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10 08:38
学校从上学期开始,大力倡导以“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为策略改革课堂,构建了“10+20+10”的课堂模式,即自主学习,交流反思(10分钟);展示讲评,突破重难点(20分钟);当堂检测,巩固知识(10分钟)。学校希望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从而使全体学生自主、合作、全面发展,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践,我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做一下交流。
一、学案导学
什么是“学案”?“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
“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例如,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书本p139~p143,得出自己的答案后讲给组内的成员听(同时配上解说稿):
1.探究:利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碾碎后观察、溶解入水中后观察。
思考:溶解入水中后,蔗糖是否消失了?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2.举例说明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分子?联想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4.查找资料: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举例说明。
5.探究: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其混合液的体积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结合书本p141活动思考:本实验说明什么?并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空隙大?
7.分子在运动吗?举例说明。
8.分子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9.小组任务:假如每个学生代表一个分子,请设计游戏说明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之间有空隙;(3)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分子空隙大于液体分子空隙。
有了学案导学的基础,以学代教,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教师都只是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自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正是通过相互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也正因为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是生成的,而不是老师教给的,学生才体验到了探究明理的快乐,所学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例如,物态变化的复习课时,我编制了如下学案中复习引导部分。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复习书本p124~p140,小结物态变化知识点及易错题并小组内展开讨论,同时请组长将本组最中最典型的问题汇总。
1.写一写义乌一年四季中水的物态变化;
2.寻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3.熔化曲线、凝固曲线、沸腾曲线的包含哪些信息。
三、以做代讲
1.“以做代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们都明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道理,但实际操作中,至于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要求则相去甚远,最终的结果大多往往以滑向教师主导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而结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大都还没有形成对学习的初步认识,对有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在学习中应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楚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无疑是被动的、低效率的,因而一定意义上注定是谈不上兴趣的。因而,我认为“以做代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全局上营造一种浓厚而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全新的认知环境下减轻甚至没有来自教师或者同伴的压力,心理上不自觉地产生自我努力的发奋动机,进而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投入学习中。
2.“以做代讲”对教师的教学技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看重的是自我设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教学目标和相应效果是否达到则另当别论。在“以做代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目标下相关教学任务的完成则主要依据和依靠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斟酌和揣摩学生“做”的过程,把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多依赖学生,教师的点拨只能是精简而精当的,只有在学生又“愤”又“悱”时才去又“启”又“发”,从而实现时间利用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高效认真地学、积极主动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一、学案导学
什么是“学案”?“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学习方案。“学案导学”实质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
“导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导”,教师要立足于“主导”地位,即创设情境、明确任务;组织学习、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二是“学”,其中包括扫除显性障碍和找出疑难问题,也包括对教学法内容要点的梳理和重点目标的明确。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教师的“导”是为学生的自学服务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
例如,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阅读书本p139~p143,得出自己的答案后讲给组内的成员听(同时配上解说稿):
1.探究:利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形蔗糖、碾碎后观察、溶解入水中后观察。
思考:溶解入水中后,蔗糖是否消失了?用恰当的方法证明你的猜想。
2.举例说明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一滴水中大约有多少个分子?联想分子具有什么特点?
4.查找资料: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举例说明。
5.探究: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其混合液的体积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结合书本p141活动思考:本实验说明什么?并举例说明。
6.举例说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还是气体分子之间空隙大?
7.分子在运动吗?举例说明。
8.分子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举例说明。
9.小组任务:假如每个学生代表一个分子,请设计游戏说明下列问题:(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之间有空隙;(3)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4)气体分子空隙大于液体分子空隙。
二、以学代教
有了学案导学的基础,以学代教,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教师都只是做一个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展示自我。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与批判,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正是通过相互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增强。也正因为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是生成的,而不是老师教给的,学生才体验到了探究明理的快乐,所学知识掌握的才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例如,物态变化的复习课时,我编制了如下学案中复习引导部分。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复习书本p124~p140,小结物态变化知识点及易错题并小组内展开讨论,同时请组长将本组最中最典型的问题汇总。
1.写一写义乌一年四季中水的物态变化;
2.寻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
3.熔化曲线、凝固曲线、沸腾曲线的包含哪些信息。
三、以做代讲
1.“以做代讲”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们都明白“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道理,但实际操作中,至于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要求则相去甚远,最终的结果大多往往以滑向教师主导的单向信息传输模式而结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大都还没有形成对学习的初步认识,对有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自己在学习中应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楚的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无疑是被动的、低效率的,因而一定意义上注定是谈不上兴趣的。因而,我认为“以做代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全局上营造一种浓厚而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全新的认知环境下减轻甚至没有来自教师或者同伴的压力,心理上不自觉地产生自我努力的发奋动机,进而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投入学习中。
2.“以做代讲”对教师的教学技艺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看重的是自我设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至于教学目标和相应效果是否达到则另当别论。在“以做代讲”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的设定及目标下相关教学任务的完成则主要依据和依靠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细细斟酌和揣摩学生“做”的过程,把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多依赖学生,教师的点拨只能是精简而精当的,只有在学生又“愤”又“悱”时才去又“启”又“发”,从而实现时间利用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总之,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课堂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学案导学、以学代教、以做代讲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高效认真地学、积极主动地学,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