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再思素质教育——从交往行为理论出发
发布时间:2015-07-10 08:44
论文关键词: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中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5结语
哈贝马斯虽非教育专家,亦无教育学专著问世,但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确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不仅帮助澄清了公众对“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也为教育工作者明确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中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4.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5结语
哈贝马斯虽非教育专家,亦无教育学专著问世,但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对我国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改革确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不仅帮助澄清了公众对“素质教育”的模糊认识,也为教育工作者明确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工作重点。
上一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浅谈
下一篇:“师道尊严”新解及其启示