,国家面临着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度滞后于经济实力增长的局面,于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补充”形式的自学考试,便以其灵活、多样、经济、有效的方式,时弥补了这一缺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短平快的培养模式,顺应社会的需求,符合人们求知的现状。十余年来,全国已有60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中有180余万考生拿到毕业证书。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21世纪将是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与社会将更加注重人才质量和素质,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并在时间的拓展上呈现为终身化的趋势。知识经济的到来,将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取得,就要靠教育。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穷国办大教育,无论是从人力、财力、物力等一下子不能满足广大需要受教育者的要求。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贴近于实际,能够满足广学习者的要求。因此,完成跨世纪教育的使命,就落在了高等自学考试的肩上。
(一)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构建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教育思想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与人的一生相伴的活动,使教育成为国家与社会对每个公民所承担的终身责任。也就是说,育是全社会的责任。终身教育的思想,响应了未来世界急速变革的挑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许多国家以律形式加以确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惟有全局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人。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经历了从传统知识的教育到能力培养的教育再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认识过程,并针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吸收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的新思路和新经验,由中国教育界首先加以概括提出的,这里所说的素质,本质上就是人在适应社会化进程中内在的各种品质的总和。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结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为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和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供了思路和对策。同时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也自然而然地落在高等教育事业上,即高等普通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事业上。
(二)自学考试制度是量终完成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今天。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多么“现代化”,若干年后,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相对应用领域专业知识过时的问题。因此,只靠在学校学习,即“一次教育”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应该提倡“回归教育”或“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在时间上以及职能上的延伸,其施教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一种是回普通全日制大学学习。一种是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一种是通过自学考试,一种是由企业和研究机构自己培训。
对以上四种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普通全日制大学教育,客观上受学校规模和招生数量的限制,主观上受本人学力水平、年龄、工作环境、时间和经济条件所限,其结果只能是个别人参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在客观上情况同上,在主观上因不受年龄所限,工作、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相应减少,但统筹考虑也只能有少部分人参加;自学考试教育,由于它本身具有广泛性、灵活性、时空性和实用性的优势,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完成以上教育;企业和研究机构自己培训往往都是为适应工作需要而采取大面积的普及和岗位培训。四种方式比较的结果,我们认为自学考试教育确是人们参与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知识经济的一大特征是“千变万化”。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护竞争的一方,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保护落后。今后,我们置身的内外环境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始终。在今天,我们培养大学生比较稳定的基本素质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显得更为重要,而素质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实践、不断循环、逐步提高的系统工程,它是反复地实践一学习一提高一再实践一再学习一再提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有一个施展的广阔天地。理论的提高无疑得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根据以上分析,素质教育的理论提高基本上采取前面四种教育形式,但由于受主客观诸因素韵制约,唯有自学考试教育是完成这种理论教育和学习提高的较有效的形式之一,其根本原因,是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实惠和方便,而素质的施展和应用则靠实践去检验。
所以说,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今天在中国已成不可缺少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把“继续教育”写入其中,并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才”,为自学考试的未来勾画出广阔的前景。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自学考试制度
江泽民同志在会见“两院”院士时强调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来临,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自学考试制度因其本身固有特点,使其在内容、形式诸方面独具特色,自成体系。高等自学考试制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进行继续和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现实高等教育的挑战
所谓知识经济指的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江总书记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到来要求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较强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教育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制度。
(一)科技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的基础是教育。在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方面,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发展,社会知识总量指数的增长与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的矛盾,导致知识的继承与传输越来越困难。“知识老化周期”变短、产品换代加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单一专业”与“终身职业”也成了昨日黄花。它预示着学校教育再也不可能是人生受教育的终结和唯一空间。
(二)社会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现实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性、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固有的滞后性、统一性、稳定性发生矛盾,导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知识经济的兴起,各行各业急需大批量的高科技人才。
(三)人的发展向现实教育的挑战
在现实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知识经济环境下人们日益强烈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即人类行为非规范性与学校育才规格的规范发生矛盾。矛盾的发展,使学校在教育的共性目标与个人的特殊兴趣之间的平衡协调显得更加困难。
(四)现实向教育理想的挑战
在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方面,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与教育理想价值观的需求发生矛盾,使高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以及在保护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价值观方面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针对这一个个的矛盾,面对种种新的挑战,使人们不得不在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领域内,思考现实与未来的高等教育问题,寻求某种新的价值尺度来评估高等教育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以求得高等教育诸多矛盾的新的平衡和统一。
二、日趋完善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1977年8月,邓小平明确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国家学历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规模在逐年增大。1981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试点,1983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推行,很快就遍及全国各省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中国能迅速发展和普及有三个重要因素:其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央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其二是十年“文革”使许多人学业荒废,这些人亟待学习和提高素质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其三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于招生人数和年龄有限制,面对这百业俱兴的局面,中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并日臻完善。事实证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具有其它高等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涉及面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适合我国国情,是穷办大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与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学考试制度的诞生,自学考试的方式也随之产生。国务院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则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所以说,自学考试是把培养人才与选拔人才融为一体的一种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专门高级人才的途径。正如<条例》中所指出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种教育形式,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根本方向,以讲求社会效益、保证人才质量为基本原则。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在对人才需求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设置考试专业,及时调整考试科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最明显的优势有四点:一是广泛性,参加的学员不受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和学力的限制;-是灵活性,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不受教学设备和教员的束缚;三是时空性,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可期或短期安排所学科目,既可脱产学习,也可业余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四是实用性,考生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工作的需要,自主地选择考试科目和专业,既可考取某些单科成绩合格证,也可获得某一专业的毕业证书,以证实自己的实能力和学业水平。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人才培养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带之而来的是对人才需求的转轨。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和规模层次无疑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和机遇。但是要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大量专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普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均不完全具备。因此,国家面临着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度滞后于经济实力增长的局面,于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补充”形式的自学考试,便以其灵活、多样、经济、有效的方式,时弥补了这一缺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短平快的培养模式,顺应社会的需求,符合人们求知的现状。十余年来,全国已有600多万考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其中有180余万考生拿到毕业证书。
回首历程,我们深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速度之高、培养人才之快、社会经济效益之佳,是其他任何形式的高等教都无法比拟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高等普通教育和高等成人教育已经形成鼎足之势。作为普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的自学考试制度,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起的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的作用已是不可代的了。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学考试制度将会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顺应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关键在于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21世纪将是教育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与社会将更加注重人才质量和素质,教育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拓展并在时间的拓展上呈现为终身化的趋势。知识经济的到来,将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取得,就要靠教育。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穷国办大教育,无论是从人力、财力、物力等一下子不能满足广大需要受教育者的要求。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贴近于实际,能够满足广学习者的要求。因此,完成跨世纪教育的使命,就落在了高等自学考试的肩上。
(一)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构建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大教育思想终身教育,使教育成为与人的一生相伴的活动,使教育成为国家与社会对每个公民所承担的终身责任。也就是说,育是全社会的责任。终身教育的思想,响应了未来世界急速变革的挑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许多国家以律形式加以确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教育已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认为惟有全局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人。
素质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经历了从传统知识的教育到能力培养的教育再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认识过程,并针对“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弊端,吸收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的新思路和新经验,由中国教育界首先加以概括提出的,这里所说的素质,本质上就是人在适应社会化进程中内在的各种品质的总和。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思想的结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新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教育时空观和教育价值观。为解决上述各种矛盾和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提供了思路和对策。同时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历史使命,也自然而然地落在高等教育事业上,即高等普通全日制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教育事业上。
(二)自学考试制度是量终完成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今天。一个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无论多么“现代化”,若干年后,都不可避免地遇到相对应用领域专业知识过时的问题。因此,只靠在学校学习,即“一次教育”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应该提倡“回归教育”或“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在时间上以及职能上的延伸,其施教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一种是回普通全日制大学学习。一种是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一种是通过自学考试,一种是由企业和研究机构自己培训。
对以上四种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普通全日制大学教育,客观上受学校规模和招生数量的限制,主观上受本人学力水平、年龄、工作环境、时间和经济条件所限,其结果只能是个别人参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在客观上情况同上,在主观上因不受年龄所限,工作、时间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相应减少,但统筹考虑也只能有少部分人参加;自学考试教育,由于它本身具有广泛性、灵活性、时空性和实用性的优势,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讲,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完成以上教育;企业和研究机构自己培训往往都是为适应工作需要而采取大面积的普及和岗位培训。四种方式比较的结果,我们认为自学考试教育确是人们参与终身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
知识经济的一大特征是“千变万化”。如果说,在工业经济时代,可以设置各种壁垒来保护竞争的一方,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有壁垒保护落后。今后,我们置身的内外环境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始终。在今天,我们培养大学生比较稳定的基本素质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显得更为重要,而素质教育本身是一项长期实践、不断循环、逐步提高的系统工程,它是反复地实践一学习一提高一再实践一再学习一再提高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既需要理论的指导,又需要有一个施展的广阔天地。理论的提高无疑得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根据以上分析,素质教育的理论提高基本上采取前面四种教育形式,但由于受主客观诸因素韵制约,唯有自学考试教育是完成这种理论教育和学习提高的较有效的形式之一,其根本原因,是自学考试教育经济、实惠和方便,而素质的施展和应用则靠实践去检验。
所以说,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完善和补充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今天在中国已成不可缺少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把“继续教育”写入其中,并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才”,为自学考试的未来勾画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