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课堂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4
新技术革命的浪潮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师再也不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依靠传统习惯建立起来的威信已经动摇。由于信息源增多,学生知识日益广泛,思想日趋活跃,再加上课程改革,课堂已经不是封闭的圣殿,而是开放的复杂的课堂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那么究竟如何在课堂上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一、课堂上注意言行举止。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榜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倾向,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是全班学生耳闻目睹最多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在文明习惯方面必须做到谈吐文雅、庄重幽默、衣着整洁、举止得体。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些坏习惯是自己所不知的,我们可以请同事和家人帮助、当然也可以请全体同学来监督改正,做好这个“表面文章”,真正达到陶行知先生主张的“以人教人”的要求,让老师和全体学生合成一个整体。
二、善于记忆。希望别人记住自己,是一个人需要被尊重的表现。交往中教师记住学生姓名和其他信息,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每一学年开始,我都会在第一周就很注意用自我介绍、点名、发作业本等方式来记住学生的姓名,然后再认真看注册表来知道他们家庭的一些情况。www.lw881.com这样在课堂中就很容易了解学生,使得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对课堂教学的得心应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使得我和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
三、淡化角色。交往中教师可以适当淡化自己的角色,更多地以一名普通人的个性特点与学生交往。教师要参与到学生当中组织、服务、指导学生学习,参与学生的学习,要多与学生接触;要走下讲台和学生交朋友,走到讲台下多听学生说话,积极倾听;要听好学生说的每一句话,做到善于倾听学生的说话,通过倾听表示对学生的尊重、重视和关心。教师提问时要走到学生跟前,要鼓励学生多说,或教师多听少说、先听后说。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自然的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起很大的作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用亲近、微笑、点头予以表示;当学生安静时或者等待回答机会时,应予以鼓励;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当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该忽视或戏弄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不错”、“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例如,有位优秀教师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不管是集体回答还是个别提问,她都会走到学生当中,用眼睛注视着同学们,把一只手放到耳边,侧身倾听。她使同学们感到:老师尊重我,老师在认真听我讲话。结果学生们都能很愉快地回答她的提问。

四、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课堂上就算是同一个同学也不可能总会达到老师的要求,更不用说全体同学了,作为老师应该知道这一点。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既关注学生的特长,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所以对于学困生,教师更要给予加倍的爱。要知道,对于学困生,“成功乃是成功之母”,我们应该给学困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赞科夫主张:“对于后进生,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在课堂上,要尽可能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学困生,只要有一个学困生举手,那么第一个被叫到的应该是他,而不是所谓的尖子生。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一位老师在教学《海上日出》(习作例文)这一课时,当全班同学静静地听他总结到“海上日出真是太美了”,正想引入习作训练,坐在前排角落的一个学生却在下面小声地说:“海上日出比不上我在山上看的美。”声音虽小,但全班都可以听到。他马上意识到这个“调皮鬼”嘴皮痒痒了,他没有批评他,而是马上对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说山上日出比海上日出要美,我们也来写一写日出,看谁看到的日出更美,好不好?”全班同学马上响应,议论纷纷。那位老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讨论、说话、动手写一写,一堂课就在热烈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地进行着。
五、评价要做到简洁准确。教师的评价应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对学生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学生只有真诚坦露自己的思想观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民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而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也会得到很好的体现。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会读好。”“你真棒!”“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我怎么没想到,你体会得太精彩了。”……这些简洁的评价,相信作为学生一定很受用从而对老师产生好感。一位老师在上作文课,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回答了问题以后,老师问那个学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学生回答说:在书本上看到的。老师马上表扬:“你真会看书,懂得很多东西。”一句话使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增多了,课堂活跃起来了。
六、防止产生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和学生之间一旦产生隔阂,那么关系就算不紧张,课堂上就算不尴尬,也不会有民主平等的融洽关系出现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让这种隔阂产生。例如:教师在布置任务以后,不能远远站在一边或者坐在一边,应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查看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积极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要只注意优秀学生或者个别要求关注的学生,而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纠正学生回答的错误要注意方式方法,交往中教师要通过特定的表达方式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各种期待,如用一个善意的眼神或一个表扬的动作,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殷殷期待,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课堂这个“家”的温暖,师生之间才不容易产生隔阂。

上一篇:浅谈为知识社会而终身学习信息经济时代澳大利

下一篇:把网络引进习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