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析元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7
摘要:元教学是基于元观点对教学的认识与反思,是关于教学的教学,是教师自己会教的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学思维、指向教学实践的意识性教学。元教学是对教学活动计划之针对性、实践之合理性、过程之有效性和结果之理想性的认识、检视与修正活动,它由三个基本的层面构成:一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明晰;二是对教学活动的自主表述;三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元教学具有保持教学内部动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有效教学、保障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论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功能。元教学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缺失,对课堂教师领会和掌握使学生明确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元思维、元学习、元认知等元教学策略的运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关键词:教学;元教学;元学习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k001z);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09yja880083)
  作者简介:陈晓端,男,陕西西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埃德加·莫兰认为,“任何一个概念系统必然包含一些只能在系统之外给予回答的问题。因此,要考察一个系统,就必须参照一个元系统。”因此,对教学的考察应当既要在教学系统的框架内进行,又要在元系统的框架内进行,这样既能看到教学的现状,又能探赜教学的过程与成效,反思教学的盲点与漏洞,评价教学的效率与效能。元教学(meta-teaching)便是这样的元系统。它是用元观点审视和反思教学,是关于教学的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学思维指向教学实践的教学。元教学不仅明确教学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教学活动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有哪些经验和规律可循?而且反思教学系统固有的弊端和空洞,并尝试在元教学系统中加以解决。可见,元教学内蕴着“认识并阐明我的教学”(比如说课)和“反思教学实践”。这种对教学的认识和反思不以了解教学现象为己任,而是将教学实践本身作为认识对象,经过理解与反思,重组教学。元教学是动态发展的实践哲学,它使教学不断地改组和更新,并使其臻于完善,以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从更深的层次分析,课堂教师元教学的认识与行动与其个体教学哲学的建构过程密切相关。当前,为了有效教学研究的深入和推动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元教学?元教学在实践中的现状怎样?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元教学行为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这些也正是本文关注和试图阐释的核心问题。
  
  一、元教学的三重内涵
  
  元教学,尽管作为一个术语已有英文meta-teaching之表述,并在英美的一些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指南中开始被学者们使用,但从定义来看,系统的解释与论述并不多见。在中文教育研究文献中,元教学这一术语也已经有所提及,但到底什么是元教学?国内的相关研究中至今还没有发现一个完整的定义。因为至今还没有人对元教学下定义,到底该怎样理解它呢?就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探究的问题。下面试从3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界定。
  
  1.“元”概念视域中的元教学
  “元”的英文为“meta-”,意即“在……之后”、“超越”。“元”是一种高级的逻辑形式,可分为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指的是:这种逻辑形式具有超验、思辨的性质。……另一层含义是:这种新的更高一级的逻辑形式,将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和其他种种表现”。元概念’是一种‘看或观察’的本体论承诺,它规定着这一领域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或取向。‘教学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的‘元概念’。每一次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首先是教学的‘元概念’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基本问题的更替。”从“元概念”出发,元教学便是从教学的本体论视角,用元语言对教学进行逻辑分析,它超越教学现象本身,采用思辨的、批判的态度,“在教学之后”反思教学实践,即省察教学自身,从而在发展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修补、完善教学实践,建构教师的教学实践哲学的过程。
  
  2.与元学习相关的元教学
  “元学习即学习主体自身的心理训练,自身心理品质的改善,学习着完善自身。”它是主体作为客体而被认识,指向主体自身,并致力于主体心理品质的改善。其实质是通过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心理结构的改善来改善学习,优化学习品质。作为与元学习对应的元教学是教师主体思考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素质,如何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如何改善学生元学习的能力等。从元学习的角度出发,教师应思考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帮助学生发展了学习力、思考力、调控力和建构学习环境的能力。教师通过元教学的反思和批判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元学习的品质,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元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为“元学习的观念向教师提出了如何教自己会教的问题,教学生会学的问题引出了教教师自己会教的问题。不难想到,当教师自己有很强的元学习能力,很高的元学习智慧时,就比较容易教自己会教(也许,这可以叫做元教学问题)。自己有过体验,就比较容易将这种体验移植于教学。”这就是从元学习视域得到的以教学自身为研究对象的充满教学智慧的元教学。
  
  3.基于教学理解的元教学
  从对教学本身的理解来分析,教学由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若干因素构成,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活动,教学是主体平等对话活动。如果基于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教学活动必须涉及4个基本命题:教学是关于为什么而教(目的)?教什么(内容)和如何教的问题(方法)?用什么技术?如何评价教的结果(评价)等;那么,元教学就是关于为什么我要教这些?我为什么这样教?我为什么要这样评价学生?我的教学过程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用这些策略与方法?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技术等问题的思考结果与呈现过程。

 如果说教学是一种服务于培养人的目的而进行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的话,那么元教学就是对这种社会活动计划之针对性、实践之合理性、过程之有效性和结果之理想性的检视与修正活动。也可以说,元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学思维与教学哲学,但指向教学行为与教学活动的特殊教学形态。实际上,杜威提出的教育反思与萧恩提出的反思教学实践,均可以被看成是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内容。但前两者并没有突出作为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活动这一前提。那么,教师为什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活动呢?首先是为了在实践上支持自己教学的合理性,其次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教学的过程。关于这一点,赞可夫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观点是很有说服力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赞可夫在他的教学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中提出的五条原则之一“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就可以看成是元教学的思想表现。从实践角度考察,一直以来作为教师教 学工作重要环节的“教学大纲”制订及文本呈现,还有最近这些年一线老师流行的“说课”活动和教学反思,都可以被看成是元教学的具体样态。
  从理论来源考察,如果借鉴西方学者关于形而上学(meta-physics)的基本解释,元教学(meta-teaching)可以被看成是关于教学的教学,有教学之前或教学之上的意义,也即是教学的形而上学,或者说是教师在通过反思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之基础上向学生说明、阐述自己为什么教学的教学。从哲学与教学哲学的视角考察,元教学包括元教学思想与元教学行动。它既是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形成的重要认识与实践前提,又是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在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样态。
  综上,我们认为,元教学是基于元观点对教学的认识与反思,是关于教学的教学,是教师自己会教的教学,是一种基于教学思维、指向教学实践的意识性教学。元教学是对教学活动计划之针对性、实践之合理性、过程之有效性和结果之理想性的认识、检视与修正活动,它由3个基本的层面构成:一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明晰;二是对教学活动的自主表述;三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它具有保持教学内部动力、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促进教师有效教学、保障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论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功能。目前,元教学在实践中的缺失,对课堂教师领会和掌握使学生明确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元思维、元学习、元认知等元教学策略的运用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元教学的功能
  
  基于上述关于元教学概念的分析,我们认为,元教学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的教学,也即教学本身实践合理性和过程有效性的教学,也应该包括对元认知、元学习、元思维等的教学。具体来说,元教学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元教学能够保持教学的内部动力
  元教学促进教师在教学前甄别、筛选教学设计,教学中不停地反思、审视教学流程,分析课堂情况,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策略,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达到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统一。教学后及时反观教学的整体情况,评价教学效果,弥补教学缺陷,总结教学经验。这些甄别、筛选、反思、调整、评价、弥补、总结等教学行为,是教师关于教学的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心理结构变化的外在表现,实质是元教学行为的外显,反映的是教师“自我以一种主体的我和对象的我的关系方式照射到自身”。即教师采取行动时,教师主体对自身的行动进行着反思,这就促使教师始终对教学行动保持高度的警觉,这成为教学的内部动力之一。反之,我们很难想象缺乏元教学智慧和元教学能力的教师会有高度的教学动机、教学热情和教学兴趣。
  
  2.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元教学思考教师自身会教的问题必然引出学生会学的问题。元教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孕育着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哲学,但它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反思教师自身会教的目的是为了指向学生会学,因此,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与学生的有效学习是紧密关联的。教师的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元学习、元认知、元评价和元实践智慧的生成,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教师反思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才会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才会循序渐进,智慧明达;教师反思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才会自觉迁移、系统连贯;教师反思教学结果的理想性,学生才会不断超越现实水平,生成新的、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教养效果和教育效果才能化育生成。反之,一个稀里糊涂、缺乏元教学反思的教师无法教会学生有效学习的路径与策略,也根本无法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3.元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有效地教学
  元教学反思中教师的思维指向主体及教学活动本身,意味着教师对教学范式、教学过程、师生关系、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进行多维的认知重构,意味着教师审视自身教学的价值理性、责任理性和科学理性,意味着教师肩负良心、道义和奉献对教学进行教学鉴赏和教学批判。在元教学的体验中,教师不仅使教学成为一种认知的过程,师生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过程,更是一个弥补教学缺陷,使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先进的教育理念、多维的知识结构、多样的教学能力和技术,具备高超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深入的教学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和主动参与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的过程。随着教师元教学意识、元教学能力、元教学智慧和元教学经验的提升,教师才能有效地教学。反之,缺乏元教学意识与行动的教师不仅会缺乏教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也不会自觉修正教学的弊窦,更无法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4.元教学能够促进教师教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元教学是教师教学专业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这是因为元教学反思的主体是教师,反思的对象是主体自身的教学,根本宗旨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元教学建构教会学生有效学习。教师的每一次元教学反思都意味着对旧我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是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可见,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离不开对教学的自我反思,离不开教师教学理念和个体教学哲学的更新,离不开教师的元教学体验和元教学智慧。教师在教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要学会反思自己教学的得失,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成败,反思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馈,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使“教师能够从自身的教学问题出发进行研究与评估,从而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使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性地增长,不断跃上更高的层次。反之,教师元教学建构缺失必然造成教师的教学专业封闭、保守,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5.元教学研究能够促进教学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如上所述,元教学在本质上由3个基本的层面构成:一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明晰;二是对教学活动的自主表述;三是对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其中明确“我”的教学活动也属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要明确教学活动必然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程序、教学原则、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教学策略与方法,而这些正是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内容。事实上,教学论研究也离不开对教学的反思,因此,虽然元教学和教学论在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上有所区别,但还是存在大范围的交叉。元教学研究的繁盛必将促进教学论体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张楚廷教授在《教学论纲》第二版中论述元学习与教学论时就已经涉及对元教学问题的初步探讨,或许应该被看成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论文联盟

 三、元教学实践的缺失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元教学实践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教学安排针对性的反思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不少教师的教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设计思路不清,定位不准,教学措施不到位,学习指导缺乏针对性,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程序安排混乱,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结 果低效,泯灭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造成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教学预设阶段就缺乏对教学安排有针对性的反思,结果教学抓不住重点,教师施教当然就会成为“盲人摸象”,长此以往,教学就会处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这样怎么可能收到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呢?
  
  2.缺乏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反思
  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体现为教学实施的科学性、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为教得实,教得巧,教得美,教得妙,教得有效。当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实施“牵牛式”教学,把学生当作贮存知识的容器,实行的是像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所激烈批判的“银行储蓄式”教学,缺乏反思意识,缺乏反思教会学生认知以外该教会学生什么?结果日复一日地重复教知识的工作,而忽视教学还具有人文性,忽视了它的根本宗旨是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怎样成人,学会文化地活着,学会艺术性地为人处事。这种对教学实践合理性反思的缺失必然造成教学机械、单调、重复、陈旧。
  
  3.缺乏对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反思
  教学过程有效性的标准只能是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有效程度来确定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程度。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往往缺乏对教学过程有效性的反思,不能够很好地认识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这使教学过程机械、生硬,缺乏活力,刚性过度,柔性不足,挤占了生成的时空,“表面上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教学观的体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生成过多也会妨碍教学的有效性,导致教学的随意性,使教学失去中心,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降低。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使教学价值、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魅力得以彰显,如何使教学过程循其理、合其律、灵活而不失规范等等是缺乏反思的,这些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
  
  4,缺乏对教学结果理想性的反思
  教师缺乏元教学反思体现在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往往忘记追问教学结果是否理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理想?哪些教学结果是事先规划的教学蓝图中已经预设的教学理想目标?哪些是教学过程中伴随着教学的实际情境而创生的教学理想?哪些教学理想的实现是令人满意的?哪些教学理想尚未完全实现?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些原因,包括哪些是主观的?哪些是客观的?哪些可以修正和弥补?哪些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下教师受自身或学校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尚无法弥补?如果教师缺乏对教学结果理想性的反思,就难以找出教学结果与教学的理想目标之间的真实差距,也难以正确评价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教师就会遗失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验证教学理论的宝贵机会,这明显不利于教师元教学评价能力和元教学智慧的发展。
  
  5.缺乏对学生元学习策略的指导
  元学习策略是关于学习主体反思自身怎样改善、改造、改革学习的策略;元学习策略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情感调节,善于意志控制,善于构造自己尽可能好的学习心境”的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缺少元教学精神和元教学意识,他们往往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但却容易忽视对学生元学习策略的指导,教师很少能够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元学习策略,学生又怎么可能学会反思如何学会学习?因此,学生只能不加思辨地全盘接受教师“授人以渔”的学习方法,这与教师本身缺乏对元教学的理解与行动直接相关。试想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元教学的能力与品质,又怎么指望他对学生元学习策略进行深度有效地指导呢?因为“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责任感和积极的改进意识。而且要求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反思能力”,即元教学能力,这对许多教师来说都是紧缺而急需补足的。
  
  四、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尽管被看成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的活动,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基于教师对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的理想性的思考,元教学的策略主要应该是指向学生的,即着眼于学生学习的改进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学生有效学习而进行的元教学策略应该包括如下4个方面:
  
  1.让学生明确教学过程
  教师要实现有效教学和提高自身的元教学水平,不仅自己要明确“我的教学活动”,而且要使学生明确教学过程,明确教师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取舍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以便学生的学习思路与教师的教学思路合拍,能够相互激荡,教学相长,使学生明白“囿于知识传授的教学和坚持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的衡量认知发展水平的标准,从本质上是与(教学)存在相抵触的”。让学生明确真正能够有效促进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智慧提升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对话、沟通、理解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对教学资源再阐释和生成的教学过程。对于较高水平的学习者来讲,这一策略尤其重要。
  
  2.鼓励学生的元思维
  学生的元思维是学生关于自身思维的思维。教师进行元教学反思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有效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元思维,一个善于元教学的教师应学会鼓励学生的元思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认真反思自己的学习思维品质、思维特征、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与方法、思维过程、思维的优缺点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深度高效地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元教学策略的培养,有利于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没有教会学生元思维。可见,教师元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鼓励学生的元思维,从而通过促进学生的元思维指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3.鼓励学生的元学习
  教师在从事反思自身教学实践的元教学时,必须掌握鼓励学生元学习的策略,教会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价值观等。可以说,教师的元教学与学生的元学习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关系,一种教师与学生都要为此做出贡献的关系”,所以,教师在进行元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元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反思教学需要考察自己是否促进了学习主体指向主体自身的学习,是否教会学生学习观察、学习想象、学习迁移、学习质疑、学习联想、学习选择等,教师既要清楚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又要鼓励 学生通过元学习去促进学习,进而收到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教师教学与元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与元学习的良性循环和动态协调。
  
  4.鼓励学生的元认知
  教师在自觉的元教学体验中,需要鼓励学生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认知,包括学生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要求学生掌握元认知知识、品味元认知体验,实施元认知监控。具体地说,就是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元认知策略:首先是计划监控,即元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设定认知计划,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与预设的计划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其次是领会监控,即元领会。教师教会学生有明确的领会目标,抓住问题的要点,积极地反思领会的正确性和深度;再次是策略监控,即元策略。教师教会学生对自己运用的学习策略进行监控,以保证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最后是注意监控,即元注意或称为元监控。教师在元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注意力或监控行为本身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只有教师在元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利用元认知动机,发展元认知能力,学生才能学有所获,教师教学才能得心应手。
  总之,元教学虽不是知识教学,也不是技能教学,更不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但它却是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情感、态度的发展而在课堂中展现出来的关于自身教学有效性取向理由的教学,它内蕴着教师的有效教学观与有效学习观,本质上是一种朝向有效教学目标的反思性教学实践哲学。它既是教师基于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的反身观照,且与元学习实践休戚与共,又是一种基于教学思维指向教学实践的意识性教学。积极尝试元教学的实践,不仅有利于教学主体对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果的理想性的审视,从而大大提升教学的质量,而且还能为教学论与元教学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界和养料,有利于教学论研究与元教学论研究的发展与深化。
  
  [参考文献]
  [1]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唐莹,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陈桂生,“元教育学”问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
  [4]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陈晓端,等,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郭德侠,互助与合作: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8]徐凯,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分析[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1).
  [9]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

上一篇:浅析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下一篇:浅谈多媒体课堂教学中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