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7
【摘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好的问题,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能拓展教学思想,实现教学互动、信息共享。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增强深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形成和谐的、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中,常存在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的现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语气、态度要诚恳,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问题研究策略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或构造出问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习惯,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只有问题意识才能孕育问题意识”,只有教师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学生不善提问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提问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而有个别同学完全是为了凑热闹。因此要使学生善于提问,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提问掌握一定方法,从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启发学生在自己思考后还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与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中对比找问题;让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对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评价,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
三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把知识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创设一个具体的、“真实”的任务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学习。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一内容中,绝对值的概念很抽象,我首先从生活中家离学校的距离为例,提问:(1)你的家在学校什么位置?(2)你以哪种方式到校(乘车或走路)?(3)张某和易某同学的家分别在学校的东边和西边,到学校的距离一样,若他们走路到校,且速度相同,谁先到达学校?若他们都乘车到校,汽车耗油量一样吗?从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与方向无关的量,由此产生疑问:什么是绝对值?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从而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并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如在探索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活动中,一般学生能独立找到3~4种立方体沿棱展开方法,在交流活动中,提出问题:我是怎样思考的?用的什么方法操作的?我还存在的疑问是什么?通过相互启发,几乎不用老师点拨,学生们就能找到11种展开方法,并能把展开图还原折叠成立体图形,他们对于自己发现和探索出来的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也更牢固。
五注意学习中的反思,深化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不仅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学生良好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每节课我都会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节所获:掌握得较好的地方,与谁一起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所学内容方法能否拓展到解决其他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对什么问题还有新的见解等等,从而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在思考中收获。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们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情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1)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增强深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形成和谐的、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问题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人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中,常存在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的现象,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语气、态度要诚恳,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用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地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问题研究策略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处理,从中提取出或构造出问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和习惯,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只有问题意识才能孕育问题意识”,只有教师具备问题意识,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教学中,学生不善提问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提问不知从何入手,不知提什么样的问题,而有个别同学完全是为了凑热闹。因此要使学生善于提问,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提问掌握一定方法,从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启发学生在自己思考后还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与新旧知识的联系及区别中对比找问题;让思考的焦点集中在关键问题上;特别是对学生提出具有创新个性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评价,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并加以分析。
三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
数学来源于生活,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激疑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且还会把知识当作一种“自我需要”。创设一个具体的、“真实”的任务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特点进行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学习。如在学习《绝对值》这一内容中,绝对值的概念很抽象,我首先从生活中家离学校的距离为例,提问:(1)你的家在学校什么位置?(2)你以哪种方式到校(乘车或走路)?(3)张某和易某同学的家分别在学校的东边和西边,到学校的距离一样,若他们走路到校,且速度相同,谁先到达学校?若他们都乘车到校,汽车耗油量一样吗?从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与方向无关的量,由此产生疑问:什么是绝对值?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从而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四在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中增强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并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如在探索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活动中,一般学生能独立找到3~4种立方体沿棱展开方法,在交流活动中,提出问题:我是怎样思考的?用的什么方法操作的?我还存在的疑问是什么?通过相互启发,几乎不用老师点拨,学生们就能找到11种展开方法,并能把展开图还原折叠成立体图形,他们对于自己发现和探索出来的问题,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也更牢固。
五注意学习中的反思,深化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不仅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学生良好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每节课我都会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节所获:掌握得较好的地方,与谁一起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所学内容方法能否拓展到解决其他问题,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对什么问题还有新的见解等等,从而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在思考中收获。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们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不同情况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得到不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克.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1)
[2]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6
上一篇:摆脱学生学习“贫困”的困扰
下一篇:共性管理中注重学员个性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