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图书馆网络道德教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6
论文关键词:荣辱观 高校图书馆 网络 道德
论文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的魅力是无穷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开发、去利用。然而网络的危害也是致命的,期待我们辨别真伪、科学筛选、合理使用。日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网上办公,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有条件的还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为馆员和读者r网查找资料和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教育、引导馆员和读者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急待解决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一种依靠网络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形式各异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文化现象融汇交织,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令人难以判断。各种反动、暴力、黄色、黑色的信息垃圾充斥网络,使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难辨善恶美丑,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扭曲着他们的人格,甚至导致了社会混乱。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现实生活,逃避现实交往,将时间和精力投人到网络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冷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传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逐渐失去了约束力。据调查,高校许多大学生都有过不文明的网络行为。有的盗用过别人密码;有的有过网上骗人的经历;有的在网上造谣传谣;有的访问过不健康的网站。面对如此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对高校大学生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高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对馆员和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导馆员和读者正确看待网络,形成科学的网络价值观,克服网络的负面效应,促进馆员和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胡锦涛同志关于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意义深远。“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成为全体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二、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图书馆应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贯穿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提高馆员和读者对网络道德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1.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宣扬和兜售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将青少年作为其“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妄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严重冲击。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树立国家安全第一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职责。决不做危害祖国、危害人民,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的事情。
3.树立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意识。网络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每一位网络用户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个人在利用网络时,以不独占资源、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用为原则。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使馆员和读者尊重他人的利益,不使用未经授权的信息资源。信守社会公德,不损人利己。在互惠、互利、互助中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正确理解资源共享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
4.增强自律意识。网络道德规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舆论、道德传统、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律来实现。人们利用网络时,应在尽量避免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能使自己的网络行为侵害他人的利益。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格自律,使网络行为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对网络信息要勤于和善于比较、分析与鉴别。不造谣、不传递来路不明、是非模糊的信息;对于不能明确判断的事物、观点和现象,不在网上发表随意或不负责任的评论;不发泄私愤、攻击社会;不以侮辱他人为乐。自觉抵制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
5.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匿名传输是网上信息传输的一大特色,人们在信息传递和交流中可以摆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制约,而表现出对他人不负责任、为所欲为。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馆员和读者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坚决抵制黄色信息、恶意的政治信息、西方腐朽信息的侵袭。通过制定《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恶性下载行为处罚条例》等规章制度,规范和监督馆员和读者的网络行为,增强网络责任意识。营造人人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教育馆员和读者明辨是非、甄别真伪,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
论文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的魅力是无穷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开发、去利用。然而网络的危害也是致命的,期待我们辨别真伪、科学筛选、合理使用。日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网上办公,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有条件的还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为馆员和读者r网查找资料和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教育、引导馆员和读者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急待解决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一种依靠网络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形式各异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文化现象融汇交织,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令人难以判断。各种反动、暴力、黄色、黑色的信息垃圾充斥网络,使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难辨善恶美丑,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扭曲着他们的人格,甚至导致了社会混乱。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现实生活,逃避现实交往,将时间和精力投人到网络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冷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传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逐渐失去了约束力。据调查,高校许多大学生都有过不文明的网络行为。有的盗用过别人密码;有的有过网上骗人的经历;有的在网上造谣传谣;有的访问过不健康的网站。面对如此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对高校大学生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高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对馆员和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导馆员和读者正确看待网络,形成科学的网络价值观,克服网络的负面效应,促进馆员和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胡锦涛同志关于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意义深远。“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成为全体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二、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图书馆应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贯穿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提高馆员和读者对网络道德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1.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宣扬和兜售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将青少年作为其“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妄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严重冲击。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树立国家安全第一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职责。决不做危害祖国、危害人民,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的事情。
2.增强追求真知、抵制愚昧的自觉性。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稀奇占怪的东西无所不有。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宣扬封建迷信、赌博、(假)气功治病等活动,混淆视听,麻痹思想。一时间,人们不辨善恶、不分美丑,陈旧愚昧的生活方式沉渣泛起,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甚嚣一时的“法轮功”邪教组织首领李洪志,也多次在因特网上或大肆传播“法轮大法”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群众;或发布所谓“经文”,传达指令,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党政机关聚众闹事,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秩序。高校图书馆应发挥文献和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馆员和读者“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通过举办讲座,出宣传栏,设立网站等形式,掀起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的活动,与反科学、伪科学、歪理邪说作坚决的斗争。
3.树立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意识。网络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每一位网络用户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个人在利用网络时,以不独占资源、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用为原则。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使馆员和读者尊重他人的利益,不使用未经授权的信息资源。信守社会公德,不损人利己。在互惠、互利、互助中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正确理解资源共享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
4.增强自律意识。网络道德规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舆论、道德传统、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律来实现。人们利用网络时,应在尽量避免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能使自己的网络行为侵害他人的利益。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格自律,使网络行为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对网络信息要勤于和善于比较、分析与鉴别。不造谣、不传递来路不明、是非模糊的信息;对于不能明确判断的事物、观点和现象,不在网上发表随意或不负责任的评论;不发泄私愤、攻击社会;不以侮辱他人为乐。自觉抵制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
5.树立遵纪守法的法制意识。匿名传输是网上信息传输的一大特色,人们在信息传递和交流中可以摆脱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的制约,而表现出对他人不负责任、为所欲为。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馆员和读者应“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共同维护和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坚决抵制黄色信息、恶意的政治信息、西方腐朽信息的侵袭。通过制定《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恶性下载行为处罚条例》等规章制度,规范和监督馆员和读者的网络行为,增强网络责任意识。营造人人懂法守法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应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教育馆员和读者明辨是非、甄别真伪,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